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袁大頭許多人都認(rèn)為袁大頭銀元價值不菲,隨便一枚就足以抵得上二線城市一套房,但事實如此嗎?其實袁大頭銀元也并非全是珍品,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袁大頭銀元價值百萬的有哪些?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之職發(fā)行的錢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把自己的頭像鑄于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tǒng)令形式公布了《國幣條例》及《國幣條例施行細(xì)則》,規(guī)定國幣種類有銀幣4種(壹圓、中圓、貳角、壹角)、鎳幣一種(五分)、銅幣五種(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因袁大頭壹圓銀幣幣型劃一,成色、重量有嚴(yán)格規(guī)定,很快受到了社會認(rèn)同和接受,在國內(nèi)金融市場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龍洋,成為流通領(lǐng)域的主幣。 第一,民國三年版中的主要版別 民國三年版正面為袁世凱側(cè)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澳辍弊趾鬀]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點”,而其他年版民字無“點”。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兩種模具,老模具為185道邊齒,新模具為170道邊齒,鑄量都較多,屬普通流通版。另外有數(shù)種鑄造量較少的版別: 1.“O”記版。即在嘉禾圖案中有“O”形暗記,在嘉禾結(jié)帶處呈橫“8”字形,左上方的帶孔中有一極小的“O”形圓圈,而且袁像下巴前衣領(lǐng)未封領(lǐng),肩章較寬,五星比較凸出。 2.粗發(fā)版。袁頭發(fā)較粗,發(fā)型呈波浪。嘉禾結(jié)帶沒有形成縱橫交叉“8”的結(jié)花,右邊一束嘉禾結(jié)帶處形成一個不規(guī)則的圓。 3.三角圓版。此幣背面圓字內(nèi)的“口”字形成“△”形,而其他版別是“厶”形。 4.開口貝版。此幣壹圓的“圓”字內(nèi)“貝”字最下一橫未與豎筆連接,形成“開口貝”。該版袁像肩章條紋明顯,袁眼中有一從上至下的直線,俗稱“睜眼”,這一特征也是其他版別未見的。 5.加鑄“甘肅”兩字版。此幣系甘肅蘭州造幣廠沿用民國三年版舊模,在袁像左右加鑄“甘肅”兩字,其余與開口貝版相同,鑄量僅數(shù)萬枚。 6.簽字版。此為天津造幣廠試鑄樣幣,并未流通。該幣在袁像右側(cè)刻有一豎行英文字母“L.GioRGi”,是在華外籍鑄幣專家意大利雕刻師“魯爾治·喬治”簽名縮寫。 7.“T”字邊、鷹洋邊。此兩種幣均為天津造幣總廠試鑄樣幣。正、背圖案與流通的一般袁大頭相同,僅在邊齒上為“T”字形邊或為鷹洋幣形邊。 第二,民國八年版袁大頭主要版別 八年版中的普通版流通量較多,鋼模由外國代制,文字書寫符合漢字結(jié)構(gòu),字形沒有變異,嘉禾規(guī)范有序。有一特征是正面袁像胸襟花飾前內(nèi)邊齒多一細(xì)齒,而無一空擋(其他年號版有一空擋)。另外有幾種鑄量較少的版別,主要在“造”字的書寫上有幾種不同: 1.“造”字的第三筆一豎從第四筆的一橫向下伸出,形成了“牛”字,但與下面的“口”字不相連,故稱“?!弊职?。 2.有的“?!弊峙c“口”字相連,故稱連口版。 3.“造”字中的“口”字少了上橫一筆,形成缺口,稱為缺口版。 4.“造”字中的“口”字很扁,“口”字中看不見中孔,稱為無口心版。 第三,民國九年版中的主要版別 九年版中主要有袁像未封領(lǐng)版和大耳版兩種,前者為普通版,鑄量較多,后者鑄量較少。大耳版指袁像耳朵比其他版要大,而衣領(lǐng)全為封領(lǐng)。 第四,民國十年版中的主要版別 第四,民國十年版中的主要版別 十年版中的普通版,其圖案文字與一般袁大頭無大差別,鑄量較大。另外有一些在“年”字中的一點寫成一豎或“7”字形,但鑄量較少。 “袁大頭”壹圓銀幣除上述版別外,還有許多大同小異的版別,難以說全。 -----袁大頭的價值到底值多少錢呢?(存世量稀少,收藏的價值和珍貴性) 大頭,在貨幣收藏界有”銀元之寶“稱譽,是辛亥革命后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之職時發(fā)行的錢幣。為了提高統(tǒng)治地位,袁世凱把自己的頭像鑄于幣面,“袁大頭”由此得來。幣面中間為袁世凱戎裝左側(cè)面像,民國3年版的上方為“中華民國三年”,其它年版的則為“中華民國*年造”,背面圖案均為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圓、貳角、壹角上方分別有“每二枚當(dāng)一圓”、“每伍枚當(dāng)一圓”和“每十枚當(dāng)一圓”字樣,壹圓則無。 民國三年、九年、十年的“袁大頭”因存世量多,故而在收藏投資市場的價格比較平穩(wěn)。2004年前的十多年里,一枚價格僅為六七萬元,2006年價格開始攀升,到2009年已漲到126萬左右,2010年初漲到了145萬。顯然,這在很多藏家眼里已是天價,但今年5月12日的拍賣會上袁大頭又新創(chuàng)記錄,竟近280萬一枚! 事實上,這并不算稀奇。在拍賣市場,袁大頭一直是“常客”,尤其是簽字版袁大頭更是備受歡迎。如2006年香港跨國春拍上,一枚袁世凱像共和紀(jì)念壹圓簽字版銀幣金質(zhì)樣幣以220萬元拍出;另一枚民國三年袁世凱像壹圓L.GIORGI簽字版金質(zhì)樣幣,同樣被藏家以231萬元高價收入囊中;2007年5月12日香港跨國春拍上,一枚1916年袁世凱像中華帝國洪憲紀(jì)元飛龍銀幣金質(zhì)樣幣(由天津造幣總廠試鑄,意大利雕刻師L.GIORGI簽名)以253萬元成交。 目前國際拍賣市場上,有意大利雕刻師L.GIORGI簽名的袁世凱像銀幣金質(zhì)樣幣的成交價在300萬元以上,而沒有簽字的身價則相差一百多萬元以上。比如,2009年香港跨國10月13日秋季拍賣會上,一枚1916年袁世凱像中華帝國洪憲紀(jì)元飛龍銀幣金質(zhì)樣幣,無L.GIORGI簽字,成交價則是178.6萬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