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普通電動機采用的冷軋硅鋼片鐵芯,其導磁系數(shù)不是很高而且不是常數(shù),正常情況下鐵芯工作在其磁化曲線的附點以上至膝點附近的一段區(qū)域內,在這段區(qū)域內導磁系數(shù)最高,在工頻電源下能滿足電動機的正常運行要求。采用變頻器供電運行時,在低頻段電動機電流卻很?。ㄓ袝r比電動機在工頻下的空載電流還要低),使得這種冷軋硅鋼片鐵芯工作在磁化曲線的附點附近及以下,在這一段區(qū)域內鐵芯的導磁系數(shù)相對較小。電動機繞組中電流產生的磁通在定子鐵芯和轉子鐵芯中閉合的數(shù)量會相對減少,表現(xiàn)為對鐵芯的磁化力不足,導致電動機的電磁轉矩嚴重下降,實際運行時將可能因電磁轉矩不夠或負載轉矩相對較大而無法啟動或在低頻段不能正常運行。因此,變頻器中均設置有相應的轉矩提升功能,為不同的負載提供了不同的轉矩特性曲線,在不同的轉矩提升曲線中為低頻段設置了不同的轉矩提升量。例如,富士5000G11S/P11S系列變頻器就提供了38條不同狀態(tài)下的轉矩提升曲線。在變頻器調試時選擇不同的轉矩提升曲線可以實現(xiàn)對不同負載在低頻段的補償。 變頻轉矩提升曲線在調試時應按電動機運行狀態(tài)下的負載特性曲線進行選擇,泵類、恒功率、恒轉矩負載應在各自相應的轉矩提升曲線中選擇。由于普通電動機低頻特性不好,如果工藝流程不需要在較低頻狀態(tài)下運行,應按工藝流程要求設置最低運行頻率,避免電動機在較低頻狀態(tài)下運行。如果工藝流程需要電動機在較低頻段運行,則應根據電動機的實際負載特性認真選擇合適的轉矩提升曲線。 選擇轉矩提升曲線是否合適,可以通過在調試中測量其電壓、電流、頻率、功率因數(shù)等參數(shù)來確定,在調試中應在整個調速范圍內測定初步選定的幾條相近的轉矩提升曲線下的各參數(shù)數(shù)值。首先看是否有超差,然后對比確定較理想的數(shù)值。對轉矩提升曲線下的某一頻率運行點來說,電壓提升不高(欠補償)或電壓提升過高(過補償)都會使電流增大,要選擇合適的轉矩提升曲線,必須通過反復比較分析各種測定數(shù)據,才能找出真正符合工藝要求,使變頻器驅動的電動機能安全運行、功率因數(shù)又相對較高的轉矩提升曲線。 在恒轉矩區(qū)間有多條轉矩提升曲線,有的變頻器還有幾條轉矩減少曲線。多數(shù)情況下為了提高啟動轉矩,可使用變頻器的自動轉矩補償功能,當啟動電流為額定電流的1.5倍時啟動轉矩約提高到2倍。轉矩提升設置為自動時,可使加速時的電壓自動提升以補償啟動轉矩,使電動機加速順利進行。 不同品牌的變頻器轉矩補償功能含義有所不同:如富士產品定義了轉矩提升1和轉矩提升2;美國A-B公司產品則定義了直流升壓、啟動升壓、運行升壓、運行加速升壓。在轉矩提升功能中,有許多提升模式供用戶選擇,同一廠家不同系列的產品,其出廠設置有所不同,如果系統(tǒng)進行調試時忽視了該參數(shù)的設置修改,當負載啟動轉矩較大時,將導致過流跳閘,造成啟動失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