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分清飲”治療乳糜尿 乳糜尿,系尿中含有大量脂肪滴,為臨床常見病之一。主癥為小便混濁,色白如乳,或似米泔,或豆?jié){,上有浮油,尿時無疼痛感。本病屬中醫(yī)學(xué)“尿濁”、“膏淋”的范圍。發(fā)病的原因,多由于感染絲蟲之后,蟲體壅結(jié)經(jīng)脈、氣血津液不能暢行,以致積濕生熱,影響脾的運化功能,精微不能正常轉(zhuǎn)輸,而隨濕熱下注,導(dǎo)致腎臟分清泌濁的功能失常,出現(xiàn)尿液混濁如漿。 本病早期多屬濕熱,治療當(dāng)以清利濕熱為主;病久脾氣下陷者,當(dāng)補中益氣;腎虛不固者,當(dāng)補腎固攝。筆者用自擬八味分清飲治療此癥,收效良好。 八味分清飲的組成: 萆 15克,石葦15克,車前子20克(布包),茯苓10克, 白果10枚(去殼)、山藥15克、芡實15克、生甘草10克, 水煎服,每日1劑,每劑煎2次,早晚分服。 加減法:若小便夾血絲,或血塊,加大小薊各10克,白茅根、生地各20克,涼血止血;尿赤熱痛,加龍膽草、木通各6克,清利濕熱,引火從小便而出;小便頻數(shù),加益智仁、覆盆子各10克,補腎陽、縮小便;腰 腿軟加菟絲子、金櫻子各15克,補腎固澀;如尿濁反復(fù)發(fā)作,身倦神疲,加黨參、黃芪、蓮子須各15克,益氣補脾。 按:八味分清飲,具有清利濕熱,分清化濁之效。方中萆 、車前子、石葦利濕通淋,分清化濁;茯苓、甘草以增強利濕分清之力;山藥補脾胃,強腎固精;白果、芡實收澀止?jié)?。諸藥配伍,有清利濕熱,分清化濁,補脾益腎,收澀固精之功能,對治療乳糜尿,頗為適宜。 文章來源:家庭醫(yī)生報 作者:江蘇省名老中醫(yī) 謝兆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