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擬恨賦 作者:李白 《恨賦》為南朝文學家江淹所作,也是江淹獨創(chuàng)之格,通篇為志愿未遂、抱恨而死之人致慨,列舉了古來帝王、諸侯、名將、美人、才人、高士、貧困、榮華之恨,最終結以世事循環(huán)無盡,無論生前地位有高低貴賤,終將飲恨而死同歸一盡。其文慷慨激昂,語法千錘百煉,是賦中名篇。 李白有一篇《擬恨賦》存世,即是擬江淹原作。既是擬作,自是亦步亦趨,“段落句法,蓋全擬之,無少差異”。學習者可將兩篇對讀,體會其奧妙。 黑色大字為李白擬作,灰色小字為江淹原作 晨登太山,一望蒿里。松楸骨寒,宿草墳毀。浮生可嗟,大運同此。于是仆本壯夫,慷慨不歇,仰思前賢,飲恨而沒。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昔如漢祖龍躍,群雄競奔,提劍叱咤,指揮中原,東馳渤澥,西漂昆崙。斷蛇奮旅,掃清國步,握瑤圖而倏升,登紫壇而雄顧。一朝長辭,天下縞素。 假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削平天下,同文共規(guī)。華山為城,紫淵為池。雄圖既溢,武力未畢。方架黿鼉以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斷,宮車晚出。 若乃項王虎斗,白日爭輝。拔山力盡,蓋世心違。聞楚歌之四合,知漢卒之重圍。帳中劍舞,泣挫雄威。騅兮不逝,喑惡何歸。 若乃趙王既虜,遷于房陵。薄暮心動,昧旦神興。別艷姬與美女,喪金輿及玉乘。置酒欲飲,悲來填膺。千秋萬歲,為怨難勝。 至如荊卿入秦,直度易水。長虹貫日,寒風颯起。遠讎始皇,擬報太子。奇謀不成,憤惋而死。 至如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吊影慚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門。裂帛系書,誓還漢恩。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若夫陳后失寵,長門掩扉。日冷金殿,霜凄錦衣。春草罷綠,秋螢亂飛。恨桃李之委絕,思君王之有違。 若夫明妃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山無極。搖風忽起,白日西匿。隴雁少飛,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 昔者屈原既放,遷于湘流。心死舊楚,魂飛長楸。聽江風之裊裊,聞嶺狖之啾啾。永埋骨于淥水,怨懷王之不收。 至乃敬通見抵,罷歸田里。閉關卻掃,塞門不仕。左對孺人,右顧稚子。脫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沒地,長懷無已。 及夫李斯受戮,神氣黯然。左右垂泣,精魂動天。執(zhí)愛子以長別,嘆黃犬之無緣。 及夫中散下獄,神氣激揚。濁醪夕引,素琴晨張。秋日蕭索,浮云無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從軍永訣,去國長違,天涯遷客,海外思歸。此人忽見愁云蔽日,目斷心飛,莫不攢眉痛骨,抆血沾衣。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遷客海上,流戍隴陰。此人但聞悲風汩起,泣下沾衿。亦復含酸茹嘆,銷落湮沉。 若乃錯繡轂,填金門,煙塵曉沓,歌鐘晝諠。亦復星沉電滅,閉影潛魂。 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匝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火絕,閉骨泉里。 已矣哉,桂華滿兮明月輝,扶桑曉兮白日飛。玉顏滅兮螻蟻聚,碧臺空兮歌舞稀。與天道兮共盡,莫不委骨同歸。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綺羅畢兮池館盡,琴瑟滅兮丘隴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飲恨而吞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