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朋友: “從成功走向成功!” 常常接到朋友的咨詢…… “飛哥,我也看了克亞老師的書和錄像,但是對于如何理解和執(zhí)行從成功走向成功?我還是有些迷茫,你能指點一下嗎?” 咱不好說指點,分享一點個人理解吧…… 不自信是人性中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時候。 你去問身邊10個人,估計有8個人會覺得自己不成功,或者是不那么成功。這當中有絕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自信,也可能有一部分是中國人特有的謙虛;那這樣,導致人們通常就很難發(fā)覺自己有優(yōu)勢,也找不出自己有成功的地方。 要理解“從成功走向成功” 就要以欣賞的眼光來剖析自己過去所做的一些事情,將自己過去的工作生活切割成一片一片的場景,你總會發(fā)現(xiàn)一些閃光點,值得自己驕傲和自豪的事,這就是你曾經成功過的地方,你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把你自己的這些點復制放大! 記得克亞老師講過,他有個學生,要移民去加拿大與家人團聚,但是她的英語老是沒辦法通過,總是把焦點集中在自己英語不行的狀態(tài)上,著急上火也沒有辦法。 她去咨詢克亞老師, 朋友說,在商業(yè)上呢? 其實商業(yè)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比如你開了家店,請了幾名業(yè)務員。你就可能會發(fā)現(xiàn),總是有一兩個業(yè)務員業(yè)績特別好,其他的則可能不咋的。我見過很多實業(yè)的老板,他們也很愛學習,也注重員工的學習,時常會安排公司員工全體去參加什么培訓之類的。 他們就忽略了一點,其實他們有成功的樣板,把自己最成功的業(yè)務員為什么做得好的經驗整理傳授給其他人,這也是一種成功呀。 還有就是,我發(fā)現(xiàn)線下的老板,幾乎都不太重視老客戶的維護! 其實金礦就在你家后院!每一個商家?guī)缀醵加幸淮笈睦峡蛻?,就算房子裝修這樣看似一次性的消費,都有大把的成功機會! 有個定律好像叫“250定律”吧?意思就是每個人身后可以影響到250人!咱們姑且不說那么多吧,5—6個還是能影響到吧?像這種消費,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種跟隨、模仿、從眾的心理。(又是人性的一種) 我記得幫我定制衣柜的老板,給我講過—— 他8年前在福州那個衣柜廠打工的時候,服務過的一個客戶,成交之后成了朋友。直到現(xiàn)在,他回到郴州了,福州的那位朋友,還在幫他介紹業(yè)務! 8年了呀!還不是重復消費的產品! 如果他有10位、100位、這樣的客戶呢?如果你也有呢? 當然了,還有更多值得思考的地方,請持續(xù)關注我后續(xù)的分享。 很多人以沒有天賦為借口,或者以不符合自己的性格為理由而放棄努力。相反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具備什么才能,只是在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下努力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喜歡并熱愛這項工作,從而獲得了成功。 這就意味著不要等待才能被發(fā)現(xiàn),而應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看自己現(xiàn)在所做的事情,并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就可能被開發(fā)出來。就如同我寫日記,前段時間,我也有很痛苦的時候,一度要放棄…… 比如法國畫家馬蒂斯在21歲前從來沒有想過畫畫,從來沒有拿起過畫筆,但有一天突然得到他母親的一套畫筆,就開始著了魔一樣的畫畫。 像我家小妞,隨便給她一個題目讓她編故事,她就能嘰里呱啦、滔滔不絕的講上大半個小時以上。 比如,我哥哥小時候,他把家里的鬧鐘拆得七零八落,能躲在被窩里研究一整晚的……也許你也有這種經歷? 我也是這樣,自己總是找不到自己的才能,即使別人說我有什么才能的時候,我又不堅定的相信。 直到參加了克亞作家團的學習,老師和同學們都覺得我寫東西,還算是我的一點優(yōu)勢,所以我也就慢慢去相信,去堅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