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測光 測光就是測光系統(tǒng)對我們的拍攝對象的亮度進行測量,然后計算出需要的曝光量,達到正確曝光的目的。 相機一般以18%反光率為基準,18%這個數值來源是根據自然景物中中間調(灰色調)的反光表現而定,當畫面中白色調居多時反光率大于18%,而當黑色調居多時反射率小于18%。 二、測光與曝光兩者關系: 測光就是測定光線的明暗程度,從而為相機確定光圈和快門的數值,提供正確的曝光量。 三、測光系統(tǒng)在什么情況容易出錯?如何糾正? 我們知道測光是以18%中性灰為基準。 當我們拍攝很亮很白的畫面時,如白色充電頭,測光系統(tǒng)會覺得太白了,所以給出的曝光量(快門光圈)就會降低,以達到18%的效果,造成實際照片偏暗。這時候就需要“白加”增加曝光補償,讓照片接近真實更亮一些。 當我們拍攝很黑很暗的畫面時,如黑色鏡頭蓋,測光系統(tǒng)會覺得太黑了,所以給出的曝光量(快門光圈)就會提高,以達到18%的效果,造成實際照片偏亮。這時候就需要“黑減”降低曝光補償,讓照片接近真實更暗一些。 四、測光模式及其使用 1、評價測光(矩陣測光):智能化程度高。 【特點】它是將畫面分為多個區(qū)域、分別測量,然后分析比較得出最佳的曝光量。 【用途】風景拍攝、順光人像、集體照或光比小的其他大多數場景。不適合拍攝逆光等光比反差大的場景。 2、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效率高。 【特點】主要測量畫面中央約1/3的位置,其他區(qū)域的權重很低。 中央重點測光比使用評價測光更加容易控制。 【用途】適合紀實作品、人物肖像、旅游照片等。 3、點測光:靈敏度和準確度高。 【特點】測量畫面中央很小的區(qū)域,大概在3%左右。方便、精準。 【用途】適合逆光人像、剪影、舞臺攝影、特寫等。 4、其他測光模式 局部測光模式、平均測光模式等 五、總結 1、測光和曝光補償都在手動曝光M檔時失效。 2、對拍攝主題拍攝后要記住曝光量(快門、光圈),方便后續(xù)調節(jié)。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有想要筆者寫指定內容的小伙伴可寫在評論區(qū),供筆者參考。 麻煩大家關注、點贊轉發(fā)哈。每天都會更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