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識別真小人和真君子?這是每一個人都十分期望得到的技能,但古往今來,真正能練就一雙慧眼的人可說是鳳毛麟角。可在中國浩瀚的歷史人物中,還真有一位學(xué)富五車的文人,他不僅靠自己的能力封侯拜相,還留下了一份識人的技能。他就是曾國藩。
曾國藩對《麻衣神相》和《冰鑒》等都有很深的研究,在他早年提拔人才時,他一般都會通過人體特征對一個人進行詳細考證,最終識別出人才和庸才。 曾國藩到了晚年時候,由于患了比較嚴重的眼疾,看人看事總是模糊不清,這反而讓他另外創(chuàng)下了一個更加厲害的識人技巧,通過四招識人技巧,就能辨別真小人和真君子。 從一個人的聲音,就能知道此人的禍福和前程,如果不是閱人無數(shù),定不可能作出任何明智的判斷。這到底有什么技巧呢? 一聽音色。 曾國藩認為,人和人之間的區(qū)別不僅只有高矮胖瘦,也不僅只有指紋,其聲音也是有區(qū)別的,一個人的聲音,就像天地之氣一樣,有輕浮,也有重濁之分。
因此,聽一個人的聲音,最關(guān)鍵一點就要聽其喜怒哀樂。喜悅時清脆悅耳,憤怒時如平地驚雷,哀傷時如薄餅破碎,歡樂時如雪花飛舞。但凡有這樣音色的人,都是可用之人,都是大富大貴之人,反之,則都是碌碌無為之人。 二聽雄雌。 曾國藩認為聽雄雌最好分辨,雄聲的特點就是聲音很大,說話如同洪鐘一樣渾厚有力,則為上等人才,但如果聲音很大,卻如破鑼一樣歇斯里地,則一定是破敗之人;雌聲都比較低沉,但如果能像雄雞一樣很有穿透力,清脆悠揚,也一定是高貴之人,但如果像青蛙一樣模糊不清,則多半是貧賤之人,此等人斷不可大用。 三聽遠近。 曾國藩認為,人的聲音隨著距離不同,發(fā)出的聲音也有區(qū)別,如果遠聽渾厚、悠揚,如清風(fēng)吹拂樹梢,一定是人才;如果近聽像老鼠啃食,則一般都是真小人。
四聽緩急。 一個人的聲音緩和時如潺潺流水,清晰可見,急速時如琴聲和鳴,都是上乘之音,都是可以擔(dān)當(dāng)大任之人。 曾國藩認為,聲由心生,無論一個人如何隱藏自己的內(nèi)心,但聲音定不能隱藏,而以上四種方法,只要掌握其中一種,就能判斷出此人是真小人還是真君子。 怎么樣?嘗試留意你周圍人的聲音吧!對你定有幫助和啟發(f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