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夫歌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 長江白浪不曾憂。 霅谿灣里釣漁翁,舴艋為家西復(fù)東。江上雪,浦邊風(fēng), 笑著荷衣不嘆窮。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莼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乾, 醉宿漁舟不覺寒。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橛頭船, 樂在風(fēng)波不用仙。 
太寥歌 唐:張志和 化元靈哉,碧虛清哉,紅霞明哉。冥哉茫哉, 惟化之工無疆哉。 
空洞歌
唐:張志和
無自而然,自然之元;無造而化,造化之端。廓然愨然, 其形團(tuán)圞.反爾之視,絕爾之思,可以觀。 
八月九月蘆花飛,南谿老人重釣歸。 秋山入簾翠滴滴,野艇倚檻云依依。 卻把漁竿尋小徑,閑梳鶴發(fā)對斜暉。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為儲皇定是非。 
上巳日憶江南禊事 唐:張志和 黃河西繞郡城流,上巳應(yīng)無祓禊游。 為憶淥江春水色,更隨宵夢向吳洲。 作者簡介:張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祁門縣燈塔鄉(xiāng)張村庇人,祖籍浙江金華,先祖湖州長興房塘。張志和三歲就能讀書,六歲做文章,十六歲明經(jīng)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詔、左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南浦縣尉等職。后有感于宦海風(fēng)波和人生無常,在母親和妻子相繼故去的情況下,棄官棄 家,浪跡江湖。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萬字,《大易》十五卷,有《漁夫詞》五 首、詩七首傳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