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常邏輯思考,姥姥姥爺從小帶孩子長大,孩子應(yīng)該會跟姥姥姥爺更親近一些,可是為何又會出現(xiàn)上述那種截然相反的情況呢?或需跟以下這些原因有關(guān)。 明明跟姥姥長大卻更喜歡奶奶,原因無非這4點,值得家長反思 1)孩子小不記事 一般來說,孩子在三歲以前都是不記事的,如果孩子三歲前是在姥姥家生活的,很有可能三歲以后就想不起來,小時候的事情了,那么自然也就記不起來,姥姥姥爺對自己的疼愛了。 2)姥姥姥爺疼愛方式有問題 一般來說,孩子留給姥姥姥爺照顧,如果孩子哭鬧,姥姥姥爺肯定會兇孩子說:“別哭了,再哭的話,就讓你媽來把你領(lǐng)走”。其實這也是老人自己心里,就沒把孩子當成親人照顧,因為孩子不跟自己一個姓氏,自然就會如此管教孩子。倘若孩子從小便這么聽教,久而久之,心里自然也會覺得自己的家不在這里。 3)爸爸媽媽的問題 一般來說,當爸爸媽媽帶孩子去姥姥姥爺家時,都會說:“孩子,今天我們?nèi)ダ牙鸭彝妗?。可如果是去爺爺家,一般會說:“孩子,今天我們回爺爺家玩”。孩子會從這些不同的語氣中,感受到爺爺家也是自己的家,而姥姥家并不是自己的家。那么孩子長大以后,自然會更與爺爺奶奶親近。 4)鄰里間語言的挑逗 我們知道鄰里之間難免會聊家常逗孩子玩,倘若姥姥家的鄰居逗起孩子,自然很喜歡說:“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才把你送姥姥家來的”??赡苓@種話語對于鄰居來說,屢試不爽,每次逗孩子都可以見效,但其實也在孩子心理埋下了種子,自己確實不屬于這里,所以孩子心里會越發(fā)想要回到自己家,那么自然也記不住姥姥姥爺對自己的疼愛了。 其實不管是姥姥姥爺,還是爺爺奶奶,對于孩子的疼愛都不會少一分,而之所以會讓孩子長大后出現(xiàn)這種“白眼狼”情況,其實跟周圍環(huán)境關(guān)系最大。 如果你家孩子就遇到了這種情況,先不要一味數(shù)落孩子“忘恩負義”,不妨幫助他回憶一些,在姥姥家度過的愉快時光,讓孩子自己回憶起來自姥姥姥爺?shù)奶蹛郏⒆幼匀灰埠茉敢馊ダ牙牙褷敿彝媪恕?/strong> |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