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澳大利亞少年David隨父親Ken Morley來到杭州,并在杭州西湖畔結(jié)識了16歲的骨骼清奇的人并成為了筆友。 此后他們保持通信,David的父親Ken則在每次回信中為他細心的修改英文。Ken專門提醒此人“來信把行距留大點”,他好寫下修改意見。這個人就是日后阿里巴巴的馬云。 馬云將Ken視為曾為他開啟世界之窗的導師,Ken也曾經(jīng)為在杭州師范學院讀書的馬云提供支持,他每隔6個月給馬云寄一張支票,兩年多時間里總共寄了大概兩百澳元。也正是Ken,在1985年這樣鼓勵一位從來沒有出過國的中國少年馬云,并邀請他前往澳洲旅行。 同樣,還是Ken,在馬云簽證七次被拒簽的情況下,給澳大利亞駐中國大使館發(fā)了一封電報,才促成了馬云那次29天的澳大利亞紐卡斯爾之旅。馬云2月3日在Ken最推崇的紐卡斯爾大學向現(xiàn)場的師生們首次講述這段往事:“那次澳大利亞之旅真正的改變了我”;“紐卡斯爾那29天,在我的生命中至關重要。沒有那29天,我永遠也不會像今天這樣思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