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三豐祖師 《金丹破疑直指》 三豐祖師世有一等小根盲人,見先仙所言外陰陽、外爐鼎、外藥物,便執(zhí)迷以女人為鼎器,誠可哀也。 這樣無知之徒,豈知清靜大道有三身四智、內外鼎爐、內外藥物、內外火候之玄哉! 豈知萬物皆備于我,天地造化皆同我之大哉! 假如有緣之士,得遇真師,先行玉液內還丹,煉已和光,操持涵養(yǎng),回光返照,此明心見性之事。 若夫金液還丹,乃情歸性,直到真空地位,大用現(xiàn)前,龍女現(xiàn)一寶珠,發(fā)現(xiàn)至此,方為一得永得。 亥子之交,坤腹之間,于一陽初動,興功之時,手探月窟、足躡天根,回風混合,從此方有百日功靈之驗,金液還丹乃全此五行之大事也。 除此性命雙修清靜之道,馀皆旁門小術耳。 吾于一身內外,安爐立鼎之妙、攢簇五行口訣、藥物火候細微已得。 不知虛空法度,便去入室:行外藥入腹大事,發(fā)火興功;行到秘密處,有虛空萬神朝禮,仙音戲頂,此事鬼神難明。 只因自己不能煉已于塵俗,未得積鉛于市廛,氣脈又未大定,基址亦未三全;理雖融而性未見,故萬神發(fā)現(xiàn),兇險百出,心神恍惚,不能作主。 又因外邊無知音道侶護看防守:著其聲色,驚散元陽,激鼎燌爐,劣了心猿,走了意馬,神不守舍,氣不歸元,遭其陰魔。 何為陰魔?我不細說,后學不知。 皆因真陽一散,陰氣用事。 晝夜身中鬼神為害:不論睜眼合眼,耳中只聽鬼神噪鬧,白日間猶可,到晚最為難過,不敢定靜一時; 我身彼家海底命主,兌金之戊土,沖翻五臟百脈,血氣皆隨上騰,連身提起不著地,殺身喪命、鬼家活計。 仆暫棄前功,遵師訓指: 大隱市廛,積鉛塵俗,攝情歸性,殺機返心。 自幼至老,被天地人物盜去天真。 今于虛無中塵色內,卻要盜奪返還于我天性之中;方得元精、元氣、元神;欲還三全,全憑虛極靜篤,造致萬物蕓蕓,乃得各復歸根。 根歸理融,理融見性,身心大定,五行攢簇,才去行向上事而了道也。 想先代賢哲,多有中道而廢者: 皆因未曾煉己持心,金來歸性; 以至二候得藥,于四候進火之時,不知虛空法度,粗心大意,是以白公有“再斫松筠節(jié)”之嘆。 誰知虛空消息,至細至微,至兇至惡,若是擒捉不住,定不饒人。 學人能知一身內外兩個消息,了然無礙; 從此操持涵養(yǎng),克去己私,復還天理,則還丹之功,至簡至易; 終日操吾身外之黃花,以候先后二天之瓊漿, 此正是“飲酒戴花悟長生”之妙也。 然混元一事,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任死任生,忘人忘我。 終日穿街過市,玩景怡情,于淫房酒肆,兀坐妄言,豈不動人之驚疑、笑謗哉! 攝境積鉛,法財兩用,豈不致俗子之欺弄禍身哉! 是以籍通都大邑有力之家,以為外護;目擊道存,韜光晦跡。 仙云:“若貪天上寶,須用世間財?!?/p> 乃吾身天上九陽鼎之大寶也。 凡寄生于宇宙之間,男女所賴以生而不死者,唯此一點陽精而已。 豈有學仙的人,男子學道必用女人、女人學道必用男子是財,壞天下之風化,皆天知禽獸之所為也。 噫!言語不通,執(zhí)迷不悟,豈仙佛之眷屬乎? 學者果能操持涵養(yǎng),于造次顛沛流離之際,不失方寸,然后求向上外藥入腹事; 頃刻湛然,脫胎換鼎,渾身化一道金光,大地成空,身外有身,陽神脫體,持空養(yǎng)虛,此是五龍大蟄法。 仙云:內丹不成,外丹不就。 言人得正傳,且先積精累氣,并積內外法財,養(yǎng)得氣滿神全,金光出現(xiàn),晝夜常明,則此時內丹成,而吾身外丹法象現(xiàn)矣。 凡看書不可按圖索驥。 學者于晝夜常明之時,藥苗一生,方可采吾身外藥,配吾身中之雌雄; 一得金光入口,周天火發(fā),頃刻湛然,撒手無礙,才是金蟬大脫殼也。 學才未遇人時,當小心低意,積功累行,遇魔勿退,遇謗勿嗔,重道輕財。 一遇至人,篤志苦求,決破一身內外兩個真消息,忽然醒悟真去處,而言之所謂“吾身一天地”也。 然此真去處,雖曰不依形而立,而竅中之竅夫豈無形哉! 今乃借物以明之,譬之叉口然:實其中則張,虛其中則弛。 而竅之能張能弛,亦復如是。 起手時先須凝神,入于竅中之竅,息息歸根而中實矣,中實而胎長矣。 然神本生于竅中之竅,而寄體于心宮,余嘗謂之原是我家之物,而復返于我也。 竅中之竅者,神室也。神室即氣穴,即中黃。 蓋黃,即土之正色,而土意也。 故坎之土戊,其意常在于離;離之土已,其意常在于坎。 此其性情然也,而自有相投合之機矣。 若能識其投合之機、而以意送之,神凝氣住,則自然結成一點金丹,至簡至易,而非有穿鑿也。 此蓋以母之氣,伏子之氣;而子母之氣,相眷戀于竅中之竅,丹豈有不成者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