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們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它們仍然在守護祖輩傳承的手工技藝,隨著一個書寫時代的結束,力保筆墨紙硯的文化印記不朽。走進最傳統(tǒng)的保密工坊,看粉末是如何匯聚成形,千萬次的搗練,呈現一塊徽墨的蛻變歷程。詩詞書畫在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釋讀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這自然離不開其承載物筆墨紙硯。而墨能言世間萬物,在濃淡之間更是中國人哲學和情感的深邃表達。古代上等好墨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好墨與文人的關系也正猶如名將之于寶馬、美人之于胭脂。所以,當今清代四大制墨名家制作的墨塊價格基本都在百萬以上,乾隆御制墨拍賣價更是接近了千萬。那么,如此重要的墨到底是如何制造出來的,又為什么會有“一兩黃金一兩墨”的說法。 版權說明: 版權說明:文章源于網絡,僅代表原作者觀點,網絡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chuàng)作者可聯系我們予以公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