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薷飲(《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香薷12g 白扁豆(微炒)6g 厚樸(姜制)6g 【用法】水煎,冷服。 【主治】夏月乘涼飲冷,感受寒濕,陽氣為陰邪所遏,惡寒發(fā)熱,頭痛頭重,無汗,胸悶食少,腹痛吐瀉,舌苔白膩,脈浮 【證析】此為暑天外感于寒,內(nèi)傷于濕而設。暑天乘涼飲冷,以致感受寒濕,表里同病。濕郁于表,故頭重頭痛;陽為濕遏,故惡寒發(fā)熱,無汗;表為寒閉,津氣不能外出,由三焦內(nèi)歸胃腸,中焦?jié)駵?,升降失調(diào),故胸悶食少,吐瀉腹痛。 【病機】感受寒邪,氣郁津凝,升降失調(diào),表里同病。 【治法】解表和中,理氣化濕法。 【方義】 感受寒邪,表里同病,治宜外散寒邪,內(nèi)和牌胃;津氣逆亂,升降失調(diào),又宜理氣化濕,復其升降。香薷辛溫香散,是夏月解表要藥,能發(fā)越陽氣,散在表寒邪,化濕和脾,除中焦寒濕,表里兼顧,作用全面,故為主藥。厚樸苦溫,燥濕化濁,行氣散滿;扁豆甘淡,能消脾胃暑濕,降濁升清。如此配伍,使表邪解則塞熱除矣,氣機暢則脹痛消矣,升降調(diào)則吐瀉止矣。 此證是因寒邪閉郁,引起津氣不能出表,內(nèi)歸脾胃,導致升降失調(diào)。用香薷宣發(fā)衛(wèi)陽,使其仍然出表;厚樸理氣化濕,扁豆化濁升清,恢復升降之常,一切均從調(diào)理津氣著眼,學者識之。 【應用】 用此方治療暑天感受寒濕,表里同病者,有效?!稖責峤?jīng)緯》謂:“此由避暑而感受寒濕之邪,雖病于暑月而實非暑病。昔人不日暑月傷寒濕而日陰暑,以致后人淆惑,貽誤匪輕,今特正之”。又說:“香薷之用,總為寒濕外襲而設,不可用以治不夾寒濕之暑熱”。明確指出本方只能用于寒濕。 【歌括】 三物香薷豆樸先,若云熱盛益黃連, 暑月受涼成寒濕,和中解表此方權(quán)。 |
|
|
來自: 晝?nèi)苟?05 > 《中醫(yī)精華{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