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為什么乒乓球拍一面黑一面紅,這里面究竟暗藏了什么玄機? 相信很多球迷朋友們都注意了,現(xiàn)在我們所用的乒乓球拍都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球拍是一面黑一面紅,這是為什么呢? 顯而易見,紅黑所代表的功能不一樣,因為一面是突起的顆粒,一面是光光的軟皮,就是一些業(yè)余愛好者也明白其中的玄機,光光的一面殺球速度快,有顆粒的可以增大摩擦,容易發(fā)旋轉球,當然也容易用顆粒一面接球。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膠皮的顏色其實在以前是沒有規(guī)定,比如江嘉良那一代球員還有使用藍色膠皮的。這一切都要從蔡振華說起,當年他一面防弧,一個反膠,兩面膠皮的性能反差巨大,還都用一個顏色。 比賽過程中時,拍子轉得跟電風扇一樣,再加上發(fā)球接發(fā)球時猛跺腳來掩蓋不同膠皮接球時的不同聲音,特別不厚道地靠這個拍子來蒙人。 所以那時候每個人和他打球都很發(fā)怵,面對這樣的球員拿著兩面一樣顏色的球拍,一面光的軟皮,一面是顆粒,然后和人打球的時候,握住球拍柄不停的轉,轉到對方都不知道蔡乒乓到底用哪面發(fā)球接球,以為是個旋轉球,卻是個快速球,部署的戰(zhàn)術都被蔡乒乓玩陰玩死了。 國際乒聯(lián)為了限制這樣的球員,在1983年的時候規(guī)定,球拍兩面膠皮必須為不同色,1985年規(guī)定為必須一面紅一面黑,1993年規(guī)定紅色面必須是亮紅色,從此徹底關上了兩面同色球拍的大門。 經??幢荣惖娜撕苋菀卓吹揭粋€現(xiàn)象,那就是乒乓國手能都愛用正手黑色面,包括發(fā)球。紅色套膠反光率要遠遠高于黑色,發(fā)球時,不利于隱藏觸球的小動作,也就是說,對手更容易判斷發(fā)球時的旋轉。 但是反觀國外運動員,使用什么顏色作為正手并沒有什么限制,有時候用紅色有時候用黑色,反正怎么用舒服就怎么用,典型代表德國名將奧恰洛夫。 奧恰洛夫就對使用什么顏色沒有特別要求,也許使用什么顏色看他的心情吧,總之能打就行,不管什么顏色。所以其實并沒有規(guī)定乒乓球拍黑色的那面一定要用正手,只是使用黑色狂飆作為正手是中國國家隊里面的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罷了。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說是紅黑兩色的膠皮的工藝會有不同。紅色不能隨便加料,否則色就不純了。黑色你隨便搞,一黑蓋百色,其中在膠皮工藝可以做的文章很多,反正說來說去,還是黑色套膠占便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