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的一年里,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鵲兒山鎮(zhèn)丁家村范崗村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村民有了自己的凈水設備,村民喝上了健康水放心水;村里黨員活動室煥然一新;蔬菜大棚建起來,村里實現(xiàn)了集體增收,村民實現(xiàn)了家門口就業(yè)……而這些要得益于省聯(lián)社泰安辦事處的堅強支持以及選派第一書記丁林玉堅持不懈的努力。 脫貧攻堅上下實功夫 為村民辦實事真服務 2017年5月,泰安辦事處選派丁林玉擔任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鵲兒山鎮(zhèn)丁家村范崗村"第一書記",到任后丁林玉盡快轉變角色,熟悉適應環(huán)境,撲下身子走進群眾,深入農戶家中座談了解貧困原因,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走遍了全村近50戶村民及15戶貧團家庭,還走訪慰問了老黨員,往屆老書記老支部成員,通過走訪增進了和群眾的感情。 駐村后,丁林玉首先幫助村集體抓黨建強班子,提高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組織制度建設,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爭取派駐單位支持,投資兩萬余元,幫助改善黨員學習村委辦公環(huán)境。 村集體收入少,他便引進了山東能源集團銀河光伏發(fā)電項目,投資10萬元安裝2萬千瓦的光伏發(fā)電一處,預計年收入2萬元,利潤8000元全部納入村集體收入;群眾澆地困難,他便通過申報強村固基打井項目,投資10萬元幫助打井,目前全村農業(yè)澆灌完全得到滿足,有力促進了農業(yè)增收;貧困戶生活困難,他便多次為貧困戶送慰問金、糧、面、油,為老黨員送防暑茶,還義務為貧困戶捐送棉衣棉被等各式服裝4次,現(xiàn)金及物資折款合計近7萬元;村里沒有凈水設備,他便大力征得派出單位支持,投資近兩萬元為村民安裝了大型名牌凈水設備,使全村村民喝上了健康水放心水…… 一件件大事小事,只要群眾需要,丁林玉都全心全意去爭取去辦,他這說:"我們作為選派第一書記,咱去了就一定要幫群眾辦點事實,不能辜負群眾和村干部的期望。" 丁林玉駐村后,得到了辦事處和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來自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鵲兒山鎮(zhèn)丁家村黨委政府的關心幫助,辦事處多次派人到村里了解丁林玉的駐村情況,幫助解決困難,并帶著錢和物品走訪慰問高考錄取的大學生。 派出單位發(fā)揮堅強后盾 為駐村書記保駕護航 自2017年丁林玉駐村以來,泰安辦事處認真落實"隊員當代表、單位做后盾"工作要求,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幫助駐村書記在建強基層組織、做好群眾工作、落實惠民政策、拓寬致富門路、辦好實事好事、壯大黨員隊伍等方面出謀劃策,發(fā)揮優(yōu)勢,為駐村書記保駕護航。 丁林玉駐村以來,泰安辦事處以及東平農商銀行領導多次深入基層,走訪慰問群眾,他們每到一戶農家,都與他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他們家庭的生活狀況、困難訴求,特別是對老人的身體狀況、孩子的上學、家庭成員就業(yè)和期盼解決的問題等,密切了干群關系,拉近了干群距離,取得良好效果。 丁林玉說:"有了單位的大力支持,我們就有了依靠,干起工作來勁頭也大了,底氣也足了,我一定不會辜負單位領導對我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今后我會以更加堅決的態(tài)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嚴明的紀律、更加務實的作風,扎實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因地制宜 建高標準蔬菜大棚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縣鵲兒山鎮(zhèn)丁家村范崗村土地肥沃,人均占地高,群眾一般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由于沒有渠道,村民們從未種植過經(jīng)濟作物,年輕人也都以外出務工為主要經(jīng)濟來源,為充分利用該村優(yōu)質土地資源,幫助貧困群眾盡快脫貧,丁林玉考慮還是從土地入手,幫助建大棚種經(jīng)濟作物,來增加村民收入。沒有資金怎么辦,丁林玉幫助5戶貧困戶在東平農商銀行申請"扶貧貸款",共計25萬解決了資金問題。怎樣建大棚,農作物的種植都是技術活,為保證投入得到最大回報,丁林玉找到了之前在農商銀行貸款的種植專業(yè)客戶--新綠蔬菜專業(yè)合作社,并積極將該合作社從岱岳區(qū)房村鎮(zhèn)引進幫包村,從種子到技術指導銷售服務到大棚承建給予一條龍服務。就這樣占地10畝的8個蔬菜大棚在2017年10月份落成,從此改變了該村村民世代種植傳統(tǒng)糧食作物的歷史。 丁林玉與村民決定主要種植西紅柿,大棚建成后,為盡快讓群眾獲利,利用種植空隙,他們在棚內種植了菠菜,丁林玉又積極聯(lián)系各種銷售渠道,并推動派出單位團購,最終當季棚內菠菜收獲兩萬余元。"在第一書記丁林玉的幫助協(xié)調下,我們進行了產業(yè)結構調整,流轉土地10畝,建有8個有機蔬菜大棚,主要種植以土雜肥為底肥的有機西紅柿,達到綠色生態(tài)環(huán)保。即可帶動貧困戶增收分紅,又可壯大村集體增收。"范崗村支書范學坤說道。 如今大棚內2萬余棵西紅柿,都結出了飽滿的果實,據(jù)了解,范崗村的大棚西紅柿采用有機種植,純天然無添加、不打農藥,吃起來健康而且口感好。蔬菜成熟銷售渠道也是個大問題,一是與新綠蔬菜專業(yè)合作社合作,二是開發(fā)新的渠道。該季度預計將產15萬斤西紅柿,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后,預計每年可實現(xiàn)利潤6萬元以上,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也促進了本村種植結構調整,真正做到因村制宜、因村施策培育產業(yè),實現(xiàn)村民致富、集體增收。 |
|
|
來自: 昵稱37698511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