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鏡唐·李商隱玉匣清光不復持,菱花散亂月輪虧。 秦臺一照山雞后,便是孤鸞罷舞時。注釋①詩以破鏡喻衡鑒不公,取庸才而棄英俊。 ②庾信《鏡賦》:“臨水則池中月出,照日則壁上菱生。”菱花,指鏡背的菱花圖紋。 ③《西京雜記》:“漢高祖初入咸陽宮,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洞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現(xiàn);以手們心而來,即見腸胃五臟。”《異苑》:“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鑒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鼻嘏_:猶秦宮。 ④范泰《鸞鳥詩序》:“昔罽賓王結置峻卯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言。鸞睹影悲鳴,哀響沖霄,一奮而絕?!?/span> 山雞照鏡:山雞愛其羽毛,常映水則舞,南方獻一只,不舞,聰明的曹沖拿來鏡子,它以為是看見伴侶,興奮起舞而累死。東漢蔡邕進京趕考,被招為相府女婿,思念糟糠之妻趙五娘,在八月十五夜,彈悲曲《風入松》、《孤鳳鸞》,宰相女兒牛小姐是知音,幫助他實現(xiàn)了夫妻團圓。 破鏡:喻夫妻分離,因隋朝統(tǒng)一南陳時有破鏡重圓的故事。 譯文 精致的梳妝匣里鏡子的清明的光輝不再持續(xù),太陽映照破碎鏡子的菱花已散亂作為圓月也是虧損。南方貢獻的山雞一進入殘暴的秦皇宮殿照鏡子后,就是孤獨的鳳鸞停止跳舞生命終止時。本詩表明了與情人的分離,而情人入宮就在思念中郁郁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