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一姐妹私信問我說:“花姐,我的健身教練讓我用椰子油做菜,說椰子油健康,吃了不會胖。我有點懷疑,就想問問你。” 這位姐妹很謹(jǐn)慎哦~不過她還真問到點子上了。我們每天做菜都少不了放油,做菜到底用什么油更健康?其實這里面還真有講究。 這里我已經(jīng)把各種油的分類和食用方法整理成了表格,姐妹們可以先保存,然后再慢慢往下看: 根據(jù)食用油中,脂肪酸的種類和比例來分,一般食用油分為以下五大類:高亞油酸型、均衡型、高油酸型、飽和型和堅果種子油。 1.高亞油酸型食用油 高亞油酸型食用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特別高,亞油酸含量很豐富,適當(dāng)食用可以降低膽固醇。一般這類食用油很難凝固,耐熱性也較差。常見食用油代表: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麥胚芽油等。 食用tips ? 適合:這類油最適合做燉煮菜,一般炒菜也可以。? 不適合:由于這類食用油中,含有的亞油酸不耐熱,如果用來高溫爆炒或煎炸,不利于身體健康。 2.均衡型食用油 均衡型食用油中,各類脂肪酸都比較平衡。這類食用油遇到低溫會渾濁,耐熱性比高亞油酸型食用油要好。常見食用油代表:花生油、米糠油、低芥酸菜籽油和芝麻油等。 食用tip ? 適合:除芝麻油外,這類食用油都能用來一般炒菜。另外,芝麻油最適合用來涼拌、蘸料或做湯時添加。它里面含有有益于控制血脂、預(yù)防心血管疾病的成分,如維生素E、抗氧化芝麻酚等,適當(dāng)食用對健康有好處。? 不適合:爆炒和煎炸。 3.高油酸型食用油 高油酸型食用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特別多,油酸很豐富,適當(dāng)食用對調(diào)節(jié)血脂有幫助。這類食用油遇到低溫不太會凝固,耐熱性較好。常見食用油代表:橄欖油、茶籽油、杏仁油、牛油果油。 食用、購買tip ? 適合:這類食用油適合日常炒菜,也可用于涼拌。? 不適合:爆炒和煎炸。? 其他:購買橄欖油時,要看清它的食用方法,有些橄欖油適合涼拌,有些適合炒菜。另外,國產(chǎn)茶籽油在營養(yǎng)成分上和橄欖油一樣,都具有很好的營養(yǎng)價值。 4.飽和型食用油 飽和型食用油中,飽和脂肪酸相當(dāng)多,稍涼一點就會凝固,耐熱性最好。常見食用油代表: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牛油、黃油等。 食用tip ? 適合:這類食用最適合爆炒、煎炸,吃起來口感酥脆可口。另外,椰子油和黃油可適當(dāng)用來做菜。? 不適合:這類食用油,不建議經(jīng)常食用。因為你每天都有吃肉和奶類食物中都含有飽和脂肪酸。如果平時還用花生油或米糠油做菜,身體就已經(jīng)能夠獲得足夠的飽和脂肪酸成分。? 其他:椰子油是一種比較獨特的品種,它里面含有一種叫月桂酸的成分,可以直接被吸收入血,人體對它進(jìn)行氧化分解的速度更快。一些研究表明:在同樣的熱量和同樣的脂肪數(shù)量下,椰子油可能更不容易長胖。 5.堅果種子食用油 這類油平時比較少見,為了保持原料的香氣和營養(yǎng)價值,一般直接壓榨制取。比如核桃油、榛子油、亞麻籽油、火麻仁油、紫蘇籽油、南瓜籽油等。 食用、購買tip ? 適合:食用這類油要注意,最好選冷榨法的產(chǎn)品,最適合做涼拌菜或涂面包片等,非常健康。? 不適合:爆炒和煎炸。 怎么吃油、用油更健康? 了解完食用油的分類和用法,平時怎么吃油更健康呢?其實,比較理想的方法就是,做不同的菜,用不同種類的油。比如爆炒、煎炸用椰子油,一般炒菜用茶籽油,涼拌用芝麻油或亞麻籽油。或者每3個月?lián)Q一種類的油。具體的,姐妹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習(xí)慣和喜好來選擇。 另外,平時做菜盡量降低烹調(diào)溫度,避免冒出油煙再放菜。如果明顯冒油煙再放菜,不僅意味著溫度超過了200度,還會破壞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增加致癌風(fēng)險。 姐妹們,是不是又漲知識了?如果覺得實用,就趕緊轉(zhuǎn)發(fā)到朋友圈,分享給身邊的小伙伴吧。 參考資料:[范志紅. 炒菜油該怎么換著吃[J]. 江蘇衛(wèi)生保健,2016(05):34-3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