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周末,我們進行了一次小范圍采訪,聯(lián)系各行各業(yè)的人群,討論互聯(lián)網上關于“八成90后不敢打開體檢報告”的話題。他們大多生活還算光鮮,甚至不少有那么一點鮮衣怒馬的意思,但在面對疾病的時候,也意識到健康問題早就成為心態(tài)紊亂的一股暗流。 年過二十,他們多半不再是圍墻內心無掛礙的學生,開始親歷與工作粗糲摩擦之后的欲望、壓力和切膚之痛。于是隨著采訪的進行,對話折射出當代青年對自我認知、快節(jié)奏生活方式和社會利害關系的看法,以及在對健康的悟性和行為上存在的知行鴻溝。 在這份涵蓋公務員、工程師、教師、建筑師和醫(yī)生等近10個行業(yè)90后的采訪實錄里,關于工作與生活的邊界,關于愛、健康、金錢的排序,或許有你想要的答案,也可能有更多的問題。 01
熬 “起得晚,惡性循壞” 在你看來,多晚才算熬夜?每周熬夜的次數(shù),以及原因? 多多(公務員·91年):凌晨1點。幾乎沒有,除非工作和娛樂需要。 Angus(軟件工程師·92年):過了2點才算、一周1-2次,主要原因是聊天聊晚了。 瓜子(建筑師·93年):超過11點就算熬夜了?;径际强煲稽c才睡覺,因為白天的時間都是屬于外界的,只有在晚上才能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譬如看看教程,畫畫插畫,刷刷社交軟件之類。 叉燒(醫(yī)生·93年):從傳統(tǒng)醫(yī)學看來,超過十一點睡會影響人體的臟器,而在現(xiàn)代醫(yī)學提出的新理論里,熬夜定義為不規(guī)律的睡眠周期。也就是說,無論多晚睡,只要保持固定的睡眠周期和相對穩(wěn)定的睡眠時長,就不叫熬夜。一周熬夜的次數(shù),這個還真沒法數(shù)得清,有時候熬夜是被動的,因為有非常緊迫的任務,比如做手術等等。 也楽(藝術家·94年):2點之后,所以一周也就一天吧。趕工、刷手機、開趴梯、思考人生之類的。 瑤瑤(律所實習生·94年):一兩點吧。幾乎每天,因為最近在律所實習,做完事情就差不多兩點了。之前的主動熬夜,就是想去看一些東西,因為那時才是完全私人的時間。 土豆(媒體人·95年):12點半吧,最近每天都熬夜,因為起得晚,惡性循環(huán)。 雁子(高中教師·95年):超過12點就算熬夜了。4次,原因都是玩手機。 夏薇(白領·96年):12點。幾乎天天,因為加班,回到家收拾一下和朋友聊聊天就已經是在熬夜了。 阿城(自由撰稿人·97年):12點。幾乎每天都熬夜,覺得夜晚的時間才像自己的,晚上寫作有靈感。 十五(大學生·98年):12點半之后。我一般每周熬夜一兩次或者更少,因為學習不忙。熬夜大概很少的比例是學習和工作沒有完成,一般都是玩手機晚了,或和對象聊天。 02
病 “每次躺在MRI機器的隧道里,耳邊響著核磁共振拖拉機一般的聲音,腦海里就會快速懺悔自己在過去一段時間有沒有做什么對身體不好的事情?!?/p> 會主動體檢嗎?曾查出過什么問題? 多多:不會主動,盡可能逃避,害怕視力。 Angus: 不會,因為覺得挺麻煩的,(在香港做檢查貴死了)。 如果真的面對的時候,絕對是害怕的,除了運動的舊傷,對自己身體狀況一點都不了解。 瓜子: 內心多多少少是逃避的。 但是因為生過大病,每年都會做大的體檢,MRI、臟器B超、生化指標等等,然后每次躺在MRI機器的隧道里,耳邊響著核磁共振拖拉機一般的聲音,腦海里就會快速懺悔自己在過去一段時間有沒有做什么對身體不好的事情,所以,每次拿體檢報告的時候,還是很忐忑的。 這種感覺和買彩票有點相似,只不過,買彩票最壞的情況不過是停留在現(xiàn)在的生活,看檢查報告最差的情況則是無盡的。 叉燒 : 由于職業(yè)原因,會比一般人更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出現(xiàn)異常時也會更敏感些,所以也會主動地有針對性地進行體檢。 醫(yī)院是個可以看盡人生百態(tài)的地方,總能在別人的生死里看見自己,因此對體檢報告并不會有所顧忌或是有逃避心理,更多的是,有機會重新審視曾經忽略的東西…… 也楽: 會。 目前這個年齡不害怕,四五十歲了就會緊張吧。 沒什么問題,甚至有點營養(yǎng)過剩,感覺自己從沒這么健康過(吃好睡好沒壓力)。 瑤瑤: 倒是不會主動。 曾經初中抽血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個指標異常,然后休息了一個學期。 我本身身體就不好,當學習和工作長時期處在高壓狀態(tài)下時,就會崩一次,我去年就住院了。 所以每到很累的時候,就會擔心是不是又要大病一場。 土豆: 不會,逃避體檢主要因為怕麻煩,懶得去、也不愿意面對視力、身高和體重。 雁子: 不會。 單位每年會有固定體檢,面對體檢報告不會有顧慮,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自己可以感知得到。 檢查出了輕度地中海貧血。 夏薇: 不會逃避體檢,但不自信,因為缺乏運動,久坐后小肚腩出來了,肩頸和腰椎勞損得也越來越快,會擔心自己的身體會更加的糟糕。 阿城: 上周主動體檢了,沒啥問題。 十五: 不會,因為懶。 覺得身體挺好沒有必要體檢,偶爾會有一點不自信,因為體脂太高、脫發(fā)、膝蓋和腳踝的舊傷,以及我有過抑郁和暴食,所以有點擔心會復發(fā)。 也擔心體檢報告突然發(fā)現(xiàn)癌癥或者其他罕見病,一個跟爸爸關系很好的爺爺就這樣查出了肝癌。但 如果必須體檢的話不會逃避,真的逃避也是因為懶或者怕醫(yī)生太兇了。 03
養(yǎng) “玩笑都這么開,夜還是同樣的熬。只是為了緩解焦慮,也要戴上前男友面膜繼續(xù)夜里打開ppt。” 曾為健康做過什么?《半月談》曾評年輕人的養(yǎng)生方式:一邊勤勤懇懇護膚,一邊孜孜不倦地熬夜,咖啡加枸杞,可樂配黨參。你是如何看待這樣的“朋克養(yǎng)生”的? 多多: 睡覺。 朋克養(yǎng)生……正常也無奈,熬夜是工作和娛樂的需要。 Angus: 做運動,一周四次,健身加有氧。 如何去看,如果有時候有機會不保養(yǎng),然后死命去吃補身子的東西,那終究是不會好的,也是活該; 但如果年輕人工作太忙了,例如996那一種,能活下去就已經不錯了。 瓜子: 13歲的時候曾為恢復健康休學一年住院。 從那以后家里的飲食結構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粗糧、低油鹽、限制肉類攝入啥的,后來自己也習以為常了,所以現(xiàn)在自己也是工作室里唯一一個會泡各種菊花枸杞鐵皮石斛的人吧……所謂“朋克養(yǎng)生”我覺得其實也是一種無奈,大家都知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對,所以在放肆的同時,才會想尋求一些心理安慰。 對此,我可能會抱以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因為潛意識里還是知道自己身體幾斤幾兩的,所以選擇朋克養(yǎng)生的年輕人也會慢慢走向真正的健康生活道路吧。 叉燒: 我的生活方式一直比較健康。 “朋克養(yǎng)生”的現(xiàn)象,一方面說明大家有健康意識,但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內心抗拒邁入中年人行列,但又做不到永遠年輕的無奈。 其實,這樣的養(yǎng)生只是一種自我安慰,對健康并沒有多大的補救,還有可能適得其反,不值得提倡。 有養(yǎng)生意識是好的,追求快樂也固然重要,但是要按照大方向不損害身體為原則。 也楽: 健身,保證運動時間,控制飲酒量,威士忌泡枸杞。 我覺得這很朋克,這就是現(xiàn)實與理想的碰撞催生出的行為藝術,也是一種焦慮的娛樂化。 玩笑都這么開,夜還是同樣的熬。 只是為了緩解焦慮 ,也要戴上前男友面膜繼續(xù)夜里打開ppt。 瑤瑤: 會逼自己生病的時候吃東西。 朋克養(yǎng)生,感覺做什么總比不做好吧。 雁子: 堅持鍛煉,早睡半小時。 為了獲取心里安慰,只要健康沒出現(xiàn)狀況就有僥幸心理。 夏薇: 擺正心態(tài)、調節(jié)工作節(jié)奏、控制飲食、適當運動、遠離老板! ! ! “朋克養(yǎng)生”: 只是一種自嘲的生活方式,能活躍嘮嗑的氣氛但不會使人健康,自己不會這么做。 阿城: 我好像不怎么買保健品,一般每兩天會踢一次足球、跑步。 朋克養(yǎng)生,可以啊,世界那么壓抑,養(yǎng)生養(yǎng)生挺好的。 十五: 為了保持健康盡量不喝甜的東西(幾乎從來不喝奶茶),咖啡每天幾乎不超過一杯而且不會每天喝; 保證葷素搭配的飲食; 睡眠規(guī)律。 看待的話...年輕人熬夜很多時候都身不由己,突然有很多工作也真的沒辦法; 講真我覺得枸杞黨參這種并沒有很養(yǎng)生,年輕人也不大會真相信,不過就只是,聊勝于無? 為了自我安慰一下而已,不過內心也知道自己是在自我毀滅...可是生活壓力太大了真的沒有辦法。 04
癮 “我覺得還是壓力太大,有時候人們會攀比誰看起來比較努力?!?/p> 一種觀點認為,透支身體是一種癮,你怎么看?覺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多多: 如果是因為娛樂熬夜那確實是一種癮,比如說追小說、追劇,就是忍不住想看。 瓜子: 讓人上癮的不是透支身體,而是能讓自己樂此不疲地透支身體去做的事。 也楽: 我覺得不是癮。 只是生活習慣已經形成了,不論是現(xiàn)實還是主觀都很難有大的改變。 原因很多,如果是工作,就是純粹現(xiàn)實原因,主觀壓根兒沒辦法。 如果就是主觀熬夜,那就是開心、是樂趣、是生活方式,只不過別人評論不健康,自己就是喜歡。 瑤瑤: 完全不覺得是一種癮。 大學時候社團和學習會經常熬夜,開始會覺得都很開心,但隨著年紀的長大,會意識到真的沒有什么事情值得你去熬,尤其是通宵。 事實上,我尤其討厭 因為別人的工作失誤造成我必須跟著一起通宵。 土豆: 第一次聽說這種說法,透支身體基本還是指熬夜? 我覺得更多是因為白天拖延或者被擠占了時間,晚上想補償自己吧,其他的身體透支不太清楚還有哪些,不排除自毀傾向和想引起他人注意吧。 雁子: 同意這種觀點。 這好比熬夜也是一種癮,一方面因為都市人白天都很忙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晚上都會不自覺延長自己放松的時間。 另一方面只要身體沒出現(xiàn)問題就不會在意。 阿城: 觀察到一部分人群,有自毀情節(jié),是因為我們處在一個時刻競爭和比較的環(huán)境里,害怕落后,害怕人生無意義,自己不夠優(yōu)秀,不惜透支身體,換取更好的回報。 有人說,中國是低欲望社會了,其實遠遠沒到。 十五: 我覺得還是壓力太大,有時候人們會攀比誰看起來比較努力。 05
父母 “少讓他們操心比什么都強。” 知道父母的體檢情況嗎?做了什么? 多多:不知道。 Angus:不全知道。知道他們都會去做檢查。 瓜子:這個還是知道的吧。我媽得淺表性胃炎挺多年了,前陣子又做了一次胃鏡檢查,順帶做了腸鏡,雖然做的過程特別痛苦,但還好并沒有什么問題。 也楽:知道。但沒做過什么,少讓他們操心比什么都強。 瑤瑤:算是知道的吧。會催他們去體檢,我媽的話,如果在家每晚會幫她按摩。 土豆:知道啊,回去看體檢報告,有問題的話催他們去醫(yī)院復查。 雁子:不太知道。 夏薇:知道,考慮回家鄉(xiāng)發(fā)展。 阿城:他們不太主動體檢。前天打電話催他們。 十五:知道爸爸是很久的脂肪肝了,還有一個可能表征癌細胞的指標偏高,但是我讓爸爸戒煙二十年也沒有用,減肥的話媽媽在家天天控制他。我媽媽的話...體檢小病沒有,大病倒是有一個。我能做的也就是不惹她生氣(不出柜)? 06
婚 “萬一是性病,那估計就不會愛了,如果是家族遺傳天生的,我愿意為他當寡婦?!?/p> 會做婚檢嗎?如果考慮,有沒有想過如何面對不理想的結果? 多多: 會吧,可能是因為遺傳不適合生小孩。 瓜子: 婚檢還是必要的吧,這也是對伴侶的忠誠的體現(xiàn)??赡懿惶硐氲慕Y果是遺傳性疾病?但是對我來說,丁克或是領養(yǎng)孩子都OK,相愛就好吧。 叉燒: 婚檢說到底,可以把它當成一次常規(guī)的身體檢查。 我覺得為了自己,為了另一半,以及未來的孩子,盡量去做。 醫(yī)生也會根據(jù)雙方的健康狀況、生理條件,給予相關決策建議,幫助制定婚育計劃,為提高婚后生活和生育質量奠定基礎。 這樣兩個人的婚姻才會更加幸福長久。 也楽: 會做,結果不能接受就分(性病、以及不可治愈的那種),能接受就結;其他都無所謂,有病就治,治不好就不治,有遺傳問題就不生娃。 瑤瑤: 肯定會的。 因為我對婚姻不是非常感性地考慮,而是從實際出發(fā),所以婚檢肯定在我的計劃之中,很多事情,要衡量之后才可能(繼續(xù)),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就及時解決,對自己、對雙方家庭也比較負責。 土豆: 當然會做,沒有抗拒,非常需要做。不理想就分手,或者不結婚。如果真的愛他勝過愛生命,那也不是不行,可是很難吧。萬一是性病,那估計就不會愛了,如果是家族遺傳天生的,我愿意為他當寡婦。 雁子: 肯定會,而且很有必要。會共同面對去尋求解決方案吧。 阿城:剛畢業(yè),還沒結婚。 十五: 首先,我會結婚嗎? 07
愛 “既然我還是個小朋友,我就相信愛多一點。” 亦舒在《喜寶》中曾說: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錢,如果兩樣都沒有,有健康也是好的。”那么,在你心中,愛、金錢、健康的排序是什么。 多多: 愛、金錢、健康。愛是至高無上的,是基本需求。金錢是物質,也是很多人的一生追求。健康最容易被忽視。 Angus:健康、愛、金錢。前面兩樣好的話,其實不需要最后一個,也能好好生活吧。 也楽: 愛、健康、金錢。畢竟我是個不切實際的浪漫主義者。有愛活一日就很快樂,有健康能活很久也很快樂。有錢沒有健康沒有愛,短暫的人生看到的大都會是人性里猙獰的部分;有健康即便窮,每一個健康的日子都會充滿機會,有機會就有有錢的可能;有愛的話,我大概會覺得窮困潦倒的生活也格外好吧,當然前提是純粹的愛??偨Y:我都要。 瑤瑤: 健康肯定是第一位,但不是說要百分百健康,而是不要生重病。 金錢和愛的話……愛,我覺得來自家庭的愛就夠了吧,還有朋友的聯(lián)系。 金錢的話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我覺得愛和健康是可以并重的。 土豆: 健康、愛、金錢…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感受生活和后兩項! 夏薇: 健康、金錢、愛。 阿城: 愛、健康、金錢。 愛是很寶貴很稀有的東西,賺這么多錢,沒有愛和健康,就很無聊的。 我覺得人活這一輩子,是追求一些值得的東西,如果擁有很多愛,就很值得了。 十五: 愛、健康、錢。 錢帶來快樂的前提肯定是活著; 而活著如果沒有愛也沒啥意義。 但……一方面愛比錢更能帶來持久的快樂,一方面錢比愛靠譜。 不過既然我還是個小朋友 ,那就相信愛多一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