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49年1月,隨著東北野戰(zhàn)軍攻克天津,俘虜國民黨天津城防司令官陳長捷,平津戰(zhàn)役的局勢日益明朗了起來。當時,坐鎮(zhèn)北平進行指揮的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官傅作義,在退無可退的尷尬境地最終選擇了率領不發(fā)動起義,為北平的和平解放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不過,在傅作義率領部隊起義之后,卻放走了2個國軍高級將領,讓他們坐飛機逃回到了南京。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2個被傅作義放走的高級將領都是誰?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當時,傅作義作為國民黨在華北地區(qū)最高軍政長官,其手下?lián)碛兴膫€兵團,分別是第4兵團(由李文擔任兵團司令官)、第9兵團(由石覺擔任兵團司令官)、第11兵團(由孫蘭峰擔任兵團司令官)和第17兵團(由侯鏡如擔任兵團司令官)。在以上四個兵團之中,除了孫蘭峰第11兵團是傅作義的部隊之外,其他三個兵團全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 1949年1月,傅作義在北平通電宣布起義之時,手下的四個兵團司令官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當時,第11兵團司令官孫蘭峰雖然是傅作義的綏軍將領,但在當時而言并不愿意跟隨傅作義起義,而是選擇逃到了綏遠地區(qū),后來在1949年9月才跟隨國民黨綏遠省主席董其武發(fā)動了綏遠起義。而第17兵團司令官侯鏡如有點特殊,他很早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算是一位地下工作者,在平津戰(zhàn)役勝利結(jié)束之后,又打入到敵方陣容,后來率領部隊在福建地區(qū)發(fā)動了起義。 這樣算下來,傅作義手下四個兵團司令官就剩下了2個,他們就是第4兵團司令官李文、第9兵團司令官石覺。李文是湖南新化人,畢業(yè)于黃埔軍校第一期;石覺是廣西桂林人,畢業(yè)于黃埔軍校第三期??梢哉f,李文和石覺都是蔣介石的黃埔嫡系將領,所以在傅作義通電宣布起義之后,李文和石覺拒絕響應。為了避免淪為俘虜,李文和石覺向傅作義提出,派飛機送他們離開的要求。 當時,傅作義考慮到李文和石覺終歸和自己不是一個派系,而且一起共事多年,同時為了減少和平起義的阻力,就同意了李文和石覺的要求,派人將他們送上了飛機,李文和石覺這才安全逃到回了南京。李文和石覺在離開北平之時,還發(fā)表了與傅作義決裂的通電,想借此來避免受到蔣介石的責罰。后來,李文和石覺跟隨蔣介石敗逃到了臺灣,李文于1977年病逝,終年72歲;石覺于1986年病逝,終年78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