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鼻腔共鳴的重要性 人聲的共鳴腔體主要包括: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竇”等。在以上各共鳴腔體中,鼻腔在歌唱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之所以說鼻腔共鳴在歌唱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是因為鼻腔共鳴與聲音、與音高、與音量、與音色、與吐字、與音區(qū)都有密切的關系。 鼻腔與口腔都是人體共鳴腔的一部分,鼻腔比口腔容量小,是一個細長的空間,口腔的容量比較大,張開來是個圓形空洞。鼻腔主要對高音區(qū)起共鳴作用,口腔主要對低音區(qū)起作用。根據(jù)不同的特點運用好共鳴腔,才能發(fā)揮最理想的效果。 從生理學角度看,鼻腔是口腔上方的細長腔體,如果能夠同時運用好圓形而容量大的共鳴腔(口腔)與其上面的細長的共鳴腔(鼻腔),那就可以發(fā)出更加明亮,富有穿透力的聲音,而且還能增加音量,擴展音域。 鼻腔共鳴是歌唱者的一種自我感覺,是一種鼻腔共鳴的波及面,是歌唱中最重要的一個共鳴體,是發(fā)聲中的高音喇叭。它能使音色明快、柔和、鏗鏘有力、富有金屬聲,善于表現(xiàn)激昂的情緒。不但為男女高音部必用,中低音聲部也離不開它。又因為它和口腔離得很近,所以不但可以對字和語言迅速進行加工,而且可以彌補口腔共鳴的不足,美化音色,使語言和聲音能較快地統(tǒng)一起來,為演唱中的“字正腔圓”創(chuàng)造了條件。 我們強調(diào)鼻腔共鳴的重要性,但重要并不等于唯一,只用鼻腔共鳴來唱歌那是鼻音,鼻腔共鳴和鼻音是有區(qū)別的。因為鼻腔的共鳴現(xiàn)象是:音波隨一部分氣流通過鼻腔推射到體外,靠前發(fā)出聲音,向前齒的上方發(fā)出聲音,即口鼻同時打開,這是運用鼻腔共鳴的重要因素。而鼻音的現(xiàn)象則是:由于軟顎下降,隔斷了口鼻腔之間的通道,音波被全部堵塞在鼻中,聲音悶在口腔后面,像咽下去似的,推射不出來,鼻腔就不可能發(fā)揮其共鳴作用。兩者在客觀聽覺上和主觀感覺上是完全能區(qū)別出來的。從客觀聽覺上相比,前者明亮、流暢,后者悶暗、堵塞。從主觀感覺上相比,前者貫通、自如,后者憋氣、淤阻。這就是鼻腔共鳴與鼻音的根本區(qū)別。當然,有些歌唱者能巧妙地使用部分輕微的鼻音,也能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音質(zhì)效果。 2 鼻腔共鳴的四個特點 凡獲得正確的鼻腔共鳴的聲音,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特點,即:高泛音、穿透力、振動感和持久力。 聲音進入鼻腔共鳴后,會產(chǎn)生一種頻率很高的泛音。這種高泛音很像尖銳的哨聲,否則說明你沒有獲得充分的鼻腔共鳴。凡是鼻腔共鳴很充分的人,高泛音都是很明顯的,不但別人聽得見,而且歌唱者本人也是可以清楚地聽見。 鼻腔共鳴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很強的穿透力。眾所周知,聲音大并不一定傳得遠,只有獲得鼻腔共鳴的聲音才有穿透力,才能傳得遠。它要求在高、中、低三個音區(qū),唱任何一個字和任何一個音時,都要把聲音的共鳴焦點集中起來,而這種凝聚力的聲音具有強烈的致遠性。 獲得鼻腔共鳴的另一個特點是,歌唱者本人在面部有一種輕微的振動感,覺得聲音是高高的掛在頭上的。上腭和面頰處有振動引起的麻木感。應該說這正是發(fā)聲方法良好的歌唱者一種必然的感覺和反應,或者說是一種好的方法的結(jié)果。 最后一個特點就是持久力強,凡是正確的發(fā)聲方法,總是低消耗,高效率的。有人將此比喻為“本錢”和“利息”。過分地使用嗓子,只能使本錢愈來愈少,而充分利用鼻腔共鳴,就可以節(jié)省嗓子的本錢,利用共鳴的利息來歌唱,并以此增強聲音的持久力,永葆嗓音的青春。持久力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唱較長時間也不會覺得很累。其二,是歌者壽命也長,甚至唱到晚年,還保持聲音的年輕。 3 如何獲取正確的鼻腔共鳴呢? 1、多做“哼鳴”練習。要想求得高位置和靠前的聲音,要多練哼鳴,打開喉頭和良好的呼吸支持為前提,把聲音分兩股。分別送到了口腔和鼻腔,哼的感覺對了,鼻腔和頭部就會有一種暈乎乎的麻木感,帶出來的聲音就會比較通暢,靠前,這種練習最好放在其它發(fā)聲練習之前,以便取得舉一反三的效果。 2、多用下行音階練唱。這是為了更好地領會鼻腔共鳴,因為起唱的音較高,必須用鼻腔共鳴的高音,保持其高位置,繼續(xù)往下唱,就可能訓練出、運用好統(tǒng)一的鼻腔共鳴。 3、用“Lu、Lu”音向前方發(fā)音。凡沒受過正規(guī)訓練的人,多用喉頭共鳴,他們只會將聲音悶在喉頭里,不會用向前方流出的發(fā)聲來唱。學習前方發(fā)聲,沒有比Lu音的發(fā)音更為有效的了。這是因為u、n兩個母音屬軟起首,發(fā)此音時,喉頭很難硬起來,同時聲音的動力在于舌尖,聲音集中在前方,也有利于喉頭的放松。同時,不用鼻腔共鳴也是很難發(fā)出來的,只有同時用舌尖、牙齒、嘴唇的前方發(fā)音,才能發(fā)出圓潤的好聲音。 聲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