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迅先生在論及華夏神話傳說時說:“其為世間所知,常引為故實者,有昆侖山與西王母”?,F(xiàn)將西王母神話之源起與演變過程作一考述,以佐證神話消亡之規(guī)律。 西王母,華夏神話傳說中一尊位居顯赫的大神。自晚清末以來,學(xué)術(shù)界對西王母多有著述,揭示和觸及到西王母神話研究中許多重要問題。但是,為梳理華夏神話流傳演變的規(guī)律,這里還需從頭做起。 西王母之“西”,乃方位詞,指中原以西。證之于東王公之“東”,均為方位作定語,指東西兩個方位無疑。王母女王的意思,并非王的母親。同樣佐證于東王公之“王公”也不是王的父親,而是其本人。這稱呼法符合華夏族的稱習(xí)慣,不足為怪。主要應(yīng)査清的是“王”。商代前、中期,無有“王”的觀念,只有“帝”的名稱。商末,周人開始稱王,如周文王。西王母這一名稱的出現(xiàn),不會超過這一上限——商朝末期。位居中原以西,可作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