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雪濤 《朱雀》 紙本設色 141×72cm 2017年 談青年畫家崔雪濤的畫 文 / 東野升珍 有九河下梢、天子渡津之地之名的天津在中國畫創(chuàng)作領域占據重要位置。從歷史角度來看,近代以來的天津開埠興商,中西交融、南北匯集,無論是精英貴族抑或是腳夫走卒,三教九流都可在此作為容身之所。這里孕育了一批一招鮮吃遍天的能工巧匠,楊柳青年畫、泥人張、風箏魏,精工細作、匠心入微。距離北京較近的地緣位置促使兩地美術創(chuàng)作交流頻繁,湖社、松風畫會等社團組織的藝術風格主張,天津本地畫家對西方繪畫技法、色彩吸收應用等,共同作用于這片地域上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風格流變。改革開放后,天津地區(qū)美術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多元探索、多力齊發(fā)現(xiàn)象,涌現(xiàn)一批藝術名家。在天津美院注重傳統(tǒng)繼承,“室內功”與“室外功”并舉的教學體系下,崔雪濤本科時期得到劉泉義、李津等老師指點,碩士研究生階段考入李孝萱門下,完成正統(tǒng)學院派教育。 《目擊者》 紙本設色 136×68cm 作為青年藝術家,崔雪濤受地域文化熏染,襲學院名家教授,在此基礎之上開啟繪畫探索之路,有水墨與工筆兩種面貌??v觀個中歷程,可以分為三個創(chuàng)作階段:第一階段作品體現(xiàn)畫家個體面對社會的迷茫、彷徨、孤獨、無奈,甚至對自我身份認同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代表作品有工筆畫系列《越界》等;第二階段則在延續(xù)上一時期作品思路的基礎上,增添了水墨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人生百態(tài),注重筆墨情趣,群組人物創(chuàng)作畫面常出現(xiàn)滿構圖方式,強調畫面觀看角度,如《暗物質之上火》《此時此刻》。第三階段在注重個體經驗同時,工筆作品從先前個體情緒轉換為更為多變的表達方式,畫家將其命名為“安魂曲”,這一系列作品進入了自我的想象空間,豐富了表現(xiàn)語言內涵。而此時的水墨作品作為一種日記體方式,單純直觀闡述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構想和人生體驗——如風的往事與青澀的情感世界。 《此時此刻》 紙本設色 140×70cm 丹納“精神的氣候”的論斷,闡釋了關于美術創(chuàng)作、美術思潮與地域文化背景的聯(lián)系。這以種族、地理環(huán)境、所處社會文化背景作為影響因子的分析在信息交換、人員交流頻繁密集的今天任然具有參照意義。崔雪濤一部分水墨畫作品兼有批判意識與幽默精神,這在某種程度上契合了長期生活于天津這片土地、伴隨歷史潛移默化生成的人群性格特質。面對現(xiàn)實生活種種失意,他可以將憤懣轉為內心底里的“調侃”和黑色幽默。同時,創(chuàng)作者自身成長過程中遭遇轉折變遷的烙印亦成為圖像表達中暗含流轉的重要情緒——孤獨敏感與惆悵。最終,薄暮夕陽、綠茵濃郁,樓下青年懷抱吉他彈唱夢想,樓上姑娘細細聆聽悄理紅妝,持杯握盞、衣袂飄飄,許多人曾經擁有過、而又匆匆易逝的青澀年華,成為了畫面上憂郁而純真的烏托邦。 《片段·幻·空》 紙本設色 68×136cm(請翻轉觀看) 如果說崔雪濤的水墨畫是追憶的故事記述,那么他的工筆畫作品則以寫意化傾向為觀者展示出更為復雜和幽謐的精神世界。工筆畫亦稱“細筆畫”,與“寫意畫”對稱,精工細作、嚴謹細致。當代中國工筆人物畫的變革與發(fā)展是美術界無法回避的重要論題。伴隨西方美術技法、時代審美觀念以及近年來繪畫探索不拘泥于本種本科之內、邊界日益模糊之趨勢,加強渲染、弱化線條,色與形的融合,以及改變傳統(tǒng)構圖方式、脫離重彩的灰色基調運用,成為近年來工筆畫創(chuàng)作的一股重要趨勢。工筆畫特別是工筆人物畫寫史立像、繪景敘事的功能作用逐漸減弱,轉化為時代語境中的“意”在筆先、觀念先行。相較之下,崔雪濤的工筆畫同他的水墨畫創(chuàng)作一樣,呈現(xiàn)出情緒化、表現(xiàn)性的創(chuàng)作特點,在具體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三個特點值得注意: 《安魂曲之無形的黑晝》 紙本設色 50×50cm 首先,工筆畫中“線”的變化。以線造型作為中國畫重要創(chuàng)作手段,曾在古人筆下呈現(xiàn)出“春蠶吐絲”“行云流水”“釘頭鼠尾”等多種形態(tài),離開傳統(tǒng)社會生活實景,現(xiàn)代中國人衣飾早已不復褒衣博帶,這促使了“線”的變化。崔雪濤的畫面依舊以線為骨,但在線的運用中舍棄書法因素且保留質感與厚重感,為造型和人物精神表現(xiàn)而存在。 《安魂曲之西元記憶》 紙本設色 50×50cm 其次,當代工筆畫繪畫語言、方式的開拓更加多元化,崔雪濤繪畫呈現(xiàn)出寫意性的重要特質。他所描繪的物象不拘于寫實再現(xiàn),時間空間的重組,以及繁復的背景設置,鮮明指向象征人類虛妄空洞、欲望糾纏的表達意圖。如同易碎陶瓷的支離裂痕、欲望之手的碧濤暗涌和枝蔓牽連的束縛透穿猶如無形壓抑,賦予畫面人物的強烈失重感、麻木與掙扎,將現(xiàn)代都市人內心底里的夢魘逐一展開。 《叢生迷惑》 紙本設色 50×50cm 第三,崔雪濤的工筆繪畫用色是其最具個人風格的特征。這種異于傳統(tǒng)審美的用色繁復多變卻統(tǒng)籌和諧,體現(xiàn)出這位年輕畫家對色彩的把控能力。色彩的關系更多服從于心象統(tǒng)領下的意象色彩觀,這種詩意化特征貫穿其創(chuàng)作始終,最終達到了作者心理釋放和觀者情感調動的合二為一。 《落離虛空》 紙本設色 50×50cm 《迷城輕殤》 紙本設色 50×50cm 《密語空間》 紙本設色 50×50cm
《失語地帶》 紙本設色 50×50cm
《荼蘼》 紙本設色 50×50cm
《帷幕下的倉惶》 紙本設色 50×50cm
《風塵之外》 紙本設色 43×41cm
《另一個她》 紙本設色 43×41cm
《沉淪圖卷》 紙本設色 41×43cm
《浮光掠影的青春》 紙本設色 41×43cm
《黃昏下的浪漫》 紙本設色 45×41cm
《天涯海角》 紙本設色 45×41cm
《未完成的游戲》 紙本設色 45×41cm
《越界12》 紙本設色 45×41cm
崔雪濤,1980年生于天津,2007年畢業(yè)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獲碩士學位。文化部國韻文華書畫院特聘畫家,文化部藝術市場美術館簽約畫家。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上海戲曲人物畫會會員,上海水墨緣工作室畫家,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畫家。 個展: 2014年,幻述——崔雪濤當代新工筆個展(美國紐約藝術市場美術館) 2014年,幻述——崔雪濤當代水墨作品展(北京藝術市場美術館) 2013年,谷雨——崔雪濤當代水墨個展(上海朱屺瞻美術館) 2012年,觸覺 意象——崔雪濤水墨個展(煙臺美術館) 聯(lián)展: 2019年 學院新方陣12屆年展新粉本(北京今日美術館) 風·物·憶——當代水墨展 (西安大風尚再生藝術館) 汲古納新(汲古閣畫廊) 2018年 新粉本——當代中國工筆畫2018年度提名展(北京中國政協(xié)文史館) 匡時國際520全球拍賣節(jié)(北京·官舍) 弘揚經典——中國水墨現(xiàn)場·邯鄲2018(邯鄲美術館) 為奧運喝彩——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山東省美術館) 藝無止境——中國書畫名家邀請展(李可染畫院美術館) 筆墨印心——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河北美術館) 2017年 染清秋——青年藝術家邀請展(北京唐王藝術館) 立不易方——新三恒第一回聯(lián)展(北京三恒美術館) 中國青年藝術家書畫展(濰坊金品美術館) 青年匯——全國優(yōu)秀青年藝術家邀請展(北京泰文樓美術館) 2016年 映象符碼——中國當代水墨展(首爾青畫廊) 2016北京工筆重彩畫會——當代工筆水墨青年藝術家提名展(塞隆水泥庫藝術空間) 無涯惟智(北京李可染畫院美術館) 遷徙的語言(程及美術館) 加減乘除——中國水墨繪畫德延伸與發(fā)展(南京古岸藝術中心) 藝術南京(百家湖藝術中心) 2015年 試驗交匯——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江蘇劉海粟美術館) 藝術廈門(廈門會展中心) 彩墨同曦——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南京同曦美術館) 水墨本色——當代水墨展(日本東京中國文化交流中心) 由于今——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國家畫院國展中心) 見微品妙——中國畫名家小品邀請展(廣州潮陽博物館) 水墨的嬗變——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上海朱屺瞻美術館) 虛和清逸——當代中國畫名家6學術邀請展(秦商藝術會館) 水墨出格——當代水墨邀請展(山東省文化館) 無錫書畫院青年藝術家學術邀請展(無錫美術館) 2014年 2014法國盧浮宮卡魯塞爾博覽會(法國盧浮宮) 2014首爾國際藝術交流展(韓國 Hangaram Museum) CIGE——“自然主義”雅昌藝術家個展(北京中國國家會議中心) 圣園雅集——當代中國畫名家邀請展(北京國藝美術館) 工筆新勢力——新工筆學術提名展(北京798感嘆號藝術空間) 古今之變——當代水墨學術提名展(吳冠中美術館) 學院派——藝術新銳計劃(北京正觀美術館) 梅蘭芳韻——紀念梅蘭芳誕辰120周年扇面畫展(半壁山房) 淞風雅集——當代青年藝術家學術邀請展(吉林市美術館) 山東省國際美術雙年展(山東省美術館) 中國畫名家中堂展(中國美術館) 視覺中國洲際行——第十回當代水墨東京特展(日本東京中國文化藝術中心) 生長——2013上海青年美術大展(上海中華文化宮) 恰同學少年——中國青年新工筆邀請展(環(huán)鐵時代美術館) 微觀與精致——第二屆小幅工筆作品展(中國美術館) 重新啟動·第三屆成都雙年展(成都當代藝術館) |
|
|
來自: zhangchengkui > 《吳冠中的給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