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即將拆遷的馬疃村拍幾幅照片吧…… 壽光市孫家集街道馬疃村,又稱“大馬疃”。據(jù)傅氏家乘考:“明永樂年間,始祖攜三子由山東省東昌府遷居壽邑,長公卜居大馬疃……”。后為便于行政,大馬疃析出三個村子,分別是,南馬疃,北馬疃和盧家村?,F(xiàn)在來看,南馬疃,北馬疃,盧家,仍是一個大莊,難分彼此。在拍攝照片的過程中,我只找到了南馬疃村委,盧家村委。至于北馬疃村委,我沒找到,是否有北馬疃的照片,我也不知道。(北馬疃是否已經(jīng)拆遷,我不能確定)至于東馬疃,早已是一片廢墟了…… 前段時間,看壽光網(wǎng),得知馬疃村也列入了拆遷計劃,趁著村莊還在,拍幾幅照片,給馬疃村留點資料。 (博文發(fā)表后,又想起來一件事情,上世紀(jì)九零年左右,我騎自行車經(jīng)馬疃村、過彌河去東方村,那時,馬疃村與東方村之間沒有橋。后來有村民打木樁,鋪木棒,搭起了一座便橋,收費。在我印象中自行車過一次好像是收一毛錢,上下班天天路過的好像是一個來回一毛錢。便橋也能走拖拉機,“過橋費”多少錢已經(jīng)忘了。后來這地方搭起了兩座便橋,好像是一個是馬疃村建的,一個是東方村建的。兩位“橋主”還打價格戰(zhàn),可恣壞了過路人,誰便宜就從誰那里走……后來“過橋費”隨著物價上漲也有所提高,從一毛到兩毛…… 那年去東方村訪友,酒醉,夜宿彌畔果園。清晨,友親自送我過橋,老遠就吆喝“這是俺伙計,不能收錢!”,“坐地虎”的氣質(zhì)拿捏的很穩(wěn)……時間過的真快??!快30年的事了,恍如昨日……) ![]() ![]() ![]() ![]() 去馬疃村的路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馬疃聯(lián)小 ![]() ![]() 馬疃村北的小區(q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