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的少年。這些老照片記錄了晚清的幾個社會生活場景,非常直觀真實,能帶我們穿越100多年的時光回到歷史中去。我們通常從電視劇中了解從前的生活,事實上,那些演員和布景根本無法還原歷史面貌。 (來自:小歷史) 挎著竹籃乞討的盲人。晚清官府沒有設(shè)立針對貧者弱者的常規(guī)救助體系,僅僅在干旱、洪水等災(zāi)害來臨之際能給百姓一些暫時的救濟(jì)。如果某個貧弱者背后有比較強(qiáng)大的家族力量,他或許還能得到生活上的貼補(bǔ),否則只能走上街頭乞討。 (來自:小歷史) 街頭的賭局,一群男人玩得不亦樂乎。桌子腿上貼著“五方五土財神”的條幅,看來每個賭徒都認(rèn)為財神能決定自己的輸贏,倘若得到他的保佑眷顧,便可以鎖定勝局財源廣進(jìn),實現(xiàn)一夜暴富的夢想。 (來自:小歷史) 外國人坐騾馱轎?!膀咇W轎”就是由騾馬馱著轎子前行,與人抬轎相比,其優(yōu)勢很明顯:能走更遠(yuǎn)的路程,速度也更快,關(guān)鍵是成本低。清朝、民國時期,騾馱轎在平民之中非常流行。 (來自:小歷史) 街頭的剃頭攤,男子正在編辮子,一個賣餅的少年闖入鏡頭。與歷朝歷代不同,清朝頒布了“雉發(fā)令”,男子每隔幾天就要把額頭的頭發(fā)剃光,因此街上有很多流動的剃頭攤兒?!帮舭l(fā)垂辮”,清朝的男人在歷史上辨識度最高。 (來自:小歷史)![]() 某個城市里的水夫。他們裸露的上身顯得瘦骨嶙峋。 (來自:小歷史)![]() 抬著生豬進(jìn)市場。 (來自:小歷史)![]() 戴枷示眾的囚犯。戴枷示眾是很要命的刑罰,幾十斤的枷板套在脖子上、站在人來人往的街頭,肉體和精神都受打擊,總之就是讓你沒尊嚴(yán)。這種刑罰的期限從幾天到6個月不等,極端情況下有長達(dá)2、3年,甚至永遠(yuǎn)枷號的。 (來自:小歷史)![]() 兩個婦女在紡線織布。這張照片很好地展現(xiàn)了“女子紡織在家園”的情景。小農(nóng)經(jīng)濟(jì)時代,男子農(nóng)忙時耕種、農(nóng)閑時打工,女子則在家織布,由此全家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 (來自:小歷史)![]() 1910年,河南開封火車站,當(dāng)?shù)毓賳T和百姓送別傳教士卡爾及其家屬??柤捌浼覍俣即┲袊b,他可能在開封做了很多慈善事業(yè),與百姓關(guān)系比較親密,所以在離開時才有這么隆重的送別場面。 (來自:小歷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