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yè)精于勤。”這個“業(yè)”字本為象形字。①是金文的形體,就像古代樂器架子橫木上裝飾用的大版,刻如鋸齒之狀,用以懸掛鐘、鼓、磬等樂器。②是小篆的寫法。③是楷體繁體字。④為簡化字。《說文》:“業(yè),大版也。所以飾懸鐘鼓。”這個說法是對的。古代的書冊之板也可以稱“業(yè)”,放置時以韋(皮條)穿捆,閱讀時則解帶而展,所以《禮記·曲禮》中有“所習必有業(yè)”的話,后來把讀書稱為“業(yè)”,如韓愈《進學解》:“業(yè)精于勤。”《孟子·告子下》:“愿留而受業(yè)于門。”也就是說:愿意留在這里而學習于門下。由“學習”引申為“學業(yè)”,如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業(yè)甚淺近。”由“學業(yè)”又能引申為“事業(yè)”,如諸葛亮《草廬對》:“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大意為:漢高祖(劉邦)憑借這個而完成稱帝的大業(yè)。 ——左民安《細說漢字》 擴展閱讀
 象形字?!皹I(yè)”本像二人雙臂上舉,手托大版的形狀。《說文》:“業(yè),大版也。所以飾縣(懸)鐘鼓,捷業(yè)如鋸齒,以白畫之,象其鉏鋙相承也。”董蓮池據曾侯乙墓鐘虡像人形考明了“業(yè)”字的構形,考出金文中的“業(yè)”字?!皹I(yè)”本作“”,像二人托舉“大版”,《說文》古文即源自此形。西周金文有增聲旁“去(盍)”的形聲字。字形4是戰(zhàn)國中山王器的“業(yè)”,字經過簡化,由雙“業(yè)”變?yōu)閱巍皹I(yè)”,聲旁“去(盍)”的上部與“業(yè)”的下部共用筆畫。字可隸作“”。《說文》小篆及漢代篆隸的“業(yè)”字下部是訛變之形。“從丵,從巾,巾象版”的分析,是據訛變字形立說,不可信。但說“業(yè)”的本義是“大版”,與古文字字形和文獻用例相吻合。“業(yè)”是新造的簡化字。(李守奎)——李學勤《字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