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香呀!今天什么日子呀!怎么做這么多又這么香的飯菜呀!”我問媽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jīng)歷過這樣一個場面,一家人其樂融融,歡聚一堂。 一個好用的櫥柜如何設(shè)計?首先要動線流暢且高度合適,然后內(nèi)部布局合理。 常見的櫥柜有一字型、雙線型、L型和U型四種,但不管是哪一種,都要考慮做菜的順序——從冰箱拿食材、水槽洗菜、切菜備菜、炒菜、起鍋裝盤,這個動線越流暢越好,減少不必要的走動。 一字型 把所有的工作區(qū)都安排在一面墻上,通常在空間不大、走廊狹窄情況下采用,是小戶型的首選,利用一面墻設(shè)置櫥柜,水槽、灶具和儲物,所有工作都在一條直線上完成,節(jié)省空間。
L型 這是中小戶型廚房最常見的一種布局,和雙線型相比,轉(zhuǎn)角的空間也利用了起來。 冰箱建議放在水槽旁,食材拿出來可以直接清洗,動線更流暢。
U型 大廚房推薦用這種布局,儲物空間多,操作臺面腳寬,有足夠的彎腰和轉(zhuǎn)身空間,能容納多人操作。 但和L型相比,多了一個轉(zhuǎn)角,很容易形成雞肋空間,要合理設(shè)計。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形狀的櫥柜,只要廚房空間足夠大,都可以加入中島,做一個中西合并的廚房。
不管是地柜還是吊柜,高度都應(yīng)該按照使用者的身高定制,溫馨提示建議按照家里最高的那位身高來,這樣他做飯的時候就不會擔(dān)心會撞頭了。 身高165以上,地柜高度85cm。
灶臺本身有一點高度,炒菜就要端著胳膊,最好適當(dāng)降低灶臺臺面高度,比旁邊的操作臺面低7cm-10cm為宜。
吊柜高度50cm-60cm,距離地面145cm-150cm,這個尺寸適合大多數(shù)下廚者的身高,不用墊腳就能打開柜子取東西。
地柜和吊柜的深度有差距,櫥柜地柜深度(含臺面)一般在60cm左右,地柜深度為56cm,吊柜深度為32cm。 如果要在櫥柜中嵌入家電,比如消毒柜、洗碗機,在測量時要記得預(yù)留空間。
主要工作就是洗菜和刷碗,個人建議盡量大單盆,不論是刷鍋還是洗東西大就是爽啊。 深度:一般為600mm或550mm。 高度:正常高度一般為身高/2+50mm和備菜區(qū)保持一致。 寬度:除去臺盆寬度外,需要在遠(yuǎn)離備菜區(qū)的一邊留出至少300mm,用于碗筷的瀝水。
地柜地柜一般有隔板式和抽屜式,相比較而言抽屜式比較方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