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問我,說:“自己的孩子即將踏足進入社會獨立,可有什么好的座右銘,可以送他!” 想了好久,才道:“我也不知道那一條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座右銘。”說到這,看了朋友一眼,又道:“不過,我確實有一段話可以送他?!?/p> “關(guān)于認知,你可以不相信規(guī)則,但你一定要相信人性!” ——題記 記得很久以前,自己還當管理的時候,曾跟當時一些自己所挑選出來的下屬所說過的一段話:“整個公司所有運行規(guī)則都是從我們這里定出去的,在很多時候,別說是你們便是包括我這個制定者,都得牢牢去遵守這一份規(guī)則。 因為這一份規(guī)則是保障整個團隊有效運行的一大機制,若是缺乏了這一份機制的存在,那我們這個團隊就會變成一片散沙,到時別說是效率了,便是運行可能都是一大問題。 可是在這個時候,我也希望你們能牢牢記住,規(guī)則卻也從不是說就得死死去執(zhí)行,而不能有絲毫的改變與通融。 畢竟,若然如此的話,我其實也完全沒有必要去精挑細選上你們,還消耗諸多心神去培育你們,更別說還為此而開出遠遠高于旁人的待遇跟酬勞?!?/p> 記得當時有人不解,問道:“頭,您這樣說,不是顯得有些前后矛盾嗎?” 當時,自己給出的答案是:“你會這么問,是因為你還不了解這個世間有一個詞,叫意外!” 這世間有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的古怪。 比如,常人覺得最易變的是人心,最難變的是規(guī)則。 但實際卻往往與之相反,真正易變的是規(guī)則,反倒是人性,看似多變,但實際卻從未曾有過多變。 因為不管是任何一套規(guī)則的出現(xiàn),都是因為當下的某些剛需而制定出來的。 可是,不管是人生,或是市場與勢態(tài),卻從來都是善變的。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在我國80年代前后左右,叫上一聲同志那是對人的尊稱,但現(xiàn)時再叫上一聲同志,卻就不見得能為人接受了。 核心的轉(zhuǎn)變,自然也代表著外在的形式也得隨著而改變,就像規(guī)則,若是缺乏了相應(yīng)的剛需,那其自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反倒是人性,雖然看似常常在變,但本質(zhì)上來說,卻從未曾改變。 就好像我們抬頭仰望天空一樣。 天空的本質(zhì)是不變的,我們之所以會常常覺得它在變,大都是受了天空下方的云層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因為才覺得它在變。 可若是將下方的諸多因素給掃開,歸還一個朗朗天空,你會不由發(fā)現(xiàn),這看似多變的天空,從恒古至今,卻從未曾擁有過絲毫多變! 人性亦是如此,看似變了,卻又何曾有過改變! …… 篇外文:本文只是隨筆所編,只可觀賞,卻不可當真! 別:圖片皆來自網(wǎng)上,與正文無關(guān)! 文:看書 |
|
|
來自: 恒久遠助聽 > 《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