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從珂本姓王,鎮(zhèn)州 (今河北正定) 人。光啟元年 (886) 生于平山。明宗景福年間(892——893),其母魏氏被李嗣源擄取為妻,他也就成了嗣源的養(yǎng)子,從珂成人后,身材壯碩,氣力非凡,自十四、五歲起就隨嗣源四處征戰(zhàn),臨陣勇猛果敢。從珂與莊宗李存勗同齡,倆人一起長于沙場,莊宗曾贊嘆道:“阿三不僅與我同齡,作戰(zhàn)之勇也與我相仿?!睆溺嫘∶岸?,所以莊宗稱他“阿三”。有一年莊宗與梁軍大戰(zhàn)于黃河岸邊的德勝砦,梁軍退卻時,從珂率十余騎兵混戰(zhàn)在梁軍中,至梁軍營門時突然沖殺,砍斷門旁大旗,安然折返。莊宗見狀不禁高喊: “壯哉! 阿三?!?明宗稱帝后,從珂為河中節(jié)度使,后因安重誨構陷,閑居洛陽清化里。日日念佛持齋,不問朝政,想以此免禍。安重誨死后,從珂很快成為西京留守,又改為鳳翔節(jié)度使、封潞王。閔帝即位,從珂心中頗不服氣,而閔帝又對他十分猜忌,放其子重吉為亳州刺史,又召其女入宮當了人質。應順元年 (934),從珂接到樞密院命令,讓他離開鳳翔就任河東節(jié)度使。部下將佐紛紛勸他不能輕離鳳翔,若去河東,兇多吉少。從珂遂決心推翻閔帝。他派使者到各地散發(fā)檄文,聲稱: “朱弘昭等人趁先帝病危之際,殺長立少,專制朝權,離間骨肉,動搖藩鎮(zhèn),為使我唐國社稷不遭傾覆,從珂將入朝以清君側,請諸藩鎮(zhèn)鼎力相助?!?/p> 接到檄文,諸藩鎮(zhèn)或不理會,或依違兩可,他們要到從珂能真的攻下洛陽后再作決定。只有隴州防御使相里金傾心相助,派判官薛文溫專門同從珂聯(lián)絡。 ![]() 這年三月初,朝廷派遣的諸道軍馬匯集鳳翔城下,大舉攻城。鳳翔東西關城連連失守,城中將卒死傷嚴重,從珂見事情緊迫,親自登上城樓,向城下士卒哭訴道: “我自幼隨先帝歷經(jīng)百戰(zhàn),傷痕滿身,建立了今天的江山,你們當年隨我征戰(zhàn),出生入死,不會不知道這些吧? 現(xiàn)在朝廷讒臣當?shù)溃录晒侨?,我有什么罪過要受這殺身之禍。”說完,痛哭不已,城下士卒也為之動容。 主持進攻城西南角的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張虔釗急于求功,率親軍驅趕士卒攻城,有退卻者馬上殺頭。激起士卒憤怒,紛紛倒戈,羽林指揮使楊思權本來就與閔帝不和,見機大呼: “愿依大相公者跟我走。”從珂在明宗諸子中年齡最大,故稱其大相公。士卒們幾乎都扔下兵器,自西門進入城中,潞王親自迎于城門,楊思權將一幅白紙進呈潞王,上書“愿王克京城后以臣為節(jié)度使,勿為防御、團練使?!甭和醍敿丛诩埳洗髸八紮嗫蛇搶幑?jié)度使。”這時,安彥威等人正帥兵猛攻城東北角,其裨將尹暉與楊思權十分要好,見思權入城,也振臂大呼: “城西軍已入城領賞了,愿去領賞者隨我來?!北娂娂姉壖淄督担矒砣氤侵?,安彥威等將帥狼狽逃奔。潞王把城中將吏百姓的財產(chǎn)都斂來作為賞錢,還是不夠,只好把鼎、釜等稍微值錢的器物都拿出來。 鳳翔大捷,潞王聲勢大振,馬上擁兵東進。至長安,西京副留守劉遂雍已將府庫財物擺在路旁,士卒隨到隨賞,領賞后繼續(xù)東進,均不入城。潞王高興地對劉遂雍道“有卿等如此相助,我大事必成。” 到第八天,潞王已率軍出潼關到達靈寶縣。朝廷派來迎戰(zhàn)的兵馬一遇潞王軍即投降,無一例外。防守這一帶的護國節(jié)度使安彥威等人也投降潞王,只有保義節(jié)度使康思立想固守陜州 (今河南三門峽市)。當天,潞王先鋒騎兵五百余人到陜州城下,向城上大喊:“十萬禁軍已擁立新帝,你們幾個還想干什么?快下城投降吧”!城中士卒立即天門投降,康思立無可奈何,自己也出城迎侯潞王。 三月二十八日,潞王入陜州。先派人到洛陽散布文告、安慰百姓,聲稱除朱弘昭、馮赟兩家外,其余人家都會平安無事。這天,閔帝派出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康義誠也來投降。三十日,潞王自陜州東行。四月三日,入洛陽城。馮道率百官勸進,潞王向他們說:“我此行也是迫不得已,待皇帝歸來,先帝安葬,我還要回到鳳翔,諸公之言,實在無聊?!?/p> 入城的第三天,太后令潞王即皇位,第四天,即位于明宗柩前。用太后教令遮人耳目,比百官勸進的把戲要高明一些,所以潞王采用了后者。這樣潞王李從珂就成了后唐的最后一位皇帝——末帝。 末帝即位,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軍卒的安頓,根本問題是賞錢多少。無論是鳳翔起兵時的士卒,還是后來陸續(xù)投降的士卒,都是為了一個中心目的——賞錢。賞錢優(yōu)厚可以使敵陣倒戈,敵兵降伏,賞錢不足就是另一番情況了。士卒們?yōu)榱瞬粩嗟氐玫劫p錢,也需要不斷地擁立統(tǒng)帥,以至擁立皇帝,這是五代動蕩的一個重要震源。末帝在鳳翔出兵前,就向軍士許諾,入洛陽后每人賞錢百緡。因此,一至洛陽,馬上召見三司使王玫,詢問府庫財產(chǎn)。王玫答有數(shù)百萬。經(jīng)查核后,實際才有金帛三萬多兩(匹),但賞錢卻需要五十萬緡,相差甚遠,末帝十分惱怒。王玫立即征收財產(chǎn)稅,所得也不過幾萬緡。末帝對朝中大臣道: “軍不能不賞,而民又不能不恤,實在難辦?!贝蟪紓兘ㄗh收取房屋居住稅,無論是自住還是賃居,都要預收五個月的稅錢。經(jīng)過百般聚斂,得到財物也只有六萬緡,距五十萬還相差甚遠。末帝下令,凡不能如期交稅者,一概打入牢獄,晝夜拷打,直到交足為止。一時間,弄得洛陽城中囚徒滿獄,自縊、投井者屢見不鮮。諸軍士卒則終日在大街小巷吃喝玩樂,趾高氣揚。市民們一有機會,就將他們圍起責罵一番,雙方矛盾十分尖銳。 又經(jīng)過若干天的努力,除了斂取民財外,太后、太妃們把首飾器物也幾乎都拿了出來,再加上各地的進貢,算是有了二十萬緡??磥磉@是頂點了,末帝終日憂心忡忡。一天晚上,輪到樞密直學士李專美值夜,李專美原在鳳翔時,是末帝的掌書記,十分得寵,末帝責問道: “卿號稱有才,不能為我籌措軍財,是不是有所保留,不為我盡力?!睂C肋凳字x罪,徐徐向末帝道: “臣駑愚不堪,實在難當重任,不過,軍賞不足,卻也不是我的責任。我想自先帝長興年間以來,賞錢過濫,士卒驕橫,接著又是營建先帝陵墓及此次戰(zhàn)事,國家府庫已空。況且,在目前情勢下,即使有無窮無盡的財富,也難以滿足驕卒之心,國家存亡不應賴于賞賜,也在于立法規(guī),建綱紀。陛下如果不能改覆車之轍,臣恐存亡難知,現(xiàn)在財力有限,陛下應根據(jù)現(xiàn)有財力,均平頒賞,何必一定要遵循原有謊言!”末帝十分贊同。次日下詔,凡在鳳翔起事、歸附者,軍士各賜錢二十緡,在京軍士各十緡。諸軍自然怨望不滿,聲稱“除去菩薩、扶立生鐵?!敝改┑坭F面無情,也表明他們對擁立末帝有些后悔。 末帝從珂雖然善于征戰(zhàn),勇猛無比,但對治國安邦卻無成算。斂刮民財,賞賜士卒表明他缺乏政治眼光,在國政大事上,他也往往沒有主見,受左右影響。末帝即位不久,就接受鳳翔原隨從的建議,把宰相馮道派到同州 (今陜西大荔縣) 去作匡國節(jié)度使。馮道一走,剩下的兩位宰相劉昫、李愚終日爭執(zhí)不休,甚至互相詬罵,殆誤政事。末帝下令重新任命宰相。但面對臣下薦舉的人選,他又不知選誰為好,最后干脆把幾個人的姓名寫在紙上,投入瓶中,用筷子往外挾,先挾上來誰的名子誰就是宰相。結果,尚書左丞盧文紀作了宰相。 雖然有宰相,也有百官大臣,但末帝只信任鳳翔跟來的舊人,實際權力也交由他們掌握。這些人中,以薛文遇、劉延朗為中心,左右朝政,氣焰薰天。薛文遇是樞密直學士,劉延朗為樞密副使兼宣徽南院使,在這種情況下,宰相諸人自然是拱手而已,即使是樞密使房暠也不攬事權,每次地方遣使報告情況,樞密院諸公共同計議時,房暠總是伏身酣睡,一覺醒來,地方使者早已離去。這樣,延朗獨執(zhí)樞密院大權,節(jié)度使、刺史自外地入京,一定要先向劉延朗行賄,然后向皇帝進貢,賄禮重者會先被派往內(nèi)陸,賄禮輕者只能前往邊陲作官。地方將帥十分怨憤,末帝卻未有感覺,直到馬全節(jié)事發(fā),他才有所覺察。 馬全節(jié)本為金州 (今陜西安康) 防御使,清泰二年(935) 月,曾擊退蜀軍進攻。末帝將他召入京城,要大力獎賞。全節(jié)進京后,劉延朗公開索賄,全節(jié)未給。延朗即奏請末帝任命全節(jié)為絳州刺史。結果眾議沸騰,尤其是諸軍將領紛紛到末帝面前訴說劉延朗的罪狀。末帝雖改任全節(jié)為橫海留后,但對延朗未作處理。這樣,整個朝中,完全喪失了是非曲直,這一年十二月,為安定人心,提高朝廷威望,末帝又將馮道召回,拜為司空。當時很久沒有一人作專職司空,司空究竟有什么職掌也是眾說紛紜,宰相盧文紀上奏,稱司空應主管祭祀時的掃除工作。馮道十分鄙夷盧文紀,憤憤說道:“掃除本來就是司空本職,我十分樂意?!北緛恚辞俺f例,司空主要職責是參議軍國大事,在祭祀時,負責掃除儀式的主持。盧文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見馮道這樣回答,自己也知道不應如此,就沒有再作建議。不過馮道這位司空還是徒有虛名。 朝政如此,對地方藩鎮(zhèn)的關系末帝也未能處置得好,尤其是對最強的一個藩鎮(zhèn)石敬瑭的關系,直接導致了他的傾覆。 石敬瑭是明宗的女婿,當年與末帝一道隨明宗征戰(zhàn),也以勇猛著稱,但兩人素來不合。閔帝時,敬瑭是河東節(jié)度使,手握重兵,雄據(jù)河東。末帝起兵,敬瑭奉閔帝命南下,行至半途,末帝已入京稱帝,石敬瑭不得已,仍入京城,朝見末帝。協(xié)助安葬明宗。明宗喪事處理完畢,敬瑭自己不敢要求回河東,以免引起末帝猜忌,只是終日裝出一副病懨懨的樣子,轉移人們的注意力。 敬瑭的夫人魏國公主及太后多次請末帝放其歸河東,鳳翔舊將多勸末帝留住敬瑭。李專美等人則建議放敬瑭回去,以免其它藩鎮(zhèn)心中不安。末帝看到石敬瑭病成這個樣子,也不太在意他的去留,對臣下說:“石郎自少與朕同患艱難,親密無間,今我為天子,除了石郎還能依靠誰呢?”于是,又任命敬瑭為河東節(jié)度使,北面諸軍總管。敬瑭馬上辭歸,留夫人與二子在京城。 敬瑭夫人是曹太后之女,二子都是宿衛(wèi)宮禁的軍將。長子重殷為右衛(wèi)上將軍,次子重裔為皇城副使。敬瑭通過他們,密切注視著末帝的一舉一動。自己在河中則屢屢聲稱,病弱不堪為帥。 不過,有些大臣還是看透石敬瑭的用意,他們常常在末帝面前指陳石敬瑭的反常行為,要末帝加以注意。 清泰三年(936)正月十三日,是末帝生日,他把這天定為干春節(jié),舉國同慶。這天,末帝在宮中置下酒宴,與太后、太妃以及皇后、敬瑭夫人等共同飲酒。敬瑭夫人請求辭歸晉陽,末帝醉醺醺地說:“怎不多留幾日,如此著急回去,莫非要與石郎一道反叛?”石敬瑭后來聽到這個話,更加疑懼,不過末帝對他仍不太留意。 干春節(jié)后,石敬瑭準備起兵。他把在洛陽及諸地的財產(chǎn)抓緊往晉陽集中,又大規(guī)模地招募士卒,打造兵器。當然,這都以抵抗契丹為旗號。二月的一天,有人又向末帝提起石敬瑭一事,末帝從容地說: “我與石郎至親,無可懷疑,不過,最近流言太多,萬一因此而失歡,實在太不應該,眾卿對流言有何高見?”眾大臣默默不對。退朝后,端明殿學士李崧與呂琦聚于呂崧家中,倆人商議道:“今朝中大臣多持觀望態(tài)度,長此以往,石敬瑭必然長驅南下,入京稱帝。要制止此事,必須防患于未然。他們商議來,商議去,得出結論,石敬瑭如若反叛,必然會借助契丹力量。因此,若末帝向契丹致書通好,每年贈十萬緡錢財,契丹必然不助敬瑭,敬瑭也就不敢貿(mào)然起兵了?!贝稳胀?,二人一同向末帝秘密報告此事,末帝欣然同意,倆人也私下里擬好了 《遣契丹書》,等待末帝的詔命。 但過了許久,一直未有動靜。原來,末帝對于契丹通好這樣的大事一直拿不定主意,又與樞密直學士薛文遇商議。文遇堅決反對,理由是: 以天子之尊屈身事奉夷狄,實在是奇恥大辱。再者,如若契丹提出要娶公主為妻,該怎么辦? 末帝馬上改變主意,召李崧、呂琪到宮中后樓,責問道: “卿通古知今,竟出如此主意! 朕只有一女,年紀尚幼,卿要把她送到大漠荒沙之中嗎?你們還要把我養(yǎng)兵贍國的資財送給契丹,用心何在?”二人一聽,目瞪口呆,不禁汗流浹背,再三解釋,叩頭無數(shù),末帝責罵不已。呂琦年紀已大,氣力用盡,叩頭稍稍停頓了一下,末帝馬上說: “呂琦無禮,目中無有人主,該當何罪?”呂琦答道: “臣等謀劃不周,愿陛下治罪,何必這樣叩首求宥?”末帝稍稍息怒,每人賜酒一巵,送了出來。不久,貶呂琦為御史中丞。此后,臣下更是不談國事,不顧朝政。 樞密直學士薛文遇也不是不想讓末帝解決石敬瑭問題,他之所以反對李崧、呂琦的建議,除了不愿臣服于契丹外,還由于他不想讓這一大功讓李、呂二人據(jù)有。五月的一天,薛文遇獨自值夜,末帝與他談起石敬瑭。他向末帝道: “常言產(chǎn) '當?shù)乐遥瓴怀伞?,這事要靠陛下決斷。群臣目下各自為自己打算,誰肯盡言,臣以為河東移也反,不移也反,不如先下手為強?!蹦┑郛敿礇Q定移石敬瑭為天平節(jié)度使,以河陽節(jié)度使宗審虔為河東節(jié)度使。次日早朝,宣布詔令,文武百官相顧失色,因為這就意味著石敬瑭要反叛了,至于誰勝誰負,難以預料。 接到離任的詔書,石敬瑭當即舉兵,他先上表朝中,聲稱“帝為養(yǎng)子,不應為嗣,請將帝位傳給許王”。許王名從益,明宗幼子。末帝見表大怒,親自撕裂扔到地下,作詔答道:“卿與從厚雖有姻舅之親,但衛(wèi)州之事,天下皆知,又有誰人肯相信你會真心擁許王為帝?!毙l(wèi)州之事指閔帝逃奔至衛(wèi)州時遇石敬瑭,石敬瑭冷落無禮,且把閔帝隨從統(tǒng)統(tǒng)殺掉一事。第二天,下詔削去石敬瑭官爵,組織諸道軍征討。 九月,諸軍圍困晉陽數(shù)月,不能克。石敬瑭聯(lián)絡契丹兵馬也到達晉陽,唐軍大敗,退保晉安(今山西太原晉祠南)。石敬瑭與契丹又合兵圍困晉安,許多藩鎮(zhèn)見形勢不好,開始向石敬瑭靠攏。末帝派出的征討將軍也時有投奔對方者。形勢如此,他只得下詔親征。其子雍王重美勸道: “陛下目疾未愈,不能遠涉風沙,臣雖童稚,愿代陛下北征?!蹦┑郾緛砭筒幌胗H自出征,聽重美之言,十分高興。不過,樞密副使劉延郎等人堅決主張末帝親征。末帝不得已,率軍由洛陽出發(fā)。京中諸軍自推戴末帝以來,日益驕悍,末帝怕他們乘機作亂,也不敢束之以法。如此北征,后果可想而知。 末帝到河陽后,遲遲不肯北上,召宰相、樞密使商計策略。宰相盧文紀迎合末帝心理,建議末帝應留鎮(zhèn)河陽,遣大臣到晉安督戰(zhàn),若不能解圍,再親自北征也不遲。末帝又征詢其他大臣的意見,無人有異議。 末帝在河陽一駐月余,整日醉酒悲歌,不理軍務,臣下有勸他北上的,他就說 “卿毋言,石郎使我心膽墮地?!辈贿^,晉安的情勢卻是越來越緊張。到閏十一月,內(nèi)部兵變,守軍投降契丹。石敬瑭與契丹聯(lián)軍緊接著又擊潰唐援軍。各地州鎮(zhèn),紛紛降伏敬瑭。 末帝見事已至此,遷怒于薛文遇,對曾建議與契丹通好的李崧卻另眼相看。晉安敗后,召李崧商計退路。薛文遇當時正與李崧共同值夜,以為召他們二人,也跟在后面走了進來,末帝馬上怒形于色,李崧踩了一下文遇的腳,文遇惶惶退去。末帝恨恨地說:“我見此物就肉顫,剛才差點抽刀殺掉他?!崩钺聞竦溃?“文遇小人,以淺謀誤國,不值一殺?!苯又钺掠謩衲┑弁吮?。未帝無奈,只得狼狽地回到洛陽。末帝剛離開洛陽,河陽守將萇從簡就投降敬瑭,并為他備好舟船。次日,末帝又想增派兵員據(jù)守河陽,但隨從諸將多不知去向,軍卒們紛紛北去。由洛陽西奔的要地澠池 (今河南澠池) 也被契丹兵占據(jù),末帝見大勢已去,只得帶著傳國玉璽與曹太后、劉皇后以及兒子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樓自焚,終年51歲。骨灰被葬于徽陵一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