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李自成領(lǐng)導(dǎo)的“大順軍”極大動搖了明朝的腐朽統(tǒng)治,為推進歷史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世事難料,就在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即將“君臨天下”時,他卻喪失了進取之心,放任部下胡作非為,嚴刑拷打明朝官員,掠奪百姓錢財,喪失了民心。最終在清軍和吳三桂雙重打擊下,失敗逃出了北京。 逃到九宮山時,李自成被當?shù)匾晃晦r(nóng)民用鋤頭刨掉了腦殼,他辛苦幾十年打下的戰(zhàn)果,統(tǒng)統(tǒng)成了清朝建國的陪嫁品,隨后多爾袞擁立侄子順治建立了大清。李自成失敗的原因,不僅僅是失去了民心,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冤殺了自己的“智囊”李巖,失去了一個頭腦清醒的重要人才,同時也失去了凝聚力,導(dǎo)致軍心渙散。 1978年,知名歷史學(xué)者顧誠,發(fā)表了《李巖質(zhì)疑》一文,給出了“史上無李巖”的定論,認定李巖根本不存在,是虛構(gòu)人物,史學(xué)界也已經(jīng)接受了這個定論。但是,反轉(zhuǎn)卻在二十一世紀出現(xiàn)了!2002年,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孝敬鎮(zhèn)唐村李姓家族發(fā)現(xiàn)了一部失傳多年的家譜,該家譜為康熙五十五年李姓先人李元善所修,上面明確記載有李巖的事跡。 這份家譜證實,李巖確有其人,但籍貫搞錯了,李巖是博愛人,在河南杞縣短暫居住過,叔父叫叫李春玉,字精白。不是那位兵部尚書李精白。鄭州大學(xué)王興亞教授,通過細致辨別,認為這份家譜里的李信,就是那位李自成身邊的傳奇謀士——李巖! 李自成雖然失敗了,但是他“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卻深入人心,這個口號在他起義的當初起到了鼓舞和團結(jié)人心的巨大作用。而提出這個口號的不是別人,正是制將軍李巖。李自成以饑民造反起家,所過之處殘破屠戮,實為流寇。李巖入伙后,勸李自成"尊賢禮士,除暴恤民"、"假行仁義,禁兵淫殺,收人心以圖大事"。 李巖非常重視輿論宣傳,編兒歌、派兵士散布流言等等,全都說李自成的好話,李自成用李巖之策而收拾民心,得以建號大順,挺進京師。李巖是怎么死的?李自成進京后軍紀大壞,搶掠百姓,濫殺無辜。李巖建言嚴肅軍紀、招撫吳三桂父子以及安撫前明官紳等,但是,李自成不聽。 因為李自成的軍隊多為草莽粗漢,過去每攻下一城就“打土豪”,搶掠一番,根本沒有明確的戰(zhàn)略目標和眼光。一不留神打下北京城后,沒能及時轉(zhuǎn)變戰(zhàn)略目標,仍然抱有“流寇”思維。而李巖敏銳發(fā)現(xiàn)后進行阻止,這勢必引起其他人的不滿——好不容易進了京城,不好好撈一把怎么行?大家都在搶戰(zhàn)利品,你憑啥不讓搶? 尤其是同為軍師的牛金星,對李巖更是讒謗多多。吳三桂降清后,李自成戰(zhàn)事不利,敗走北京。接著,有人報告李自成,說河南全境向明軍投降了。李自成聽了大驚失色,同部下商議對策。這時,李巖主動請纓,愿意親率兩萬精兵,到河南平叛。 牛金星等人忌憚李巖的才能,見機會來了,就暗地里誣陷李巖:李巖有雄武大略,不是久居人下的人,河南又是李巖的故鄉(xiāng),如果給他軍隊,他發(fā)展勢力,以后就不好控制他了。 另外,牛金星還強調(diào),民間傳言“十八子,主神器”,也就是說姓李的得天下。這樣的話,李巖很有可能會造反。李自成竟然聽信了牛金星的讒言,在酒宴上殺死了李巖及其弟。然而李自成萬萬沒想到,李巖兄弟被殺后,軍心大亂! 可以說,李自成走錯了一步棋,殺掉李巖,是自毀長城,李巖是李自成農(nóng)民起義軍中,最有頭腦,最有遠見卓識的人,可惜,就這樣被冤殺了。李巖之死,惹惱了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將劉宗敏, 劉宗敏雖然一介武夫,魯莽成性,但連他都明白李巖的重要性,殺了李巖是李自成自斷一臂!李自成身旁能打戰(zhàn)的不少,而能“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天下”的唯李巖一人而已,況且他還那么忠心。 李巖的政治智慧不一定比一些歷史名人差,但是他侍奉的君主就差多了。 李巖必死,只是時間早晚而已。牛金星的誹謗只是一個借口,真正令李巖死的理由是李自成自己。李自成終究是農(nóng)民出身,有其階級保守性。后來李巖越是顯露才華,他越是不高興,甚至懷疑有一天李巖會取自己而代之,因而動了殺機,牛金星正好是那根稻草罷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