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翡翠快爆,關于玉器拋光一直有一層神秘面紗,很多翠友都想知道,今天就給翠友們揭秘如下: 【玉器拋光】 利用拋光工具配以精細而均勻的拋光粉打磨玉石表面,使得玉石表面的擦痕降到肉眼看不到的程度,從而使玉器表面產(chǎn)生反射光線,以達到溫潤光潔的效果。 【拋光設備】對玉器進行拋光的設備,包括橫軸拋光機和立軸拋光機等。 【拋光機】 主要用于玉石拋光。大多數(shù)加工廠不設置專門的拋光設備,而是用磨削設備更換磨具、磨料來替代。當然也有專門的拋光設備由拋光桶、橡膠板內(nèi)襯、彈簧、電動機皮帶傳動裝置、偏心輪等組成。 【膠碾】又稱膠砣,是用特殊的拋光膠制成的、形狀各異的拋光用磨頭,是拋光粉與工具的結(jié)合體,質(zhì)地強韌而表面又夠軟,不僅有優(yōu)良的拋光性能,而且制作方法簡便,是一種實用方便、用途廣泛的拋光工具。 【機械拋光】機械加工術(shù)語,指在專用的拋光機上進行拋光依靠極細的拋光粉和磨面間產(chǎn)生的相對磨削和滾壓作用來消除玉器表面的磨痕。 【手工拋光】一般是用布絨毛氈、皮革或特種牛皮紙等剪成圓形數(shù)層重疊縫制成車輪狀,并安裝在拋光機的軸上,使其轉(zhuǎn)動后將玉器靠在輪上實施拋光。 【蠟拋光盤】用蠟覆蓋的拋光盤,專門用于硬度極低的寶石或玉石制品的平面拋光。 【錫面拋光盤】將純錫熔化后,撇去表面浮渣倒置在6~8mm厚的鋁圓盤上。 【布輪】為傳統(tǒng)拋光工具。因布較軟,故在高速旋轉(zhuǎn)中能發(fā)揮拋光效果。 【皮條】較厚的馬皮條。用時割取寬度為3~5mm,長度為30~40mm頭夾在機器上即可。機器轉(zhuǎn)動時皮條亦隨之轉(zhuǎn)動。利用這種轉(zhuǎn)動來帶動拋光粉。這種拋光方法主要用于無法使用輪磨工具的部位。 【打蠟】給拋光后的玉件上蠟。分為上火蠟和上水蠟兩種。上火蠟是把玉器放在一墊有干凈白布或白棉紙的容器里,用炭火加溫,至玉件發(fā)燙,撒上研細的蠟沫,使之熔化在整個玉件上,然后取出玉件,用毛巾擦干凈即可,這 種方法主要使用在小而薄的玉件上;大而厚的玉器則上水蠟,即在加著溫的玉件上一面撒蠟沫一面灑凈水,使玉件容易升溫,達到迅速熔化蠟的效果。目的主要在于保護拋光后的玉器。 【罩亮】拋光的最后一步工序,使玉器達到發(fā)亮程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