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請注明來源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為什么“聽了好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只因那些二手道理都未觸及到人生的本質和底層邏輯。 想要了解世界的本質,解答人生終極命題,并不容易。 哲學家之所以為哲學家,就是他們在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從未停止懷疑與追問,窮盡一生智慧,為自己和世界尋找答案。 01 1 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 ·未經(jīng)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 02 1 柏拉圖,古希臘著名哲學家。 ·我們一直尋找的,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愿以償?shù)脑颉?/span>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的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zhí)的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我們的生活有太多的無奈,我們無法改變,也無力去改變,更糟的是,我們失去了改變的想法。 03 1 亞里士多德,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 ·人生最終的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每天反復做的事情造就了我們,然后你會發(fā)現(xiàn),優(yōu)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幸福是把靈魂安放在最適當?shù)奈恢谩?/span> 04 1 約翰·洛克,英國哲學家。 ·你擔心什么,什么就控制你。 ·在缺乏教養(yǎng)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為粗暴,學識就會成為迂腐,機智就會成為逗趣,質樸就會成為粗魯,溫厚就會成為諂媚。 ·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的東西。 05 1 大衛(wèi)·休謨,蘇格蘭不可知論哲學家、經(jīng)濟學家、歷史學家。 ·恨也罷,愛也罷,思想、感覺、觀察也罷,無非都是在領悟。 ·當我們專注地研究人類生活的空虛,并考慮榮華富貴空幻無常時,也許我們正在阿諛逢迎自己懶惰的天性。 ·正是勞動本身構成了你追求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獲得的享受,很快就會變得枯燥無聊,索然無味。 06 1 讓-雅克·盧梭,法國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并不是年歲活得最長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當一個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時候,他最終是必然會成功的。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 07 1 伊曼努爾·康德,德國古典哲學創(chuàng)始人。 ·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叫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發(fā)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08 1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ず诟駹?,德國19世紀唯心論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個深刻的靈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一個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須如歌德所說,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實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終歸于失敗。 ·只有那些躺在坑里從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會再掉進坑里。 09 1 亞瑟·叔本華,德國著名哲學家。 ·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就不愛自由,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 ·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是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的。 ·讀書是讓別人在我們的腦海里跑馬,思考,則是自己跑馬。 10 1 馬丁·海德格爾,德國哲學家。 ·人生的本質是詩意的,人應該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向死而生的意義是: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 ·一朵花的美麗在于它曾經(jīng)凋謝過。 11 1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國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向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12 1 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英國哲學家、數(shù)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 ·須知參差多態(tài),才是幸福的本源。 ·乞丐并不會妒忌百萬富翁,但是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你能在浪費時間中獲得樂趣,就不是浪費時間。 13 1 路德維?!ぞS特根斯坦,語言哲學的奠基人,20世紀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 ·一個人懂得太多就會發(fā)現(xiàn),要不撒謊很難。 ·不要玩弄另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東西。 ·天才并不比任何一個誠實的人有更多的光,但他有一個特殊的透鏡,可以將光線聚焦至燃點。 14 1 讓-保羅·薩特,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 ·如果你獨處時感到寂寞,這說明你沒有和你自己成為好朋友。 ·如果試圖改變一些東西,首先應該接受許多東西。 ·生活在沒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沒有內容的;它的價值恰恰就是你選擇的那種意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