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 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hù)持正法的阿羅漢 ,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羅漢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xiàn)十八羅漢;到宋代時(shí),則盛行十八羅漢了。十八羅漢的出現(xiàn),可能與中國文化中對十八的傳統(tǒng)偏好有關(guān)。清乾隆皇帝欽定“十八羅漢”中最后兩尊羅漢為降龍羅漢、伏虎羅漢,自此十八羅漢就以御封為準(zhǔn)了,所以之后看到的羅漢作品皆為“十八羅漢”,“十八羅漢”慢慢取代了“十六羅漢”。羅漢從出現(xiàn)伊始,便成為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的重要題材,隨著唐代“十六羅漢”的廣泛流傳,“十六羅漢”開始出現(xiàn)在文學(xué)、畫作、雕刻等領(lǐng)域。在藝術(shù)家的渲染和佛教的推動(dòng)下,無論是十六羅漢、十八羅漢還是五百羅漢,都已深入人心,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佛教人物。 坐鹿羅漢 歡喜羅漢 舉缽羅漢 托塔羅漢 靜坐羅漢 過江羅漢 騎象羅漢 笑獅羅漢 開心羅漢
探手羅漢
沉思羅漢
挖耳羅漢
布袋羅漢
芭蕉羅漢
長眉羅漢
看門羅漢
降龍羅漢
伏虎羅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