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皖版的地圖中,有這么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有著仙國般的傳奇,也有著世俗的平淡。就像是中國古典山水畫里勾勒的線條與色彩,浸染著峻秀之氣。這,就是天堂寨。在任何一個季節(jié),都有著美的影像。在歲月中,散發(fā)著酒般的陳香,讓人在夢里重回。無論是在故鄉(xiāng)還是在遠方,每每想起它,記憶就像風的手,拾起零碎的片斷,回味它悠長的韻味。 身藏在大別山之中的天堂寨,是以峽谷和水而聞名的。瀑布,是它一大特色。無論是從峽谷口逆流而上,還是沿山間的棧道順流而下,你都能聽到瀑布流動的聲音。遠遠看,就像是從山上飄下來的哈達,“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直接就闖入了腦中。我猜不透那些在山中隱藏的歲月之謎,看不盡滿山的奇花異草,聽不懂自然界靈性的語言,只是感覺山太厚重了。也許,只有“天堂”二字,才讓我感悟世俗,感悟自然純真的一面,也讓我在山中讀到另一種人生。再次回眸,又似是一曲凝固了的音樂,立體的畫面,仿佛初相識。 翻開歷史發(fā)現(xiàn)天堂寨以前叫衡山和多云山。自明朝以后,才叫天堂寨的。前者有詩情畫意,后者則顯得俗氣了。也許是山幽水清,色彩迷人,勝似人間天堂,才讓人留連忘返。雖說有點俗,這也好,身在世間,世俗之風常在。從三皇五帝到今,延綿數(shù)千年,形成中國的儒學文化,是中國人思想與生活的根。不是說,人間正道是滄桑嗎?這滄桑,和世俗是離不開的。沒有俗世,就沒有天堂二字的神秘性。天堂寨,在世俗里,讓人在想像三生,說富有神話色彩吧,也是很有趣的。 是山的厚重與清幽,讓我再次重讀它巍峨的秀姿;也是水的清冽與甘甜,讓我在此處聆聽一曲天簌之音的傳奇。在山中,讀不完的歲月,就像山里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朵花兒,每一條溪水,每一片云。我知道,人和山比起來,顯得渺小。歲月和人比起來,顯得悠長。只是想,在天堂寨,有一段歷史,是讓人值得記住的。古代的也好,現(xiàn)代的也好,都有著一種精神讓人去紀念。歷史雖說是老了,但卻不能亂改,過去的事,不能用現(xiàn)代的觀點任意去寫,畢竟那個年代是古老的,古老的東西在今天仍然有它的價值,至少讓我們明智。 讀山,使人高尚。在旅行者的眼里,延綿的青山,就似時光的隱喻。在天堂寨看山賞瀑,也是件讓人開心的事。 記得在瀑布群中里,有一個“天堂茶館”。木制的房子,背靠山峰,面臨瀑布,墻面上刻著斑駁的時光,一種古色古香的味道。在此品茶的人也不少,文人墨客也好,普通人也罷,在此喝一杯天堂寨的新茶,品的是一份閑情雅致,用茶的意境,把自己和山水融在一起。世俗,名利,仿佛過眼云煙;前世今生,亦如花開花落。 有人說,在天堂寨,不同的景,不同的路,不同的橋和遇見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心境。就像是人生有著不同的經歷,平淡也好,坎坷也罷,最終從開始回到開始。水,滴在石坡上的聲音,是讓人容易忽略的。如果不是靜心去聽,你無法從自然的聲音里聽到絕世的梵音,那聲音,仿佛是在告訴世人,菩堤本無樹,明境亦非臺。心,被塵世間的貪婪與欲望占據(jù)太久了,感覺到累,心累了,就浮躁了,浮躁了,就迷失自我了。 天堂寨多云,故然又多雨。 雨不大,細細的,軟軟的,柔柔的,疏疏的,像新釀的小吊酒。如果不是在山間行走,是感受不到那份雨中的愜意與真實。天堂寨的雨,雖說比不上江南的煙雨那樣詩情畫意和多情,讓人提筆詩書,卻讓人讀懂在雨中的記憶。沐浴在細軟的絲雨中,一種清新之氣讓人在瞬間清醒,仿佛讓人聽到自己的心跳聲。思念,寂寞,陽光,瞬間在腦海里浮現(xiàn),每一個字,仿佛都很沉重。這雨呵,真真切切地讓人感受到它的魂。 與前些年在天堂寨登山臨水有所不同,雖說都是在秋季,不同的的是多了一個俗字。記得有人說,第一次看山不是山,第二次看山不見山,第三次看山仍是山。說的很有哲理,山里山外,有兩個世界,就像人的心一樣,你讀懂了,就放下了;讀不懂,就累了,而人走過的路,卻無法讓自己回頭。身在世俗中,以俗世的眼光看山,我只是一個過客。 山谷空曠,野趣橫生。大自然是一位畫匠,把塵世畫在人的心里,無論在哪個方位,都有自己的紅塵。我想起在峽谷中一個叫“神仙居”的地方,旁邊有個神仙池,很多人都喜歡在這兒問道聽水。記得我也曾來過這兒,坐在石凳上,看那一坡的青苔,聽不見神靈的話語,心卻多了一種世俗的陋。傳說是美麗的,若是去刻意追求那些虛無的故事,則顯得愚。人,身在世俗,最終是走不出自己命定的紅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