|
魔都的山雖然不高 卻也有著不輸古鎮(zhèn)的歷史和特質(zhì) 有空的時候,一起來爬爬魔都的9座山 傾聽如歌的歲月吧! 佘山,分東佘山跟西佘山,海拔分別是100.8米和97米,是大上海的后花園,上海著名市郊風景區(qū),現(xiàn)建有佘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勝地。 佘山森林公園內(nèi)的山峰使一馬平川的上海平原呈現(xiàn)出靈秀多姿的山林景觀。山上有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佘山圣母大教堂(與法國羅德圣母大殿齊名,也稱遠東圣母大殿),還有秀道者塔,佘山地震基準臺,佘山月湖和佘山天文臺。 天馬山是佘山九峰十二山中山林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一座山(上海陸上海拔最高點),山上多梵宮寺院。每逢陽春三月、初一、十五,便有香客登山進香,香火極盛,故天馬山又稱'燒香山'。 天馬山也是上海越野跑步者的鐘愛之地,在海拔普遍偏低的上海地區(qū),天馬山給越野訓練提供了良好的場地。在那里可以讓你感到心曠神怡。 橫山又名橫云山,位于天馬山鎮(zhèn)的南面,辰花路的北面,小昆山鎮(zhèn)的東北面,佘天昆公路環(huán)繞而過。 因山勢作東北—西南向橫臥,本名橫山。為紀念西晉著名文學家陸機之弟陸云,唐天寶六年(747年)改名橫云山。海拔68米,東南坡陡,西北坡平緩。山體由流紋巖組成。山上多黑松、毛竹,景色宜人。 海拔54.3米,全山呈'8'字狀,圓秀而潤,望之如夏盎。遠望又如臥牛,北峰形似臥牛之首,稱'牛頭山',可找出牛眼、牛鼻、牛鼻孔等五官面形。惜因開山取石,'牛鼻'已被炸毀。 小昆山為著名西晉文學家陸機、陸云的故鄉(xiāng)。前人將二陸比作美玉,以'玉出昆岡'來贊譽他們。后人為區(qū)別于江蘇昆山市之馬鞍山,故稱小昆山。現(xiàn)辟為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小昆山園。 鳳凰山位于佘山鎮(zhèn)境內(nèi),東枕通波,西連玉屏(薛山)。山形修峻,略呈“十”字形,宛若延頸舒翼、凌空翱翔之鳳凰,故名。鳳凰山居九峰之首,海拔51.1米,山地面積約400畝。 山之東部有懸崖一處,名青壁,高數(shù)十米,直如刀削。舊時上有虬松古藤,蒼森可愛。解放后封山育林,林木蓊郁,景色清幽。嘉慶府志載有山泉二:一曰鳳凰,一曰陸寶。陶宗儀詩:“丹泉陸寶秘精靈”,即指此。
厙公山位于松江縣松江鎮(zhèn)北約12公里,鳳凰山之南。昔有厙公隱居于此,因名。海拔約10米,占地面積1.3公頃,是云間九峰中最小的山丘。
因其山形如書軸,正當鳳嘴,古人將厙公山比作一軸寶書,與鳳凰山一起喻為'丹鳳銜書'。厙公山山體雖矮小,無巖壑之幽,但解放后封山育林,林木茂盛,也自玲瓏可愛。
辰山位于松江區(qū)松江鎮(zhèn)北偏西約9公里,東瀕辰山塘。因'位于辰次'(即在'云間九峰'東南方),故名。本名秀林山,唐天寶六年(747年)更名細林山。又傳說有神仙寄跡山中,也稱神山。明清以來多稱辰山。
山體由熔凝灰角礫巖和正長斑巖組成。東西長700米,南北寬約300米。封山造林,山南坡多針、闊葉混交林,山北坡多毛竹。20世紀以來采石,南坡半座山頭已被削去?,F(xiàn)有辰山植物園。
薛山位于佘山鎮(zhèn)境內(nèi),在縣城北約11公里,南與東佘山對峙,東與鳳凰山相望。據(jù)唐《吳地記》載,唐代薛道約居此,故名。
據(jù)康熙《松江府志》載,古時山下曾掘地得石,上刻“玉屏”兩字,而山形似屏風,故又稱“玉屏山”。海拔74.1米,周圍約1.5公里,山地面積約400畝。
機山位于松江鎮(zhèn)西北約11公里,東麓緊靠天馬山鎮(zhèn),南鄰橫云山。海拔38.9米。山體由安山巖組成。因西晉文學家陸機居此而得名。
山下有平原村古文化遺址。因?qū)医?jīng)開采,山體已削去三分之一,南北坡山下均挖成深達數(shù)十米的大坑,基巖裸露,植被稀少,現(xiàn)山上已新植黑松。 經(jīng)歷了一輪又一輪的高溫 魔都終于迎來了秋風習習 不冷不熱剛剛好 不來一趟秋游怎么行? 走走走 一起在魔都爬個山 感受下滿城漸濃的秋色吧
來源:上海社區(qū)發(fā)布 |
|
|
來自: 非親似親fhf > 《漫步上?!?/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