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概 述 外場的機務兄弟們都知道,CFM56-5B的發(fā)動機,風扇葉片前緣經常有各種各樣的小破損,但大多數都是不需要處理的。 不過,作為專業(yè)人士,咱不僅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遇見較真的機組,咱也可以迅速的拿出手冊標準。 今天就大概講述一下CFM56-5B的風扇葉片的損傷標準,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大佬留言指正。 2 安全措施 A,發(fā)動機手柄處設置警告牌,防止誤操作發(fā)動機 B,F(xiàn)ADEC電門放置OFF位,并設置警告牌 C,進氣道下部鋪上保護墊 D,使用1M的工作梯 E,關車5分鐘之后再做檢查 3 損傷標準 A,裂紋或撕裂損傷 (1)運行中自然出現(xiàn)的裂紋或撕裂 不可放行,需成對更換葉片; (2)FOD導致的裂紋或撕裂 一般不可放行,如打磨后符合標準,可打磨后放行; B,葉根區(qū)域的刻痕、凹坑、劃痕 如深度不超過0.003 in. (0.08 mm),則沒有放行限制 C,除搭接片安裝區(qū)域之外的葉片表面的刻痕、凹坑、劃痕 如打磨后深度不超過0.003 in. (0.08 mm),則無放行限制 D,葉根區(qū)域和A區(qū)域前緣處的凹坑、刻痕、劃痕 如深度不超過0.006 in.(0.15 mm),則無放行限制 E,D區(qū)域后緣處的刻痕、凹坑、劃痕 如深度不超過0.006 in. (0.15 mm),則無放行限制 F, B區(qū)域前緣處的刻痕、凹坑、劃痕 如深度不超過0.03 in. (0.76 mm),則無放行限制;如果是劃痕,則還要求打磨后最大長度不超過0.40 in. (10.16 mm) G,根部區(qū)域和A區(qū)域前后緣的局部形變 不可放行,需更換葉片 H, B區(qū)域和D區(qū)域前后緣的局部形變(D區(qū)域后緣不包括A區(qū)域和根部區(qū)域) 最大變形深度不超過0.34 in. (8.64 mm)且變形長深比超過6,變形區(qū)域不可有銳角 J,葉尖(C區(qū)域) (1)葉尖前緣卷曲 如圖示葉尖延展尺寸X1低于0.5 in. (13 mm),前緣延展尺寸 X低于0.5 in. (13 mm),最大翹起尺寸Y不超過0.25 in. (6.35 mm),則無損傷葉片數量限制;同臺發(fā)動機最多可有六片且最多連續(xù)三片葉片存在X1不超過1.3 in. (33 mm) ,X不超過2 in. (51 mm),Y不超過0.6 in. (15 mm)的卷曲;在任何情況下,卷曲角度不可超過60度。超標不可運行且需成對更換葉片,且運行中彎曲尺寸不可延展 (2) 葉尖后緣卷曲 如圖示葉尖延展尺寸Z1低于0.5 in. (13 mm),前緣延展尺寸 Z低于0.5 in. (13 mm),最大翹起尺寸Y1不超過0.25 in. (6.35 mm),則無損傷葉片數量限制;同臺發(fā)動機最多可有五片且最多連續(xù)三片葉片存在Z1不超過1 in. (25.4 mm) ,Z不超過1 in.(25.4mm),Y1不超過0.3 in. (7.62 mm)的卷曲。超標不可運行且需成對更換葉片,且運行中彎曲尺寸不可延展 (3) 葉尖刻痕和凹坑 如深度不超過0.04 in. (1.02 mm)且長度不超過0.25 in. (6.35 mm),則無放行限制
K.葉片平臺面處的刻痕、凹坑、劃痕 對于劃傷,如果長度不超0.40 in. (10.16 mm)深度不超0.02 in. (0.5 mm)則無放行限制;對于刻痕和凹坑,無放行限制,但需打磨掉毛刺
L. Pits凹點 如果深度不超過 0.005 in. (0.13 mm),則無數量限制;無直徑及間隔限制。 M. 葉片搭接(指搭接無法脫開) 不可放行
N. 葉片搭接導致的毛刺(葉片曾發(fā)生過搭接,但目前已正常) 如打磨后平滑,則無數量限制。 P. 葉片搭接導致的搭接片磨損(葉片曾發(fā)生過搭接,但目前已正常) 如果深度低于0.005 in. (0.13 mm),無數量限制。 Q. 風扇葉尖與防磨層黏連 不可放行;必須手動將風扇葉片與防磨層分離,并參照AMM72-23-00檢查葉片與防磨層是否符合放行標準。同時確保N1轉子可正常轉動 4 全文總結 A,參考手冊為AMM 72-21-00 B,如在位檢查無法確認損傷標準,需要拆下葉片做詳細檢查 C,部分損傷可參照手冊打磨后放行,但下次大修必須重新處理 D,部分損傷需要成對更換葉片,如沒有條件成對更換葉片,可以單獨更換一片葉片;但要求所更換的葉片與相對位置的葉片的重量矩差符合手冊標準。同時必須參照更換手冊進行檢查與調整,以確保發(fā)動機振動值不超標 作者:柳刀不缺金 |
|
|
來自: jagues > 《發(fā)動機維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