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帶狀皰疹: 1.麝香研粉加凡士林外涂患處。神燈烤。 2.梅花針刺破患處,艾灸。 2糖尿病方: 1.黃芪50—200克,烏梅20—5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黃芪健脾利水,可減肥,托毒生肌,可長傷口,可固表,防治汗多表虛。) 2.苦蕎面2斤,放在鍋里隔水蒸(干蒸)30分鐘,晾干裝瓶備用。午、晚飯前各30克,開水沖面糊糊喝。配合適量運動,限肉和稀飯,禁酒。 3頸椎?。?/strong> 1.適度牽引頸椎。 2.粗鹽加熱裝布袋頸部熱敷。 3.雙手握緊拳頭小指側(cè)相對互相敲打后溪穴。 4.活動頸椎?;顒蛹珀P(guān)節(jié)。 5.桂附地黃丸,獨活寄生丸各吃一半量。 4腰椎間盤突出癥: 1.粗鹽炒熱裝布袋熱敷患處,一天三次。 2.仰臥腰下墊一個小枕頭每次半小時。 3.生黃土,生白術(shù)按1:3的比例,共炒黃研粉,加水加蜂蜜,煮成藥膏裝罐備用。取少量藥膏外敷患處,包扎。一天換一次。急性敷一周見效。慢性或增生需一個月。 4.桂附地黃丸,獨活寄生丸交替吃。 5.按摩雙側(cè)委中穴。 5降血脂減肥食療外治方: 1、菊粉即洋姜粉(菊芋粉)2—4小勺,沖水喝,每天1次,副作用是輕度腹脹腹瀉。 2、苦蕎面隔水蒸(干蒸)30分鐘,晾干備用。午晚飯前3—4小勺沖面糊糊喝。 3、適量運動。 4,蠟療減肥降血脂。 5,防風通圣丸有一定減肥降血脂作用。 6高血壓食療: 大田(非大棚)種的芹菜2兩,煮2碗水,煮15分鐘,當茶飲。(注意血壓不降低不要快速減藥)。 高血壓外治:吳茱萸適量,研粉,加醋拌勻,外敷腳底涌泉穴,包扎,每天晚上敷早晨去掉。 7梔子雞蛋清膏: 生梔子研粉,取2一3小勺梔子粉,加雞蛋清拌勻外敷患處,包扎,一天換一次。3一5天。治療急性乳腺炎,乳癰,腮腺炎,頜下膿腫,牙痛引起的臉腫大,癰瘡,褥瘡感染,糖尿病足感染,風熱型關(guān)節(jié)炎,急性淋巴結(jié)炎,丹毒等。 8濕疹外治方: 1、黃柏,蒼術(shù)各10克,煮水外涂患處后撒滑石粉。 2、肛門濕疹或瘙癢:蒜辮子、茄子干、花椒各適量,煮水外洗患處。 9痔瘡: 把針燒紅點燙一下上唇系帶上的肉疙瘩或白點。一次即可。督脈上連齦交穴(上唇),下連長強穴(肛門)。 10慢性咽炎(舒勁經(jīng)驗方): 金銀花20克,桔梗15克,陳皮10克,青果15克,甘草10克,1000毫升水煮45分鐘,加蜂蜜分次內(nèi)服,每日一劑,連服5 一6天,小孩減量 。 11落枕: 在左右手掌背面,第二和第三掌骨間隙下1/3處各有一落枕點,在此取點后,用大拇指直立切壓,順著掌骨間隙上下移動按壓,約2~3分鐘后,每天多次??膳浜厢樉年柫枞?。 12黃土白術(shù)膏: 生黃土,生白術(shù)按1:3的比例,共炒黃研粉,加水加蜂蜜,煮成藥膏裝罐備用。取少量藥膏外敷患處,包扎。一天換一次。治療急性腰錐間盤突出,糖尿病足皮肉潰爛,骨質(zhì)增生(堅持一月),骨癌止痛,脾胄虛弱(貼臍)。 13鼻炎、過敏性鼻炎輔助治療: 貓?zhí)ケP焙干研粉,涂鼻孔后,其余水沖服。 或蒼耳子40克,用麻油或香油炸焦,取藥油,每天3次涂鼻孔。 或墻上綠苔搓一搓塞鼻孔。 鼻竇炎:蒼耳子10克,細辛6克,辛夷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14咳嗽輔助治療: 1、向日葵莖芯150克,水煎服,適合于咳嗽痰喘者。 2、百合20克,水煎服。或大蒜頭30克,與冰糖15克,加水120毫升,隔水蒸熟,睡前服,適合于久咳不愈。 3、白蘿卜500克,搗汁,加白糖,睡前開水沖服,適合于痰咳。 4、白蘿卜250克(切碎),杏仁10克,干姜15克,梨一個(切碎),煮水喝,適合于久咳不愈。 15消化不良: 1、雞內(nèi)金30克,炒干研細,水沖服,每次3克,每日2次。 2、山楂120克,水煎服。 3、生蘿卜榨汁適量,煮熟,內(nèi)服。 4、麥芽20克,水煎服。 5、按摩足三里穴,三陰交穴、中脘穴各100下。 6、胃部熱敷。小孩可以捏脊。 7,饃烤焦吃。 16腳氣,腳汗,腳癬: 1、韭菜煮水洗腳。 2、煙葉泡水7天后備用。每天給洗腳水里倒一勺泡腳。 3,冼腳時倒點醋。 4、桐樹花煮水泡腳。 5,黃柏,蒼術(shù)各10克,煮水泡腳。 17手術(shù)后傷口不長或感染: 1.豬蹄子煮6小時后去油加黃芪60克再煮30分鐘每天適量吃喝。(或帶皮牛羊蹄筋)。此法對肺心病水腫也有一定作用。加刺五加30克減少癌癥化療副作用。 2.蜂蜜放在鍋里蒸20分鐘消毒后外敷患處每天換一次。 3.梔子炒干,研粉,加雞蛋清拌勻外敷。 18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輔助治療: 1,粗鹽一斤,茴香艾葉花椒裝布袋放入微波爐盒在微波爐打3分鐘(或?qū)Ⅺ}炒熱),夾在襠部熱敷每天3次。 2,生雞蛋打一小口放入7粒白胡椒蒸熟每天吃一個。 3,少許麝香粉放肚齊,蓋上白胡椒粉,膠布固定,4--7天換一次。 4,做提肛運動。防止久坐不動。 19腹瀉: 1、大蒜在微波爐打1分鐘在火上烤焦吃。小孩把微波爐打熟烤焦的蒜打成泥喂。 2、料姜石粉,炒后每天1—2小勺,水沖服。對腹瀉、腸炎、慢性結(jié)腸炎都有一定作用。 3、少量花椒煮水喝或2粒含在口里。花椒不可多,會閉氣。 4、生甘草粉貼肚臍。按摩足三里、三陰交穴。 20胃病食療: 晚上煮一碗白蘿卜湯吃喝,早上喝一小碗生姜湯(煮5分鐘),喝姜湯前喝一碗清一點的白面糊糊,堅持一個月,不喝酒,每天按摩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各100下.用鹽袋加熱熱敷胃部,每天2次。 21燙傷: 立止痛,愈后不留疤痕。藥物組成:地榆21克,大黃10克,劉寄奴10克,苦楝皮10克。將以上四味藥共研成(或打成)極細粉末,用香油調(diào)敷,一天3次,一般3-7天。 22灰指甲,甲溝炎: 1,雞膽囊套患指(趾)綁住。 2,大蒜搗泥外敷患處包扎。 23口腔潰瘍: 1,核桃殼(木質(zhì)部分)7一8個研粉,煮水40分鐘,反復漱口。 2, 蜂蜜25克,綠茶1克,五倍子10克。將五倍子加水400毫升,煮沸10分鐘,加入綠茶和蜂蜜,5分鐘后分兩次徐徐飲下,連續(xù)3天。 3,蜂蜜30克,硼砂3克,將其拌勻,涂敷患處;每日3次,連服 3~5天。 4,制人中白研粉,棉簽涂患處。 5,吳茱萸研粉加醋貼涌泉穴,一天換一次。以上方法選用1一2種。 24更年期綜合癥: 1,甘草粉10克,小麥50克,大棗10枚,酸棗仁30克煮稀飯喝。 2,蠶豆煮6小時,連汁分小袋凍冰箱,每天一兩吃喝。 3,黃花菜10克煮水喝。 4,按摩太沖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各100下,一天2次。對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有效。 25牙痛: 上牙疼針灸內(nèi)庭穴,足三里穴和合谷穴。 下牙疼針灸合谷穴。 梔子10克,煮水漱口并適量口服。或內(nèi)服牛蒡解肌丸(實火),玉女煎(虛火)。 26便秘: 1,肉桂,丁香,各等分,共研粉加醋拌勻貼肚臍或服蓯蓉通便液治老年便秘。 2,氣虛者六君丸或香砂六君丸。 3,腎虛腸燥:濟川煎。 4,菊粉即洋姜粉2一4小勺沖水喝,一天一次。 5,吃韭菜包子餃子。 6,按摩大腸經(jīng),肺經(jīng)。 27皮膚慢性潰瘍: 豬油,蛋黃按2:1比例,雞蛋煮熟取黃,豬油煉化去渣,按比例配制,在瓷皿里烤化拌勻,備用。取適量外涂患處。黃芪(30克)豬蹄湯吃肉喝湯。 28牙齒松動外治: 1,五倍子、干地龍各15克,研粉備用。先把生姜切片擦松動的牙齦,再取少量藥粉敷上。5日內(nèi)禁止咬硬物。 2,每次叩齒36下,一天4次。 3,每次按摩上下牙齦各9下至微微能吸出血吐掉,一天2次。 29談升: 孩子發(fā)燒食療方(2一3歲) 大米50克,淡豆豉30克,煮8成熟,加蔥白三節(jié),薄荷10克,煮至熟,分多次喝汁,一天一劑,三天。 30骨折后長骨頭方: 乳香、沒藥、血竭、自然銅各50克,木通、杜仲、羌活、生川烏、生草烏各30克,瓜蔞、透骨草、雞血藤各20克,紅花100克,共研粉。取2個月小雞帶毛榨肉醬,與黃酒及藥粉拌勻外敷患處,每天換藥。 31滴蟲性陰道炎: 椿樹根皮、蛇床子各25克,蒲公英20克,枳實12克,水煎去渣,坐浴,每次30分鐘。 32治老年性陰道炎方: 生地、熟地、山萸肉、薏苡仁各15克,山藥、枸杞子、茯苓、澤瀉各12克,當歸、知母各9克,甘草5克水煎服。 外洗方 淫羊藿、蛇床子、地膚子、何首烏、當歸、百部、蟬蛻各15克,赤芍、黃柏、龍膽草、金銀花各10,水煎取液,坐浴,每次20分鐘,每日2次。7日為1個療程。一般用藥1~3個療程可愈。 33細菌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脾濕下注:黨參10g,白術(shù)10g,茯苓20g,白扁豆30g,薏苡仁30g,敗醬草30g 細菌性陰道炎肝經(jīng)濕熱:龍膽草10g,黃芩10g,柴胡10g,梔子10g,車前子10g,澤瀉10g,木通10g,當歸10g,生地15g,淡竹葉10g,生甘草6g 。水煎服。 34治腦梗,心梗方: 三七30克,丹參75克,川芎60克,銀杏葉18克,合歡皮45克,赤芍30克,紅景天30克,共研粉,每次3克,一天三次,30天為一療程。嚴重者去醫(yī)院救治。 35料姜石妙用: 1,料姜石10克, 陳皮,防風,白術(shù),茯苓,白芍,黃連,山藥,砂仁,薏苡仁,肉桂,甘草各1克, 共研粉,內(nèi)服一次10克,一天2次,服15天。治慢性結(jié)腸炎。 2,料姜石10克,黃連,木香,芍藥,甘草各1克,共研粉,口服一次7克,一天2次,治痢疾,腹瀉,嘔吐。 36下奶方: 當歸8克,穿三甲8克,漏蘆8克,麥冬8克,白芍8克,柴胡8克,川芎8克,青皮8克,薄荷5克,王不留行15克,瓜簍15克,皂刺15克,用豬蹄子(藥名新阿膠)煮的湯煎服。 37乳腺增生方: 山慈菇、淫羊藿、丹參各10克,當歸、青皮、五味子、柴胡各15克,茯苓30克,白術(shù)20克,艾葉、王不留行各5克。水煎服,藥渣煮水熱敷患處。 38報鼻息肉: 1、內(nèi)服方,蒼耳子、石膏各30克,川芎防風白芷細辛各20克,荊芥辛夷羌活蘇葉、牙皂各10克,共研粉備用。每次取10克沖服,每日3次,21天為一療程。 2、外用方,烏梅肉炭、硼砂各9克,冰片1克,共研粉,涂檫患處。 39帶狀皰疹后遺癥: 全蟲40克、柴胡40、細辛25、赤芍20、白芍20、威靈仙35、桂枝25克,共研粉,內(nèi)服每次8克,每天3次。 40干眼癥(角結(jié)膜干燥癥): 1,百合紅棗粥:百合10克,山藥15克,薏苡仁20克,紅棗10個去核,共煮粥食用。百合滋陰降火、山藥滋腎潤肺、薏苡仁利濕健脾、清熱排膿、紅棗含維生素A和C。 2,桑葉煮水,用紗布蘸藥水熱敷眼睛,每次5分鐘,一天2次。 41腎結(jié)石食療方: 豬蹄子(藥典叫新阿膠)半斤,蔥(帶須)1斤,加鹽和調(diào)料煮熟(帶蔥,肉)吃喝。 42劉東漢先生腎炎食療方: 三伏天大西瓜一個,切一個口取出部分瓜瓤,放入赤小豆120克,鯽魚(去內(nèi)臟)一條,白術(shù)20克,茯苓20克。蓋上瓜皮。黃土泥包住西瓜,用柴禾燒熟,吃里面的內(nèi)容。 43老年尿瀕,夜尿多: 芡實10克,金櫻子10克,山茱萸20克,水煎服。 44膽結(jié)石: 柴胡15克,香附15克,枳殼12克,厚樸12克,半夏10克,金錢草30克,茵陳15克,雞內(nèi)金15克,白芍20克,郁金12克,大黃12克(后下)。水煎服??呻S證加減。 45多發(fā)性腸息肉: 處方及用法:丹參30克,生地榆、凌霄花、半枝蓮各15克,桃仁、赤芍、炮山甲、皂刺、三棱、丹皮、槐米、山慈菇、牛膝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30日為1個療程。(加入10克料姜石粉效果更好),經(jīng)常復查,防止癌變。 46轉(zhuǎn)膽囊息肉偏方: 醋浸炒香附、當歸、桃仁各15g,莪術(shù)、赤芍、凌霄花、五靈脂各10g(五靈脂包煎),白花蛇舌草、煅蛤殼、金錢草各30g,炙鱉甲20g,水煎服10天1個療程。6個療程無效者停服。脅痛伴有寒熱錯雜者加柴胡、黃芩,氣虛加黃芪30g,陰虛加生地黃15g,牡丹皮10g。(僅供甘肅村醫(yī)辨證使用)。 47小兒積滯,腹脹,便秘: 枳實12克,厚樸、萊菔子、茯苓、蒲公英、山藥各10克,木香9克,雞內(nèi)金15克,砂仁6克,焦三仙各15克,生大黃3克。將上藥共研細末裝瓶備用。半歲以內(nèi)用1克,1歲以內(nèi)用1.5克,2歲以內(nèi)用2.5克,3歲以內(nèi)用3.5克。一日2次,水煮后沖服加適量冰糖。 48小孩流口水食療: 泥鰍一斤,焙干,研粉,每次一小勺,一天2次。吃完為止。 49小兒痱子: 1,綠豆研粉,加滑石粉,按2:1比例拌勻外涂患處,一天3一4次。 2,黃瓜切片貼患處。 50小兒遺尿驗方: 1.炙麻黃、五味子、山藥、益智仁各10克。先用適量清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兩次,將兩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一劑分兩次溫服。 2.蜂房焙干研末,每次服3~5克,加白糖少許,開水沖服,每日兩次,對腎陽不足之遺尿者效果好。 51陳年老胃痛,胃寒痛: 附子15克,肉桂炙、甘草各9克,干姜、蒼術(shù)、雞蛋殼各20克,厚樸、枳殼、紅花各12克,白芍、元胡各15克,吳茱萸10克,黃芪35克。共為粉末。每日服兩次,各服9克。 52降轉(zhuǎn)氨酶輔助治療: 1、山楂20克,五味子20克,白糖15克,煮水喝,降轉(zhuǎn)氨酶。 2、解肝毒,銀花20克,杭白菊15克,白茅根30克,煮水喝,解毒護肝。 53腱鞘囊腫: 在患處周圍扎三個針灸針,艾灸患處半小時,一天一次。 高使勁踏地100下,一天3次。 54輕度抑郁,焦慮: 1、10一20克黃花菜煮水喝。 2、甘草粉10克,小麥50克,大棗10枚,酸棗仁30克煮稀飯喝。 3、煮蠶豆每天取一兩吃喝(這條只對更年期焦慮)。 55過敏癥: 防風,銀柴胡,五味子,烏梅各10克,水煎服。 皮炎加白鮮皮15克,地膚子10克,黃芪20克,當歸10克,甘草6克。 風寒蕁麻疹加桂枝、麻黃、升麻、荊芥。 風熱加銀花、蟬衣。 血熱丹皮、紫草。 熱毒加銀花、連翹。 哮喘加白芥、葶藶、杏仁。 紫癜加荊芥炭、藕節(jié)炭。 鼻炎加辛夷蒼耳。 冷空氣過敏加桂枝、白芍、生姜。 56面癱: 1,針灸下關(guān),頰車,太陽,地倉,合谷等穴。 2,牽正散。 3,輔助外治,取鱔魚血,紗布浸上其血,敷患側(cè)臉部(如口向左斜則貼右側(cè)),待口到正中時立即取下,洗凈。 57足跟痛: 透骨草、威靈仙、皂角剌、苦參、香附、當歸尾、紅花各30克。加水3500毫升,煎取3000毫升,加入陳醋50毫升,盛于盆內(nèi)?;颊咦愀煜蚺鑳?nèi),用濕毛巾覆蓋盆口,先用蒸氣熏蒸,待溫度適宜后將全足浸泡約30分鐘。每天1劑早晚各1次。或足抬高使勁踏地。 58凍瘡: 1,皮膚未破者:朝天椒(去籽)30克干姜20克桂枝20克,當歸頭20克,紅花20克,花椒20克,樟腦10克泡白酒3天,一天5次涂患處。 2,皮爛者:舊棉花燒灰用火麻油調(diào)勻涂患處?;蚋山獰?研粉,加凡士林外涂后紗布包住.或干姜燒焦研粉,用白酒兌勻,外涂后紗布包裹。 59酒精性肝病驗方: 柴胡15克,香附15克,郁金15克,川楝子15克,青蒿15克,虎杖15克,丹參15克,茵陳20克,葛根20克。將上述藥物水煎取汁,分早晚兩次服,每日1劑,連續(xù)6周為1個療程。 60腳掌角化: 艾葉500克,紅花100克,分為20份,每日一份,加醋100克,花椒20粒,鹽2勺,煎水洗腳。每次30分鐘。 61手術(shù)后: 傷口不長(cháng):豬蹄子煮6小時,加黃芪,刺五加各30克,加調(diào)料和鹽再煮半小時,吃肉喝湯。 長(cháng)傷口,抗化療副作用,提高免疫力。 62夜間腿抽筋: 北柴胡6克,黨參24克,熟地45克,淮山24克,枸杞18克,葛根18克,丹皮9克,赤芍藥24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63口腔炎,口腔潰瘍,牙齦炎: 淡豆豉研粉涂患處或吃鐵棍山藥。 64偏頭痛: 川芎30克,干地龍10克,共研粉,每次3克,一天2次,口服。 65骨質(zhì)增生: 活絡效靈丹加味:當歸15、丹參15、乳香10、沒藥10、川牛膝20、白芍60、甘草10、木瓜10、骨碎補15、威靈仙30、元胡索15、土鱉蟲10。可裝膠囊。 66升壓方: 治療低血壓:紅參15克(如果氣短頭暈換炙黃芪30克),麥冬15克,五味子5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葛根30克,牡蠣20克,黑豆20克,竹茹40克,伸筋草15克。水煎服。 67李可烏蛇榮皮湯組成: 生地(酒浸)、當歸各30g,桂枝10g,赤芍15g,川芎、桃仁、紅花各10g,丹皮、紫草各15g,定風丹60g,白鮮皮、烏蛇肉各30g(蜜丸先吞),炙草10g,鮮生姜10片,棗10枚。且除李老所述15種皮科頑癥外,用于其他如重癥藥疹、玫瑰糠疹、結(jié)節(jié)性紅斑、白塞氏綜合征、紅皮病型銀屑病等。 68腸粘連: 厚樸,萊菔子,當歸各15克,木香,陳皮,枳實,川楝子,桃仁,紅花,甘草各10克,大黃5克,水煎服。 69夏天解暑方法: 1,綠豆煮湯吃喝。 2,竹葉或荷葉或蓮藕或果樹葉煮開水喝。 3,西瓜翠衣(皮里的)煮水喝。 4,做醬水喝。 70賀普仁防衰老方: 賀老講,五官不老人不老,每次叩牙36下,閉眼轉(zhuǎn)眼球左右各36圈,按承泣穴36下。按迎香穴36下。按耳門聽宮聽會穴36下,每天各4次。開水毛巾熱敷眼睛5分次,每天2次。堅持下來必有好處。 71欒加芹外治方: 暈車,甘草粉貼肚臍,沒用就換桂元肉貼。 哮喘(舌尖紅),蘆葦根煮水喝,太淵穴貼枸杞,神門穴貼人參。 高血壓,桂元肉貼肚臍和神門穴,人參貼陰凌泉穴,三陰交穴,靈芝煮水喝。 抑郁癥,白參貼神門穴。 72車前草治病驗方 膀胱炎、尿道炎: 鮮車前草60~90克(干品30克),豬小肚200克,食鹽少許。將豬小肚切成小塊加清水適量與車前草煲湯,用食鹽調(diào)味,飲湯食豬小肚。每日2次。細菌性痢疾 每日取干車前草60克,鮮者加倍,水煎服,每日3分次服用,連用7—10天。 73治血精驗方: 血精多見于精囊炎、前列腺炎等疾病。血精的發(fā)生多因腎虛所致。濕熱下注于腎,精室熱盛等亦可發(fā)生血精。制附片肉桂茯苓澤瀉丹皮各10克,熟地山藥炙黃芪煅牡蠣(先煎)各20克,杜仲山萸肉茜草根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 74治多發(fā)性脂肪瘤方: 薏苡仁30克,玄參、浙貝母、陳皮、茯苓各15克,生牡蠣(先煎)、丹參各30克,制半夏、桃仁、紅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服藥3~5個月。 75飯后胃脹: 極泉穴是手少陰心經(jīng)的穴位之一,位于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本來主治心痛,咽干煩渴,脅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等疾病。欒加芹博士發(fā)現(xiàn)用拳頭搗極泉穴對飯后胃脹有較快效果。 76花椒藥用: 膽道蛔蟲:花椒9克,研成末,雞蛋2只,加油炒熟食用。 感寒腹痛:花椒30克,文火微炒后,加烏梅5克,水煎湯服。 77灰指甲: 1斤醋熬到半斤,加入一只去皮大蒜頭,兩天后用醋每天浸手或足二次,一次10分鐘,浸后再用清水來洗凈,連用到愈。 78陽痿早瀉: 熟地,菟絲子,仙茅,淫羊藿各9克,枸杞12克,五味子6克,胎盤一副(焙干研細),水煎服,每次用藥汁沖服胎盤粉3克,一日一劑。 79黃疸型肝炎: 糯稻根,茵陳各60克,水煎服?;蛱覙涓?00克,水煎至1小杯,空腹頓服。連服3一5天。 80哮喘: 1,根治方,蘇子油,麥芽糖各300克,勺內(nèi)燒化裝瓶。每次一勺,一天3次。 2,桂枝,厚樸各6克,姜半夏,杏仁,射干各10克,水煎服治冷哮。 3,麻黃蘇子五味子各3克,白果桑白皮杏仁葶藶各10克,水煎服治熱哮。 81中風: 1,中風不省人事,將麝香二厘放入適量香油內(nèi)攪勻徐徐灌下。 2,中風半身不遂,丹參1一2兩用1斤黃酒煮,涼后裝瓶。每次30毫升口服,一天2次。 3,中風不語,生姜汁適量,白礬5分,混合灌服。 82膽囊炎: 1,茵陳15克煮水,用藥水煮薏米30克,粳米60克,內(nèi)服。 2,金錢草40克,敗醬草,茵陳各20克,水煎服。 83貧血萎黃: 當歸,黃精各4兩,黃酒蒸后曬干,研粉,煉蜜為丸,心梧桐子大。內(nèi)服。 或黃芪30克,煮豬蹄子,吃肉喝湯。 84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白茅根60克(布包)煎水后,加入豬皮500克煮至粘稠,加冰糖,分次口服。用于熱毒郁營型。 85頭痛: 龍眼肉煮水代茶飲。 大蒜汁仰臥滴鼻孔。 或川芎,干地龍各等分,研粉,每次3次,一天2一3次。 86神經(jīng)衰弱: 柏子仁10克放入一個豬心內(nèi),蒸熟吃,每日一個。 或淫羊藿30克,水煎后去渣加入2個雞蛋黃煮熟吃喝。 87尿路感染: 車前子3克,肉桂0.9克,水煎服。 或雞蛋打一小口加大黃(研未)0.3克,蒸熟吃。 或馬齒莧100克,水煎服。 88乳腺增生: 豆芽菜半碗,黃花菜10根,做薈菜吃喝。黃花菜研粉加雞蛋清拌勻外敷患處。 89婦女帶下: 向日葵莖50克,煎水薰洗陰部。 或完帶湯隨證加減。 90婦女性冷淡: 丹參12克,人參,干姜,牛膝各10克,水煎服。 91男子性欲低下: 蟲草,人參,淫羊藿各適量,煮烏雞吃肉喝湯。 92痛風處方: 金錢草60、土茯苓30、萆薢30、威靈仙15、桃仁10、紅花10、澤蘭10、澤瀉20、苡米30、車前子30、蒼術(shù)15、山慈姑15、膽星15。 分析:以金錢草、土茯苓、威靈仙、萆薢三味為主藥,有顯著排尿酸作用。威靈仙辛散宣導,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經(jīng)絡”,“積濕停痰,血凝氣滯,諸實宜之”,對改善關(guān)節(jié)腫痛確有殊功。湯劑用量一般為30克。 93癡呆: 驗方治療:桃仁復蘇湯 桃仁10克,生大黃10克,甘草6克,玄孫明粉10克(分沖),桂枝10克,龍骨(先煎)30克,牡蠣(先煎)30克,朱茯神15克,菖蒲10克,遠志10克,蜈蚣2條 94失眠: 失眠輕的病人,處方用量為地黃180g,肉桂5g; 失眠特別重的病人,處方用量為地黃500g,肉桂10。水煎服。 95蕁麻疹: 香菜幾根煮水5分鐘吃喝。 或一把韭菜切開,用斷面搽患處,反復切反復搽。 或桃樹葉煮水洗患處。 96男子早泄外洗方: 五倍子500克,蛇床子250克,五倍子研粉與蛇床子混勻,每天取50克,煎水5一7分鐘,待水溫后用紗布洗龜頭,每次15分鐘,一天2次。15天一療程。 97狐臭: 從春天開始典酒棉球搽患處。 或麝香研粉加蜂蜜拌勻涂患處。 98小兒遺尿: 韭菜籽研粉加在面里蒸饃吃。 99眩暈: 天麻研粉,每次2克,一天2次口服。對高血壓,頸椎病,神經(jīng)衰弱等眩暈有效。對痛風也有一定效果。
|
|
|
來自: 彼案 > 《經(jīng)方、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