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學期伊始,不知道各家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怎么樣。 是一家人早已適應了時間和角色的轉換,其樂融融的奔著新目標,新愿景去奮斗?還是孩子和大人都按部就班,平靜如常。 抑或孩子適應不良,父母焦慮難安,全家兵荒馬亂…… 如果你家是第一款,我要恭喜你,那代表身為父母的你,具備積極引導力; 如果是第二種,也要祝賀你,證明你自身穩(wěn)定平靜,孩子受你影響,一樣在各種角色中切換如常。 而假如你是第三種,那多少有些遺憾,這代表你現(xiàn)在或者過去,自身一定受過某些情緒的困擾, 因此你在希望孩子改變之前,自己需要修行一門叫做情緒管理的課程。 因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大多數(shù)情況下,孩子在新環(huán)境,或者新空間里的情緒表現(xiàn),與父母自身對新環(huán)境以及新空間的情緒應對,有直接關聯(lián)。 ![]() 1 .母親的情緒里,藏著孩子的安全感 曾經看過姜文的一段訪問,在談及電影的時候,他犀利自信,但當談到過往成長經歷的時候,他的眼神突然暗淡下來,并暴露了自己一生都無解的困惑:為什么我的母親對我一直都不滿意?就好像我做什么,都是錯的。 按理說,出生在北方,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沒有理由不受到父母的寵愛。但凡事都有例外,這個例外大多就出在,這個母親本身是否人格健康積極上面。 顯然,姜文的母親就有這方面遺憾,用姜文的話簡單概括:媽媽沒有笑容。 一個母親沒有笑容會給到孩子什么感受和想法呢?
第一:媽媽是不愛我的 因為孩子做什么,包括考得好成績,幫媽媽勞動,為媽媽端茶送水,甚至像姜文長大后給媽媽買房子,都換不來媽媽的笑臉。 那么孩子的理解就是:媽媽不愛我,不然怎么對我所有行為都無動于衷呢? 這個邏輯如果一直在心理固著,就成了孩子一生缺失自我價值的基礎。未來他長大到任何環(huán)境,要么用攻擊來防御他人,要么就用討好來贏得關系。
第二:這個世界是不安全的 當媽媽整天都或憂愁,或恐慌。那么孩子得到的信息就是:這個世界肯定是非常的可怕的,不然怎么惹得媽媽這么緊張和害怕呢? 也或者這個世界是很無趣和沒有意義的,人與人之間都不友善和睦,所以才會讓媽媽很不開心。于是,等到孩子長大了,她就會抗拒和人產生親密的連接,成為一個自我孤立,不合群的人。 武志紅老師也曾自我暴露,他的童年里即使從未缺失過母親陪伴,但由于母親自身抑郁,整天郁郁寡歡,無法展露笑容,更無法和他建立愛的連接,導致他成年以后,也延續(xù)了母親的抑郁,孤僻內向,不擅長表達自己。 ![]() 2. 母親的情緒里,藏著孩子的價值觀 曾經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自從我不抱怨以后,孩子全變好了”。 這篇文章的作者回憶說,有段時間總是接到孩子老師電話,今天說孩子和別人吵架了,明天就是告同學狀了,再不然就是整天像個刺猬一樣,坐在凳子上發(fā)呆。 老師提醒母親重視孩子的心理狀況,引起母親的重視,而后帶孩子去心理室咨詢才發(fā)現(xiàn),問題出現(xiàn)在母親身上。 她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家外,都是一副憤憤不平,悶悶不樂的樣子,而且經常在餐桌上抱怨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孩子受到影響,也成了一個非常消極的,不合群的“小刺頭”。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尤其是母親是如何應對世界,以怎樣的情緒在過生活,會全部被孩子復制過去,形成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咨詢師給到母親的建議是:放下抱怨,保持笑容。 這個母親非常努力的做了,大概過了半年時間,她自己并沒有發(fā)現(xiàn)人生有什么巨變,但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卻天壤之別,說孩子變得樂于分享,開朗活潑,連學習狀態(tài)都變得很積極。 所以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當父母發(fā)生了變化,孩子自然就會跟著變化。 而很多家長沒有了悟到這一點,當面對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問題的時候,通常都希望通過一些技巧和方法來讓孩子做出改變,結果卻導致親子沖突,效果適得其反。 ![]() 3. 健康積極的孩子背后,都藏著一個愛笑的母親 就在今天早上,我看到一個好朋友發(fā)的朋友圈,大方的分享了她兒子近期的學習情況,這與我過往對她孩子的了解,有了質的飛躍。 記得兩年前,她曾經為了孩子不做作業(yè),抗拒學習,被老師不斷的告狀而頭疼煩惱,甚至想通過移民改變教育環(huán)境,來調整孩子的學習狀態(tài)。 卻沒想三年過去,他們既未搬家,也未轉學,孩子就自覺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與父母和老師對抗的狀態(tài),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積極向上,自律勤奮的好學生典型。
我雖然對此感到驚訝,但我經過記憶檢索,迅速知道了導致她孩子變化的原因。其實就是朋友去年對我重復過幾次的一句話:一個媽媽,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對孩子保持微笑。 她說這句話是婆婆留給她的,她的婆婆就一直是個愛笑的媽媽,但是朋友自身因為成長中有過創(chuàng)傷經歷,所以在養(yǎng)育最初幾年,對孩子鮮少有笑容,更多的是嚴厲和冷淡。 而當孩子出現(xiàn)一些挑戰(zhàn)行為后,婆婆那句話點醒了她,從此她開始刻意練習,每當對孩子不滿意,甚至想批評的時候,都立即轉換情緒按鈕,讓自己保持笑容。 慢慢的,孩子從她松弛的表情里體驗到了安全和溫暖,又從她的笑容里得到了信任和支持,因此不再迷茫和沮喪,變得積極又充滿了力量。 朋友的例子讓我想到了另一個真實案例,暑假我回到老家,聽我母親提到村里一個五口之家的故事,一對地道的農民夫妻,卻養(yǎng)出了三個開朗活潑,又學習優(yōu)秀的孩子。 我媽媽并沒有透露他們養(yǎng)育有何妙招。直到我拿起媽媽手機,翻看了那個三個孩子媽媽的朋友圈,一下子看出了緣由。
那個媽媽有兩個特點:非常愛笑,非常愛生活。 她發(fā)朋友圈的頻率很高,照片質量并不高,也沒有修圖,但是,每一張照片都能看出他們夫妻恩愛,每一張照片都綻放出她對孩子溫暖的笑臉。 后來我的母親總結了一句:的確,這個女人有難得的好性格,好像從來不會和人吵架紅臉,臉上永遠都帶著笑。 所以啊,他的孩子即使住在最簡陋的房子里,即使相繼到了青春期,都無一例外非常勤奮努力,非常尊敬父母,非常的熱愛生活。 猶太人有句諺語:你如果給不了孩子財富,你就給他一個好的信念,如果你給不了他好的信念,你就給他一張笑臉。 誠然,財富可以為孩子成長錦上添花,信念可以驅動孩子勤奮努力,但父母的好情緒,和燦爛的笑容,卻能夠像陽光似的,伴隨孩子一生,給孩子無限的溫暖和動力。 公眾號:周周的心空間 |
|
|
來自: 新用戶0258buBC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