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是詩歌發(fā)展最繁榮的時期,唐詩,代表了唐代最高的文學(xué)水平,在那個時期,共涌現(xiàn)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詩人,誕生了五萬余首詩歌。那么,在如此眾多的詩人中,有些詩人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甚至有時惡語相向。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唐代詩人間的恩恩怨怨,揭露各個詩人的“死敵”。 1、李白與王維:李白與王維之間的恩怨可謂盡人皆知,二人雖年齡相仿,李白生于701年,卒于762年,王維生于701年,卒于761年,生命軌跡如此相像的兩個人卻從未“同框”。相傳,二人因玉真公主而成為了情敵,從此,二人勢不兩立,有李白的酒宴就沒有王維,有王維的酒宴則沒有李白。 2、李白與高適:李白與高適初次見面時一見如故,二人同杜甫共游梁園,并且,高適也是李白與宗氏的媒人之一,只可惜,李白與高適真是塑料兄弟情,后來高適投靠了王維,誣陷李白有謀反之心,導(dǎo)致李白被流放,從此,李白與高適恩斷義絕。 3、李白與白居易:二人雖處在不同時代,但是,后世的白居易對李白可謂十分不欣賞,白居易曾說李白的詩索然無味,有人可能會有疑問,李白不是白居易偶像?大家不要被影視劇什么的所誤導(dǎo),白居易曾有一篇《與元九書》,也就是寫給元稹的信,信中說:“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風(fēng)、雅、比、興,十無一焉。”,意思很簡單,白居易說李白有才華,但是寫的詩無論從內(nèi)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太無趣了。另外,白居易的門生徐凝寫了一首《廬山瀑布》,藝術(shù)手法與李白的極為相似,白居易看后竟然說徐凝的《廬山瀑布》遠勝于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4、白居易與杜牧:因徐凝的《廬山瀑布》受到了白居易的追捧,李白的迷弟杜牧為李白鳴不平,說徐凝的《廬山瀑布》實在太差勁。 5、宋之問與劉希夷:相傳宋之問是劉希夷的舅舅,因劉希夷寫了一首《代悲白頭翁》,其中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句,宋之問大為贊賞,并想據(jù)為己有,奈何劉希夷寧死也不給,結(jié)果被宋之問殺害。 6、李賀與元?。?/strong>同為中唐時期兩個詩人,李賀對元稹可謂恨之入骨,當(dāng)年李賀參加科舉考試,元稹作為考官,看到李賀后找理由取消了李賀的成績,韓愈苦苦相求也未能成行。如果沒有元稹,李賀也許就不會一生窮困潦倒,英年早逝。 7、元稹與張祜:張祜也許知名度較低,那么,他們二位怎么扯上關(guān)系的,前文提到了徐凝,相傳,徐凝與張祜同科,二人并列第一,但是白居易經(jīng)過思慮后,將徐凝列為了第一,張祜則第二,張祜自然不服,與白居易交惡,作為白居易的好兄弟,元稹則是痛罵張祜,從此,二人結(jié)下了梁子。 8、韓愈與劉禹錫:劉禹錫與柳宗元是好兄弟,柳宗元與韓愈也是好兄弟,本來三人關(guān)系非常不錯的,但后來,劉禹錫、柳宗元參與了“永貞革新”,而韓愈沒有與二人站在一起,后來韓愈被貶,認為是劉禹錫有心害他,便與劉禹錫決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