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疊 編輯本段 作品原文杞人憂天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跳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折疊 編輯本段 注釋譯文折疊 詞句注釋折疊 白話譯文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 又有個人為這個杞國人的憂愁而憂愁,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 那個人說:"天如果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會掉下來嗎?" 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fā)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么。" 那個人又說:"如果地陷下去怎么辦?" 開導他的人說:"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么地方是沒有土塊的。 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么還擔心會陷下去呢?" 經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 折疊 編輯本段 作品鑒賞折疊 編輯本段 作者簡介列子,生卒不詳,名御寇,戰(zhàn)國時期鄭國人,主張?zhí)撿o無為,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信奉道家的與世無爭思想,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他一生安于貧寒,不求名利,不進官場,"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農耕之馀,醉心讀書著述,潛心撰文二十篇,約十萬多字。流傳有《列子》一書,其作品在漢代以后已部分散失,現存八篇《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憂天》、《夸父追日》、《兩小兒辯日》、《紀昌學射》、《黃帝神游》、《湯問》等膾炙人口的寓言故事百馀篇,篇篇珠玉,妙趣橫生,且影響極大,可謂家喻戶曉,廣為流傳。其中《兩小兒辯日》被納入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篇課文。 《列子》共八卷,《漢書·藝文志》有著錄。屬于一部早期黃老道家的經典著作,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學著作的匯編。在先秦曾有人研習過,經過秦火,劉向整理《列子》時存者僅為八篇,西漢時仍盛行,西晉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