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開學第5天,我退出了家長群,孩子說:“媽媽,自從你退出家長群,氣色都好多了!”
孩子今年剛上幼兒園,開學時班主任建了個家長群,剛剛拉進群的時候簡直是欣喜若狂,因為正在熬著“開學分離焦慮期”的我,已經焦頭爛額了,而現(xiàn)在被拉到這個家長群里,想著以后,不僅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和生活,還能及時接收到學校、老師的通知。
可是,一天下來,家長群的信息都是這樣的:
早上:開始第一輪的早晨問候和滿滿一天的期待:“老師早上好,新的一天,又要麻煩老師照顧孩子啦!”

中午:第二輪的感謝老師和支持:“看到老師發(fā)的午飯照片啦,營養(yǎng)很豐盛,謝謝老師,辛苦啦!”

晚上:最后一輪的“表演”和祝安;“看到孩子的變化就離不開老師的精心指導,我們家長也會多多支持老師的工作,老師早點休息?!?/p>

原以為孩子上了學,自己可以輕松一點,可自從進了家長群,感覺心更累更焦慮了,因為,群里的家長各成一派,她們都在努力地想博得“主角”般的存在感,它變得這些家長“表演”施展演技的舞臺:
關注微信公眾號——愛知教學園地,獲取更多教育經驗、學習方法、學習資料、考試政策.
1、 馬屁派
□菲菲媽媽:這幾天看見孩子的進步,知道肯定是離不開老師的辛苦付出,謝謝老師,我們家長后續(xù)肯定會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需求,辛苦了老師!
□有家長在群里問誰能發(fā)一下今天的作業(yè),就這樣問了10遍,沒有一位家長回復,老師也不說話,過了大概10分鐘,老師發(fā)了一個明天記得帶紅領巾,馬屁精全都來了,收到,收到,謝謝老師!

2、炫耀派
磊磊爸爸:下午帶磊磊去公園了,在忙也要抽時間來陪伴孩子!
緊接著,群里來了一張照片,瑪莎拉蒂總裁,身邊站著一臉懵的磊磊…
3、攀比派
涵涵媽媽:準備送涵涵去練鋼琴啦
群里配圖一張:高檔小區(qū)里,涵涵打開車門正準備上車,法拉利488…

4、戲精派
暮暮媽媽:作為家長,經歷過太多的開學日…一早步入幼兒園的大門,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溫馨感,從活動的場所布置,程序安排等方面,都體現(xiàn)了老師對孩子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循循善誘的教導,這些都是老師精心安排和辛勤付出的結果,通過短短2小時的互動…
不得不承認這位家長的寫作水平,僅僅一天幾個小時的時間,就能寫出幾百字的長篇大論。
每天,不一會功夫,群里的對話框信息就變成了99+,都是一些拉家常,而中間老師偶爾發(fā)布的一些通知,只能耐心的一頁一頁“爬樓梯”看完,深怕錯過了老師的重要消息。
理想中的家長群變異了,成了攀比群、廣告群、馬屁群…可怕的是,家長群里的明里暗里的炫耀,正在變相的傳染給我們孩子。

有次送孩子去上學,無意聽見幾個小朋友在聊天,他們聊得不是動畫片,而是在炫耀自己家的是什么車,誰家有保姆阿姨,房子有多大…好勝心強大的孩子,如果“贏”了,洋洋得意,而“輸”了的孩子愁眉苦臉。
孩子會成為這樣,很多的時候,是孩子看到了跟家長群里一樣的父母行為,當豪宅、名車從家長口中說出來,孩子自然會有模有樣的模仿、重復家長的話,去模仿家長說話的語氣去評價別人,只有有一個孩子受到不良的影響,隨之而來的會帶壞更多的孩子。

雖然家長群是開放的溝通的一個平臺,但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代表著孩子,在孩子教育的這條路上,即使是一個家長群,也需要一個和諧、有正能量的家長群,就像是一把披荊斬棘的利刃,家長們和孩子一同齊頭并進,家長以身作則,構建一個孩子們良好的家庭修養(yǎng)。
但是,開學入群第5天發(fā)現(xiàn),一個家長群,成了炫富、作秀、比拍馬屁的一個平臺,所以,我選擇退出了家長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