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物種日歷的主角,對于許多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老朋友了。早在1943年,迪士尼就創(chuàng)造了奇奇(Chip)和蒂蒂(Dale)這兩只調皮搗蛋、與唐老鴨作對的“花栗鼠”。在2007年上映的動畫電影《鼠來寶》里,這些小動物更是一躍成為主角,令人印象深刻。 在唐老鴨的果園偷吃的花栗鼠奇奇和蒂蒂。圖片:迪士尼動畫 ”Donald Applecore” / youtube 花栗鼠真實的身份是花鼠屬(Tamias)的種類。而今天的日歷主角,就是花鼠屬的成員之一花鼠(T. sibiricus)。 嗯,是哪個在叫我?圖片:Alpsdake / Wikimedia Commons 精致小巧,惹人憐愛 花鼠也稱西伯利亞花鼠,別名還有金花鼠、五道眉、豹鼠、花栗鼠等,它于1769年被命名,在動物里,花鼠命名算是比較早的,然而比同屬的東美花鼠(T. striatus)(1758年)還是晚了一步。盡管花鼠分布廣數量多,但還是沒有成為這個屬的模式種。 花鼠的外形與松鼠相似,但是體型比大多數松鼠都要細小,體長12~17厘米,體重僅有100克上下。比起多數松鼠毛茸茸的長尾,花鼠的尾巴比較短小,只有9~13厘米,短于身體的長度。 討人喜歡的“小花臉”。圖片:Keven Law / Wikimedia Commons 花鼠是名副其實的“花”鼠,它的面頰上有深褐色和白色的條紋,其中一條深色紋貫穿眼睛,形成精致的“花臉”?;ㄊ蟮谋成嫌形鍡l深褐色的縱紋,因而得名“五道眉”?;ㄊ蟮奈舶兔繛樽厣?,中部黑色,尖端則是白色,但因為這些顏色都混雜在一起,整個尾巴顯得模糊不清?;ㄊ蟮?strong>尾巴沒有松鼠尾巴那么大和蓬松,只能勉強看出它和松鼠有聯(lián)系。 花鼠的吻部比松鼠更長,有著杏核一樣黑溜溜的大眼睛,比多數松鼠都要來得更大,臉上的花紋更是凸顯出“美顏”一般的效果。因此有人認為它比松鼠更漂亮可愛。一些松鼠,比如紅松鼠(Sciurus vulgaris),耳朵尖上有天線一樣的兩撮毛,花鼠的耳朵短小,并沒有“天線”。 歐亞紅松鼠有耳朵上的“天線毛”和蓬松的尾巴。圖片:4028mdk09 / Wikimedia Commons 歷史悠久,萬年依舊 花鼠是松鼠家族的成員?;ㄊ髮僭谒墒罂疲⊿ciuridae)里算不上是很大的屬,但也有25個成員,其中24種都僅分布于北美,只有花鼠一種孤零零地生活在歐亞大陸。花鼠同屬內其他成員的關系,也比較疏遠,因此一些人將它獨立成一個屬Eutamias。 除少數種外,花鼠屬成員的外形都只有微小的差異,花鼠是比較容易辨認的一種。 花鼠背上的五條深褐色條紋,至少有三條延伸到后頸上,而美洲的花鼠屬成員,一般只有中央最長的一條褐色條紋,伸到了后脖子上。另外,美洲的花鼠有著更加長的吻和耳朵,更清晰的面部條紋。雖然外形相似,但早在1000~1500萬年前,花鼠就與花鼠屬的其他成員分離了。 花鼠,三條褐色條紋都夠到了后脖子。圖片:Joergbieszczak / Wikimedia Commons 東美花鼠,只有中間最長的褐色條紋延伸到了后脖子上。圖片:Plismo / Wikimedia Commons 花鼠看起來與松鼠大同小異,然而在分類地位上,它屬于地松鼠亞科(Xerinae)的旱獺族(Marmotini)。很難想象嬌小漂亮的花鼠,竟然跟“肥宅”旱獺(Marmota spp.)是近親。不過,不要被外形欺騙了,跟胖胖笨笨的旱獺同屬于旱獺族的成員,包括大草原上常見的黃鼠屬(Spermophilus),俗稱“美洲土撥鼠”的草原犬鼠屬(Cynomys),以及比花鼠更像松鼠的巖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 盡管外形各異,但除了巖松鼠外,旱獺族成員分化的時間都不算長,甚至比花鼠屬分化的時間還要短。雖然旱獺看上去很笨重,但它的演化速度非???/strong>。 網上最有名的旱獺形象,莫過于人工配音“??!”的旱獺,其實旱獺并不會“啊啊啊”地叫。圖片:BBC / Gfycat 東西南北,四海為家 雖然在歐亞大陸花鼠孑然一身,然而花鼠的分布面積,卻比北美所有花鼠屬的分布面積總和還要廣闊,它的分布幾乎橫貫了歐亞大陸,從歐洲東部到俄羅斯的遠東地區(qū),都有花鼠活動的蹤跡。在亞洲它們沿著山地南下,最南可以到達中國四川,并且進入了日本的北海道,與此同時,花鼠也被引入到歐洲部分地區(qū)。而北美的那些花鼠屬,只有少數幾個種分布相對廣泛,其余的都龜縮在西部山區(qū)的某一角落,生活狀況不容樂觀。 花鼠不怕寒冷,它廣布于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qū)。在亞洲地區(qū),分布區(qū)域越往南,它們棲息的海拔就越高,在中國陜西,四川等地,它們僅見于海拔較高的山地森林。花鼠不是因為怕熱才躲到高處,而是它們的生活習慣決定的。 你的小可愛突然出現(xiàn)。圖片:Frank Vassen / Flickr 花鼠有著冬眠的習性,為了應付漫長而荒涼的冬季,它們在9月至翌年3月蟄伏起來。為了度過這一段食物短缺的時間,花鼠會大量貯藏植物種子和果實作為干糧,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松子、橡果等適應寒溫帶森林環(huán)境的植物。在低緯度區(qū)域,喜愛寒涼的植物,在低海拔地區(qū)無法同亞熱帶植物競爭,被趕到了高山上??窟@些植物“吃飯”的花鼠,也隨之上移。 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高海拔-高緯度互換”,采取這種生活方式的動物還有許多,如大名鼎鼎的“傻狍子”東方狍(Capreolus pygargus),貓科動物猞猁(Lynx lynx)等。 狍子以呆萌的形象為人所知。圖片:Valeriy Maleev / NPL / Minden Pictures 花鼠偏愛棲息于針葉林或混交林中,但也可以適應其他多種生境如落葉闊葉林,灌木林和石灰?guī)r生境,比起其他的松鼠,它們更多地在地面活動??傮w來說,這是一個適應能力頗強的物種,然而花鼠的擴散能力卻很一般。花鼠有著較強的領域性,每只花鼠都有固定的生活范圍,面積非常小,不到1平方千米,限制了花鼠的遠距離遷移?;ㄊ髸每谇粌鹊囊粋€腺體分泌氣味來標記領地。 森林基石,生態(tài)柱梁 花鼠一般是獨居的,只有在冬季,雌雄花鼠會共用一個冬眠的洞穴。洞穴可以長達2.5米,有復雜的通道,有巢室和儲藏室的區(qū)分。每當秋天到來,花鼠開始忙碌地儲糧。花鼠有一種多數松鼠都沒有的結構:口腔兩側各有一個頰囊,可充當“購物袋”?;ㄊ髸澙返貙⑹澄锶M頰囊里,直到頰囊充滿,才把食物帶回儲藏室,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和體力。每只花鼠在秋冬季節(jié)可儲藏3公斤食物,足夠供應到翌年春季。 貪心的小花鼠往頰囊里猛塞。圖片:meydey8 / youtube 對花鼠來說,存糧的多少關系到性命,為了收集食物它們不會放過任何機會,一些花鼠便盯上了同類的洞穴?!靶⊥怠睍谄渌ㄊ笸獬鰰r,偷走對方儲存的食物。許多花鼠都有這種投機取巧的行為,大家互相偷盜,“拆東墻,補西墻”,最后還是達成了平衡。 冬去春來,花鼠的糧倉漸漸變得空虛,花鼠就會從冬眠的蟄伏中醒來,活躍在森林中。冬眠剛一結束,花鼠就開始了繁殖,它們沒有固定的繁殖季,在春夏節(jié)任何時間都可以戀愛生子。但由于花鼠的生活地區(qū)春夏季節(jié)短暫,它們每年只能繁殖1~2次,每次產下3~8個幼仔。幼仔剛出生時發(fā)育不全,全身無毛,眼睛也未睜開,需要生長兩個月,才能獨立生活。大約9個月時,花鼠進入性成熟,今年出生的花鼠,要到第二年才能參與繁殖。 ![]() 嘴里裝著儲備糧的花鼠。圖片:ほくなん/ Wikimedia Commons 野生花鼠的壽命極短,通常只有兩三年,因此它們更新?lián)Q代的速度相當快?;ㄊ蟮?strong>繁殖能力在嚙齒動物里不算很強,它們在其他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來維持種群的存續(xù)。 花鼠天敵頗多,各種猛禽,小型食肉獸,蛇類等都會大量捕捉花鼠,幾乎沒有一只花鼠能活到壽終正寢。不過,花鼠也不太容易抓到?;ㄊ笊砩系臈l紋是一種保護色,在日光斑駁的林下同環(huán)境完美融合,而且它們生性機警,動作敏捷。這樣,花鼠才能在天敵環(huán)伺的生境中閃轉騰挪,支撐一時。 ![]() 花鼠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影響很大的一環(huán)。圖片:Frank Vassen / Flickr 在西伯利亞地區(qū),花鼠對當地生態(tài)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除了養(yǎng)活一大票捕食者外,花鼠每年冬天儲存的食物里,那些沒吃完的種子會發(fā)芽長成小樹,對森林的更新至關重要。 趨同遠親,似是而非 在中國南方的山區(qū),經常看到一些身上有條紋的小松鼠,有人會把它們誤認為花鼠。它們體型非常小,甚至比花鼠還小,幾乎完全樹棲,從不下地。這些小松鼠屬于麗松鼠亞科(Callosciurinae),花松鼠屬(Tamiops),國內有2個種,明紋花松鼠(T. macclellandii)和隱紋花松鼠(T. swinhoei),前者分布于西南邊緣地區(qū),后者則廣布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 ![]() 明紋花松鼠,跟花鼠的主要不同是,花鼠臉上有白色和褐色兩道條紋,而它的臉上只有白色的條紋,而且明紋花松鼠的耳朵上有白色的毛叢。圖片:JJ Harrison / Wikimedia Commons 它們粗看上去同花鼠頗為相似,但面部的條紋與花鼠截然不同,而且耳朵上有白色的一撮毛,這是花鼠所沒有的。它們和花鼠體色相似,純屬趨同進化的結果。松鼠科其他一些種類身上也有條紋,彼此之間并沒有密切的關系。 花鼠分布廣泛數量豐富,被國際自然保護聯(lián)盟評為無危(LC)級。因為花鼠模樣美麗可愛,許多人將其作為寵物飼養(yǎng)。花鼠雖然容易飼養(yǎng),但卻難以馴服,大部分只會上躥下跳,令飼主很快失去興趣,一放了之。 ![]() 作為寵物出售的花鼠。圖片:Vmenkov / Wikimedia Commons 在一些城市中,逃逸到野外的花鼠已經開始安家落戶,繁殖后代。好在花鼠擴散能力不強,沒有造成嚴重的入侵后果。入駐城市的花鼠,只能算是人類與野生動物的一次溫和的互動。 |
|
|
來自: transpacificm > 《動物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