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古人之詩詞歌賦,雖不能見其為人,卻也從中讀到了深沉的氣息。隔著遙遠的時空,也似在與其對話,與其談古論金,感慨風(fēng)花雪月之易逝,流年浮生之須臾。 況且萬古秋風(fēng),都在一夕之間,颯然而至。 唐代詩人李益在立秋前一天,對著鏡子,看到鬢已染霜的自己,忽然感慨莫名。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 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唯將滿鬢雪,明日對秋風(fēng)。 他感慨,一切的一切都已遠在身外,所有的生涯,也都濃縮在鏡中。只有頭上的白發(fā),迎接蕭瑟的秋風(fēng)了。 立秋 宋 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fēng)。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秋風(fēng)初至,并不覺得寒冷,相反則是覺得涼爽。詩人想四處尋覓秋色,只看到了滿院的梧桐,看到了疏朗的月色。一切,都沐浴在月光里,都搖曳在蕭疏的秋風(fēng)里了。 立秋 宋 方岳 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fēng)情。 一涼轉(zhuǎn)覺詩難做,付與梧桐夜雨聲。 詩情,在秋日中容易尋覓。詩人獨自踟躕,在香冷的藕花中,在冷冽的風(fēng)里,苦苦思索。 可此刻的他,忽然覺得搜索枯腸,也寫不出像樣的句子,只能把一切的愁緒,交給梧桐夜雨,交給滿院的蕭瑟。 立秋后十日 宋 舒邦佐 萬綠枝頭一葉黃,秋風(fēng)恰則到林塘。 晚云更作瀟瀟雨,拾得人間一夜涼。 葉子黃了,秋天到了,再多的綠意,也在不斷的消減,隕落,直至一片枯黃。這一進程,誰也不能阻擋。詩人徘徊在林塘小徑。忽然,一場大雨隨著晚云,飄然而至,這一夜的清涼,是多么難得。 圍繞立秋前后,很多詩人發(fā)出自己的感慨。這些感慨,讓人深切感受到他們豐盈的內(nèi)心。 立秋前六言 宋 晁說之 今日自須欣喜,明朝池上秋風(fēng)。 聽雨如聽古樂,得書似得良朋。 詩人對秋天是充滿期待的,因為明天池上的秋風(fēng),是令人欣喜的。尤其是聽到雨聲,似乎聽到了高雅的古樂,得到一本好書也像交到一位良朋。 這位晁說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馬光之為人,自號景迂生。 立秋 宋 沈說 昨日午時秋,西風(fēng)夜轉(zhuǎn)頭。 吹來溪外雨,藏卻樹間樓, 暝帶棲鴉色,涼催客燕愁。 一樽吟未了,衰鬢早颼颼。 秋天總是想到年華易逝,心中感慨的看似節(jié)令,實則不能主宰的歲月流光。 |
|
|
來自: Zhanjh1936 > 《秋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