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作紅木-頭條號 2019/7/217:01 這算圓角柜還是方角柜?自從漢唐時候起,人們逐漸由席地坐轉(zhuǎn)向垂足高坐,家具也從低矮型向高型轉(zhuǎn)變。 再歷經(jīng)宋、元發(fā)展,進入明朝以后,中國傳統(tǒng)家具水平達到頂峰,形成了舉世聞名的明式家具。 隨后這種風(fēng)格影響到方方面面,連器型矮小的炕上家具也不例外,地面上兩米來高的大柜,微縮成幾十厘米的炕柜。 圖片上的黃花梨小柜高約半米,相當(dāng)于常人膝蓋往上多一點,黃花梨材質(zhì),做工精細、雕花精美,面葉、鈕頭、吊牌一應(yīng)俱全。 明式文人氣息濃厚。然而柜帽與銅合頁同時出現(xiàn),一時又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我們知道,圓角柜與方角柜的區(qū)別在于柜門的安裝方式: 圓角柜門以大邊出榫為軸,納入臼窩固定,而上方的卯眼需在柜帽上鑿出,因此圓角柜一般都有柜帽。柜帽四角倒圓,所以叫圓角柜。 對于方角柜來說,柜門用合頁固定在邊框上,柜頂四角采用粽角榫連接,無需柜帽,柜頂呈方形,所以叫方角柜。 此柜采用合頁形式,乃方角柜莫屬。作為炕上用具,這樣的小柜主要用于擺放賞玩之物,兼做收藏首飾、細軟等小件使用。柜頂四邊噴出,可以加大頂板面積,所以在方角柜的基礎(chǔ)上又增加了柜帽結(jié)構(gòu),最終變成了用合頁、有柜帽的炕柜。 關(guān)于柜帽為方便使用而設(shè),還可以從炕柜頂板平鑲、不落堂工藝得出。 普通大柜一人以上的高度,既不方便取放東西,也不適合隨時觀賞,因此頂板基本都采用落堂鑲板的方式。 小器大作,文人賞玩的黃花梨方角炕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代農(nóng)耕社會的生產(chǎn)方式造就了傳統(tǒng)起居文化,明式床、榻、以及炕上類家具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許多廳堂上使用的家具也被照搬過來,有的還愈發(fā)的奇巧、精致。 地上兩米左右的柜子換到炕上,高度縮減了一大半。這對黃花梨方角炕柜僅有半米出頭,增加了柜帽結(jié)構(gòu),以滿足頂部陳設(shè)的需要,還一改柜頂常用的落堂裝板,采用平鑲工藝。 柜子用材也很講究,滿徹黃花梨,頂板兩拼,柜門獨板, 而且是左右一木開出,使炫美的天然紋理對稱呼應(yīng)。 柜門正下方,腿間裝壺門輪廓牙板,鏟地浮雕卷草紋,圖案精美,兩側(cè)則安整挖刀牙板。 另外,黃銅合頁分飾門框四邊的位置,面葉、吊牌及鈕頭居中安放。 打開柜門一看,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也有明顯不同。小柜并非為儲藏而設(shè),因此省略了柜膛,只在上、下造抽屜架,上面并排兩具、下設(shè)一具通長的抽屜。如此一來,柜子可存放印章、信函等重要物品,更小的珠寶首飾,則收藏在抽屜之中。 實際上,此柜成對,制作于明末清初時期,長 45寬30高52.5厘米,比官皮箱大不了多少,更像是被用來賞玩的。因此,與其把它當(dāng)成方角炕柜,不如說是古代文人的雅玩之物。 出身名門,要價百萬,黃花梨成對炕柜不升反降做工精細、用料考究、黃花梨滿徹,除了這些外觀上可見的特點,明末清初的黃花梨方角炕柜還出身名門,是嘉木堂曾經(jīng)的舊藏。有了名家背書,藏品的可信度和影響力也大大提升。 在2014年的一次拍賣會上,當(dāng)時估價120--220萬的這對炕柜,最終以138萬元成交。時隔四年再次上拍,主辦方卻給出了110--130萬的參考價格,讓人多少有些意外,又藏了四年的黃花梨珍品,材質(zhì)和出處都沒什么問題,怎么會不升反降了呢?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論怎樣,市場是檢驗價值的最好標(biāo)準(zhǔn),這對黃花梨小柜最后以流拍告終,沒有成交。究其原因,形制和歸類上的問題或許是影響其市場表現(xiàn)的主要因素。從拍賣介紹來看,柜子名為“黃花梨方角炕柜成對”,將其算作方角柜類。而實際上,它們更像是有柜帽的圓角柜,卻采用了方角柜的合頁裝門方式。 另外,52.5厘米的高度,即便對于炕柜來說也顯得過于矮小。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例舉了一件“高僅64厘米的圓角炕柜”;在談到方角柜時,書中這樣寫到“小型的一米余,也叫‘炕柜’”。由此可見,一般的炕柜應(yīng)該比它高得多。還有,從傳世實物來看,這么矮小的柜子也很少見。 幾百年后傳至今日,人們只識其柜形外表,而不知其為何物,看到這樣袖珍的尺寸,就簡單地將它們歸入了炕上家具的范疇。 晚明 黃花梨方角炕柜成對尺寸:寬45cm;厚30.5cm;高55cm 估價:RMB 1,200,000-2,200,000 成交價:RMB 1,380,000 拍賣時間:2014-05-17 專場:器美神完—嘉木堂藏明式家具精品 拍賣會:中國嘉德2014春季拍賣會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描述: 在中國北方,炕是人們?nèi)粘I畹闹行模绕湓诤涞亩???簧霞揖呤沁@種起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人書齋中的畫案和書格演變?yōu)殛愒O(shè)在炕上的炕案和炕柜。 這對黃花梨方角炕柜是典型的炕上家具,為放置書籍文件所用。四扇門板一木對開,平鑲的柜頂適于擺放文玩,小器大作。 別例比較:傳世品中炕柜不常見,成對更是稀少。香港葉承耀醫(yī)生藏品中收藏一例,載錄于Grace Wu Bruce,Dreams of Chu Tan Chamber and the Romance with Huanghuali wood:The Dr S. Y. Yip Collection of Classic Chinese Furniture,Hong Kong,1991.?伍嘉恩《攻玉山房藏明式黃花梨家具:楮檀室夢旅》香港,1991,頁151。 體型袖珍如此方角柜例,應(yīng)是置于炕上使用。傳世品中黃花梨木制炕柜異常稀少。制作考究的方角柜多是通體黃花梨造,此對亦如是。 柜頂為格角榫攢邊框平鑲兩拼面心,下裝一根穿帶支承。抹頭可見明榫。邊抹線腳自中部向下內(nèi)縮至底壓一窄平線。四條方材柜腳上端自柜頂內(nèi)縮以長短榫納入邊框,出一透榫。柜腳及其間橫棖與柜幫心板及背板相接面起線,柜幫及背板落堂裝板心。柜門為標(biāo)準(zhǔn)格角榫攢邊框平鑲木紋對稱的獨板面心,背面安二根穿帶出梢裝入門框。柜內(nèi)頂端安格板裝兩具抽屜,最下部安屜板,其下裝通長抽屜一具。門下有起線壸門輪廓牙條雕卷草紋,兩端嵌入腿足,上端齊頭碰底棖。左右兩面及后方安素面牙條。柜身裝長方形黃銅面頁,鈕頭、吊牌及合頁。 ——《器美神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