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絳彩是清末釉上彩瓷器創(chuàng)新瓷器種類,因為淺絳藝人多是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多數(shù)兼善山水、人物或花鳥的藝術大家,所以很快風靡瓷器收藏家和文人。淺絳彩瓷器直接將淡礬紅、水綠等彩直接畫上瓷胎,經低溫(650—700℃)燒成的一種特有的低溫彩釉。淺絳則多借宋元以來的文人畫稿。其文化氣息更加濃郁。從同治、光緒到民國初約50年之間,將中國書畫藝術的“三絕”——詩、書、畫,在瓷器上表現(xiàn),使瓷畫與傳統(tǒng)中國畫結合,創(chuàng)造出瓷畫的全新面貌。晚期也出現(xiàn)了一大批淺絳彩瓷器大家,不僅是淺絳彩瓷器,也擅長瓷版畫,比如晚清淺絳四大家”程門、金品卿、王少維、王鳳池。他們的淺絳彩瓷器簡約,清麗,秀美。 王少維王少維(1817年——約1887年),名廷佐,以字行,安徽涇縣人,,約活躍于同治至光緒年間,擅作淺絳山水與人物,能在瓷板上寫肖像,又以畫猴著稱。他與金誥均曾在御窯供職。有“御廠兩支筆”之稱。 王少維 淺絳彩文人瓷畫. 王鳳池王鳳池(1824-1898),享年74歲,他有自己獨立創(chuàng)作的淺絳彩瓷畫。王鳳池字兆木,號丹臣、敬庵,別號福云小樵,齋名福云堂、福云山房、蘭亭后軒、觀棋后樵等。湖北興國州豐葉里王志村(今湖北陽新縣浮屠鎮(zhèn)王志村)人。他賦性聰慧、才思敏捷,17歲即府試奪冠,35歲鄉(xiāng)試中舉,41歲中進士,點翰林院庶吉士,47歲授翰林院編修。1875年,51歲時以知府分發(fā)江右。江右即江西饒州府,轄景德鎮(zhèn)、上饒、鄱陽等地。后又署南康府事、九江知府。他任內勤于政事,不留遺案,深得民心。擅詩畫,通文史,經常到白鹿洞書院講史傳經,曾續(xù)修《興國州志》,著有《福云堂詩稿》。正是在知府任上,他與景德鎮(zhèn)御窯廠畫師金品卿、王少維相識,并過從甚密,其間創(chuàng)作了大量瓷繪作品。而今留下來的,有他自己獨立創(chuàng)作的,也有和金品卿、王少維合作的,《昌江日對黃山圖》則是他的獨立之作?!恫諏S山圖》瓷板作于光緒三年(1877年),高42厘米,寬31.5厘米,瓷質細膩,背板平滑,是典型的金品卿、王少難作品中常見的御窯廠專供瓷板。畫面上水岸隔湖,近峰高聳,遠山如黛。傍岸一舟,舟上竹蒿插水。岸邊喬木參天,綠蔭匝地,樹叢中隱一院落。近景處,一藍袍高士正拄杖沿岸向山中而行。畫面左上書法題七言絕句:“桑落村中酒一觥,八年未見米顛兄。昌江日對黃山谷,畫里詩間說曼卿?!痹姾箢}跋:“丁丑夏日臨匡廬盆浦之譜,以奉小鴻仁兄大人映正。丹臣弟王鳳池寄意?!鳖}款長形引首章,陽文“恩水畫”??詈鬄殛幬摹巴跏稀闭潞完栁摹暗こ肌闭?。這件瓷板不僅尺幅闊大,且畫得精致而文氣十足,層層綠意,鮮活輕倩;青山秀嶂,怡神悅目,整個畫面構圖清晰明快,生動而活脫,于隨意處顯功夫,頗得文人山水畫之神韻。尤其是近景之樹,畫得極為簡凈,枝干老道,樹葉以方形墨彩點染,神完氣足。更為難得的是瓷板上的題詩寫得靈動而呈才情,書法也自然飄逸,可謂詩書畫俱佳,從中不難見出翰林才情。當是王鳳池淺絳彩瓷畫的代表作。 王鳳池《桑落村中訪友圖》淺絳瓷板局部,可謂詩書俱佳 金品卿金品卿,(1862—1908年),名誥,號品卿居士、寒峰山人。安徽黟縣人。供職景德鎮(zhèn)御窯廠,是光緒初年淺絳彩繪名家.他創(chuàng)作生涯的活躍期在清同治元年至清光緒三十四年間。也就是1862到1908年。經研究,創(chuàng)作淺絳彩瓷器活躍期應當為1855到1900年。他曾在景德鎮(zhèn)御窯廠專為同治、光緒兩朝繪制御瓷,其瓷藝也深得同、光兩朝皇帝和西太后的賞識。與當時同在御窯廠供職的王少維并稱“御廠兩只筆”,而金品卿為“巨筆”。他擅長繪淺絳山水及花鳥人物,亦工行書,宗法二王。山水仿明沈周、文征明,花鳥則學蔣庭錫、鄒一桂。他畫秋蟲能毫發(fā)畢現(xiàn),彎須健肢,俱見畫家筆底功力?;?、葉則用點厾之法為之,行筆干凈利落。他的圖畫色彩鮮麗,構圖優(yōu)美,雅致脫俗。由于他在御窯廠任職,因此其作品受宮廷工細風格影響也就不奇怪了,《秋葵麻雀圖》是其代表淺絳彩瓷器。 金品卿淺絳山水溫鍋里的水仙.jpg 程門程門(1833—1908年前),原名增培。字松生,號雪笠、笠道人,安徽黟縣五都田段村人,是淺絳彩繪藝術的集大成者。“程門工書善畫,作行書隨意為之,有不衫不履游行自如之致。畫尤精妙絕倫,凡山水、人物、花卉以至鳥、魚、蟲、獸兼擅其長。其得力于唐宋元明及國初諸大家者甚深。 晚清程門《雨過山水圖》瓷板插屏,清時為此板所制原屏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