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絲洞群組織個引領話題討論的活動,我初初也想嘗試帶領,于是報名參加,直到快輪到我引領時發(fā)現自己不知該如何引領也沒那么多精力和心思放在這上面,于是退出,讓她們按游戲規(guī)則把我抱出群! 自己本想去做好這事但發(fā)現自己并不太想去做它,于是允許自己做不好,允許自己是可以不好的,突然有一種很輕松的感覺!當我接納了“我可以做得不好的,我可以是不好”的時候,身體釋放了很多束縛著的壓抑能量,頓覺自由輕松很多! 自己沒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兼顧那么多群的信息,我就要舍棄和精簡,集中精力放在自己需求的群里! 這讓我想起了《莊子·人世間》里的話: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則不救!這里說的是道,是為人處世的哲理,但在自己精力有限,面對選擇時,何嘗不是這樣的理呢! 想到這金句,又讓我聯想這金句接下來的那句: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后存于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讓我想起了自己學習自我成長和育兒3年多了,雖有朦朧方向和觀點,也有一點點膚淺道行,但終歸在煩擾的社會中,自己還會受干擾搖擺不定,內在還沒奠定足夠堅定的信仰!在自己這種“所存于己者未定”的狀態(tài)下,面對著豬隊友對孩子那種“虎媽虎爸”的育兒行為時,自己就忍不住要懟他,最后兩敗俱傷!這不就是還沒“存于諸己”就去“存于諸人”嗎?甚至是“存于己者未定”就去“至于暴人之所行”。難怪最終豬隊友不高興我也難受,最后變得相互不支持不理解,把關系弄僵!這就是“若怠往而刑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