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豪車,最先讓人想到的常常是電視劇里那些帶著點油膩氣息的腰纏萬貫的中年人,他們車庫里停著的豪車,更像是小孩子玩具柜里陳列著的模型,是一種屬于特定階層的財富的象征。 至于那些年紀輕輕就開上豪車的人,留給大家的印象則可能伴隨著:公子哥一樣的穿著、轟鳴的引擎聲以及花錢如流水一樣的消費習慣...... 但真實的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早早擁有豪車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又讓他們冥冥之中失去了什么?我們采訪到了其中的三位,帶你一探究竟: — “我爸送了我輛保時捷做成人禮,加我的女生呈指數(shù)級增長” 先坦白一點,我們家真的算挺有錢的。車是18歲那年我爸送我的成人禮,盡管那時候我連駕照都還沒有,但他當時問我想要什么,我思考了半天,覺得男孩子嘛,早晚得有輛屬于自己的座駕,就順口說了,但我沒想到我爸給我弄了輛那么貴的...... 所以我在連車都還不會開的年紀,就陰差陽錯地有了輛屬于自己的豪車。 考完駕照差不多已經(jīng)是兩年后的事情了。我是在本市念的大學(xué),在學(xué)校里我自認為還算是一個行事低調(diào)的人吧,所以同學(xué)們對我家境優(yōu)越的判斷,基本源于看到過幾次我家司機來接送我上學(xué)。 后來有個學(xué)期的期末,我一個舍友要去火車站,東西挺多的,出于好心,我想著要么找家里司機送他一下好了,結(jié)果電話接通了我才想起來司機大叔陪我爸去外地出差了。 但我轉(zhuǎn)念一想,我自己既有駕照也有車,干嘛還要麻煩別人???于是就回家取了那輛從買來到當時開過次數(shù)單手數(shù)得過來的保時捷去送我室友。 必須承認的是,當時把車子開到寢室樓下,我站在車邊的時候,來來往往的同學(xué)看我的眼光讓我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雖然我爸媽經(jīng)常教育我“要低調(diào)”這件事,但就是在那一次,我切實感受到人真的會因為有錢而變得虛榮起來。我室友提著大包小包下樓,在看到這輛車的瞬間眼睛瞪到平時的三倍大,他反復(fù)跟我確認了好多遍“這真的是你的車嗎?”,最后人都坐進車里了,還丟給我一句“我知道你有錢,但沒想到你這么有錢啊”。 那個假期回來之后,我有豪車的事情傳遍了整個學(xué)院,大概因為我平時穿衣服吃東西都是優(yōu)衣庫和麻辣燙級別的,那些人切實懂得了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 但不得不說,我發(fā)現(xiàn),自從被別人知道有豪車之后,社交這件事好像變得容易了許多。 本來我是一個對社交沒什么興趣的人,課余時間就在寢室打打PS4,最多也就請舍友出去吃頓好的,但從那之后,我收到的社交邀請一下子呈指數(shù)級增長。 班級聚會三番五次確認我一定會去,還頻繁有女生來加我微信,很多我甚至都不知道她們是怎么弄到我微信號的,學(xué)院的某個學(xué)生會干部還曾單獨請我吃飯,那真是我迄今為止吃過最尷尬的一頓飯,他話里話外都不斷討好、試探,但就是遲遲不說最后的那個目的,我是個挺直接的人,不喜歡別人跟我這樣拐彎抹角,所以吃到一半我就撂下筷子跟他說,“有什么事你直說好了。“ 他這才透露原來是學(xué)院想舉辦一個活動,但遲遲沒能拉到贊助,所以想問問我家的公司愿不愿意贊助這次活動,可以給一些露出。 話音未落我就覺得好笑,我家一個房地產(chǎn)公司,在你的法律知識競賽里能得到什么露出? 對于這些突然爆發(fā)的社交邀請,我?guī)缀醵祭涮幚砹?,那段時間我頻繁想起小時候看的電視劇里的一句話,“你永遠都不知道這些人接近你是因為你的人還是因為你的錢。” 不過我還是不愿意把周圍人想得太壞吧,但我同時也覺得現(xiàn)有的消費觀讓我活得挺自在的,我花錢的地方?jīng)]那么多,那輛車我也很少開出去,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停在我家車庫里落灰,我沒想去改變什么。 即便是畢業(yè)后進入社會,我也不希望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因為一輛車才多出一些附加值,坦白說,那挺沒意思的,不是嗎? — “我把豪車借給朋友, 他當天就坐在車里發(fā)了條朋友圈” 似乎在大眾眼中,開豪車的女生,就不是什么正經(jīng)人。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但我本人的親身經(jīng)歷卻在反復(fù)“驗證”這句話。 那輛法拉利是男朋友送我的生日禮物,我今年26歲,他31歲,我是做金融的,他家是做珠寶生意的,我們是在一個業(yè)內(nèi)的酒會上認識的,彼此覺得興趣相投,約會了幾次之后就順理成章地在一起了。和普通的小情侶一樣,我們之間也會送對方東西,但因為雙方條件都不錯,所以互相送的禮物也相對貴重一點。 我其實知道,開著他送的那輛車去公司,一定會招來某些指指點點,因為在大家眼里,你的年齡、閱歷還有財富都和你開的這輛車是不匹配的,本來金融圈的風言風語就不少,有點姿色的女生更是會被當作集中的八卦對象,有心人完全可以拿“這輛車是從哪來的”大做文章。 僅僅是在公司和周圍人的圈子里,我就聽到過三個版本的關(guān)于自己的“傳奇故事”,什么被業(yè)界大佬包養(yǎng)啦,家中勢力顯赫啦,最荒唐的是有人說車是老板送給我的,為了把我留在身邊做他的“金絲雀”...... 我跟男朋友說這些的時候,他特別生氣,說要開車去公司接我,讓他們看看車到底是怎么來的,被我笑著制止了。 因為我真的覺得沒必要,大家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行了,管別人怎么說呢? 但最讓我厭惡的是,有些人一邊無中生有地編造著關(guān)于你的謠言,一邊還能在微信上嬉皮笑臉地叫你“親愛的”、問你可不可以上下班捎他一程,甚至還有來借車的。 借車干嘛?他們表面上會說要接朋友或是出去自駕什么的,但我觀察了一圈下來,發(fā)現(xiàn)最多的還是為了拍照炫耀。我之前真的把車借給過一個自認為關(guān)系還不錯的朋友,結(jié)果他當天就坐在車里發(fā)了條朋友圈,配文“還是貴點的車開得舒服”,絲毫不提車是借來的這件事。 車子還回來之后,還被他弄了一車手抓餅的味道......我在微信上問他怎么回事,他立馬換了副面孔,嗆了我一句“開豪車很了不起嗎?” 我當時就怒了,我的車來得光明正大,我跟男朋友在經(jīng)濟實力上勢均力敵,請問我有什么好羞愧的? 前段時間,那篇《中國女性的穿衣自由》刷爆了朋友圈,我那天晚上真的很想延伸著寫一篇《中國女性也有開車自由》的文章,很奇怪的一件事是,大多數(shù)人眼中,一個開著豪車的年輕男性會被視作年輕有為,但一個開著豪車的年輕女性就會被一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私下里說成是“小三”和不要臉...... 因為換了個性別,就招來的流言蜚語,難道還少嗎? — “因為開豪車, 我被喜歡的女孩卷了一頓” 我曾經(jīng)做過最蠢的一件事,就是開著我爸的車,去心儀的女孩公司門口等她。 當時覺得,女孩子嘛,多多少少都有點虛榮,可能我這樣去找她會讓她開心甚至是有面子,后來才發(fā)現(xiàn)我錯了。 我連著等了三天,都沒等到她的人,到了第四天,我忍不住發(fā)消息給她,問她最近怎么了,是沒在公司嗎,等好幾天了都沒見到人影。 她輕描淡寫地回復(fù)我,“哦,我這幾天都看到你了。” 看到這兒我就有點急了,我問她為什么不見我,我專程等了三天就是為了送她回家。 可能因為我的語氣有點著急,她當即打了個電話過來,把我卷了一通: “我有要求你專程來找我嗎?” “我為什么要坐你的車回家?” “你都不用上班的嗎?就因為你家有錢,你就可以游手好閑嗎?” “你是不是覺得就因為你開著保時捷,所有的女孩就應(yīng)該喜歡你,都要迎合你?” “你的車還不是你爸的,又不是你的?!?/em> 她說完最后這句,重重地掛斷了電話。 我當時坐在車里都懵了,從小到大還沒異性用這種口氣跟我說過話,她的那些質(zhì)問像連珠炮一樣不斷撞擊著我的內(nèi)心,我突然意識到在她眼里我就是那種影視劇和小說里的“紈绔富二代”,因為家境優(yōu)渥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胸無大志,覺得所有女孩都能被自己拿下...... 那次之后,我再沒出現(xiàn)在她公司樓下,反而把自己關(guān)在家里反省了一周。 我覺得她說的沒錯,我現(xiàn)在擁有的一切、我之前用來“橫行霸道”的資本,其實都來源于我的父母,如果不是投了個好胎,我可能真的一無所有。 想明白之后,我決定改變這種狀態(tài)。本來我爸給我在他公司里安排的那個閑職我一直看不上眼的,就私下里跟那個叔叔搞好關(guān)系偶爾出現(xiàn)一下,這件事之后我每天準時去公司報道,剛開始那些員工都用看怪物的眼神打量我,幾周之后也就“默認”了我的存在。 前陣子我又給那個女孩發(fā)了條消息,“如果有一天,我不游手好閑了,你愿意試著了解一下我這個人嗎?“ 她回復(fù)了兩個字,“好啊?!?/p> 不管是不是客套吧,但我的生活真的因為她發(fā)生了一些改變。比如我已經(jīng)很久沒開過那輛卡宴了,現(xiàn)在上下班都搭地鐵,當然偶爾也會打個車偷個懶什么的。 有錢會使人變壞嗎?在我看來可能觸發(fā)轉(zhuǎn)變的不是金錢,而是人的惰性,什么都有了自然也就沒什么奮斗的動力了,有個詞叫“躺贏”嘛,如果躺著就能擁有一切,大多數(shù)人都會那么躺平下去吧? 我很感謝這個女生,也感謝那輛之前被我拿來炫耀的豪車,把我從一個俗套的富二代劇情里拉了出來。 現(xiàn)在的錢和房子都是爸媽給的,車子也是,但我想早晚有一天,我會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金錢甚至事業(yè)。 當然也會有一輛真正屬于自己的車,它是否名貴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副駕駛坐著的,可以是我真正喜歡的人。 你聽說過怎樣的豪車故事, 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采訪、撰文:Peter Peach 編輯:Holly 插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