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作為孩子最親密的人,從母親十月懷胎到出生后的養(yǎng)育,孩子絕大部分的安全感都來源于父母。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雙方都能陪伴在身邊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然而有的家庭可能由于婚姻的不和諧、或者事故的發(fā)生而導致單親家庭,這樣的家庭對孩子來說是十分缺乏安全感的。 有的家庭缺乏父親的存在,那么孩子原本對父母雙方的依賴則通通給予了母親,會加倍對母親產生依戀。特別是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如果失去了父親,母親需要養(yǎng)家糊口而經(jīng)常不在家的情況下,孩子的安全感缺失則會越來越大,這也就導致了孩子在睡覺時會需要摸著媽媽的胸部才能入睡,否則就睡不著。 孩子為何會有不摸媽媽的胸就睡不著的行為? 孩子在最初的時候,生存在媽媽的肚子里,由于在子宮內被羊水包圍著保護的感覺,會讓孩子感到十分安心,充滿了安全感。當孩子出生后,從原本安全感十足的環(huán)境中脫離出來,來到一個十分陌生的世界,這樣的體驗會讓孩子潛意識里感到害怕,失去了安全感。這個時候孩子會極其渴望通過觸摸、擁抱等行為來體會到被愛的感受,而這種行為也被稱為“皮膚饑餓”。 在缺乏愛的環(huán)境下,“皮膚饑餓”的孩子在嬰幼兒時候得不到滿足,感受不到充足的安全感,就會逐漸變得膽小和懦弱,身心發(fā)育也會出現(xiàn)問題。這時候就出現(xiàn)了需要摸著媽媽胸部才能睡著的行為,這也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 知道原因后,家長要怎么做才行? 首先,家長自身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在孩子還處于嬰幼兒時期時,就要多親近孩子,通過擁抱、撫摸等親密行為來加強孩子的安全感。等到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出門到戶外玩耍,轉移他的注意力,使他對其他新鮮事物產生興趣,擴大他的興趣范圍,讓他漸漸擺脫“皮膚饑餓”的狀態(tài)。 如果孩子到了三歲以上,依舊有強烈的“皮膚饑餓”現(xiàn)象,比如還是要摸著媽媽的胸部才能睡著,這個時候,家長則要慢慢進行引導,可以通過講睡前故事的方法,轉移他的注意力,哄他睡著,之后再慢慢移開孩子的手。父母要溫柔地對待孩子的問題,不能通過嚴厲批評的方式來強制改掉他的行為,這樣的態(tài)度只會讓孩子的內心更加焦慮和不安,可能會對孩子以后的性格產生負面影響! 對于父母來說,除了孩子本身的問題之外,父母也要讓孩子養(yǎng)成獨立的習慣。比如不可以長期陪伴孩子睡覺,這樣的行為其實是會加強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使孩子對父母越來越離不開,這是不利于孩子獨立成長的。父母可以給孩子買玩具或娃娃等禮物來作為孩子的小伙伴,讓他轉移關注對象,家長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心疼而讓孩子養(yǎng)成不良習慣! |
|
|
來自: 昵稱55807659 > 《兒童養(yǎng)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