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描述僅限高中階段。
一個年度指從某年開學至次年暑假。
NOIP:3次,高一至高三,報名即可參加。
WC:3次,高一至高三,分正式(參與候選隊選拔,無獎牌)和非正式(不參與候選隊選拔,有獎牌)兩類,前者要求在上年度NOI入選集訓隊才能參加(所以只能是高二或高三),后者要求本年度NOIP達到一定分數(shù)才能參加(通常沒有高三參加)。
省選:2次,高一至高二,一般要求參加本年度的NOIP之后才能參加省選。
CTSC:3次,高一至高三,分正式(參與國家隊選拔,無獎牌)和非正式(不參與國家隊選拔,有獎牌)兩類,前者要求在本年度WC入選候選隊才能參加(所以只能是高二或高三),后者要求本年度NOIP達到一定分數(shù)才能參加(通常沒有高三參加)。
APIO:3次,高一至高三,要求本年度NOIP達到一定分數(shù)才能參加。
NOI:2次,高一至高二,要求本年度省選入選省隊或購買特殊名額才能參加,參與集訓隊選拔。沒有省隊名額可以參加網上同步賽,3次,高一至高三,報名即可參加,不參與集訓隊選拔。
IOI:2次,高二至高三,要求本年度CTSC入選國家隊才能參加。
另外往屆IOI金牌不參與集訓隊選拔。
理論上最多可以參加18次OI比賽【如果算NOI同步賽的話是19次】:
高一NOIP(高分)-高一WC(非正式)-高一省選(進省隊)-高一CTSC(非正式)-高一APIO-高一NOI(進集訓隊)
-高二NOIP(高分)-高二WC(正式,進候選隊)-高二省選(進省隊)-高二CTSC(正式,進國家隊)-高二APIO-高二NOI(進集訓隊)-高二IOI(銀牌)
-高三NOIP-高三WC(正式,進候選隊)-高三CTSC(正式,進國家隊)-高三APIO-【高三NOI同步賽】-高三IOI
如果不想拿IOI銀牌,最多可以參加17次OI比賽【如果算NOI同步賽的話是18次】:
高一NOIP(高分)-高一WC(非正式)-高一省選(進省隊)-高一CTSC(非正式)-高一APIO-高一NOI
-高二NOIP(高分)-高二WC(是否正式取決于進集訓隊)-高二省選(進省隊)-高二CTSC(是否正式取決于進集訓隊)-高二APIO-高二NOI(進集訓隊)
-高三NOIP-高三WC(正式,進候選隊)-高三CTSC(正式,進國家隊)-高三APIO-【高三NOI同步賽】-高三IOI
至于算上自主招生,不同學校的時間有點差別,不好說。
值得一提的是THU和PKU各有一個夏令營,THUSC和PKUSC,都在APIO和NOI之間,高一和高二可以參加,參考第二條線路,在THUSC、PKUSC之前可以參加11次OI比賽。
其他的我也不清楚,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