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講/ 邊義 ![]() 遼陽邊義老師
大家晚上好,今晚繼續(xù)由我為大家進行詞律詳解之《憶王孫》?!稇浲鯇O》又名《憶君王》、《獨腳令》、《豆葉黃》、《畫娥眉》、《闌干萬里心》。[本調(diào)序語]這是一個別具韻味、情調(diào)纏綿的詞調(diào)。在體式變化上也有諸多靈活性及特色。 毛先舒《填詞名解》:“《憶王孫》漢劉安《招隱士》辭有‘王孫兮歸來,山中不可以久留?!娙硕嘤么苏Z。《北里志》,天水光遠題楊菜兒室詩曰‘萋萋芳草憶王孫’,宋秦觀《憶王孫》詞全用其句。詞名或始此?;兆诒贬?,謝克家作《憶君王》詞,即其調(diào)也。 [本調(diào)律析](1)、常格平韻,且句句入韻屬密韻格。以秦觀《憶王孫》最為典型。其句式及用韻排序為。77737。通篇實以七言律句為主體,在四個七言句中插入一個三字句,一舉打破了七言一統(tǒng)天下,詞味頓現(xiàn)。由于這個三字句是此調(diào)中最具特色的關鍵句,故其平仄聲確屬一字不易,必須寫成仄平平,無一例外,如譜例秦觀詞中“欲黃昏”。附例一馬鈺中“氣神安”。附例四白樸詞中“步閑庭”皆如此寫法。 《欽定詞譜》卷二載:“此詞單調(diào)三十一字者,創(chuàng)自秦觀,宋元人照此填。”又言:“《梅苑》詞名《獨腳令》;謝克家詞名《憶君王》;呂渭老詞名《豆葉黃》;陸游詞有‘畫得蛾眉勝舊時’句名《畫娥眉》;張輯詞有‘幾曲闌干萬里心’句名《闌干萬里心》。雙調(diào)五十四字者,見《復雅歌詞》,或名《怨王孫》。與單調(diào)絕不同。坊刻又有仄韻單調(diào)《憶王孫》,查系《漁家傲》一段。故譜內(nèi)不收。原為單調(diào)小令,后演化出雙調(diào)仄韻五十四字等數(shù)種格式,常用格以秦觀《憶王孫》單調(diào)三十一字平韻小令為定格。 [選解提要]此調(diào)最大特色有二。通篇以四個七言句為主體忽然插入一個三字句,打破七言一統(tǒng)此其一。后三個七言句為雷同格式重復三次,愈在增纏綿感,此其二。秦觀之詞深得此調(diào)要領,將其格局特色發(fā)揮到極致地步,其詞最為膾炙人口,名不虛傳。
[句式解說]通篇共有四個七言律句,后三個皆為仄起平收式,需避孤平之句型,這在詞調(diào)中較為罕見,第三個七言句為“獨句”,處于全篇居中位置上鉤下連。 [標譜說明]標譜盡依《欽定詞譜》其校核甚細,按曰:“宋元人詞悉與此同。按姜夔詞,第一句‘冷紅葉葉下塘秋’‘冷’字‘葉’字俱仄聲;第二句‘長與行云共一舟’‘長’字平聲,‘共’字仄聲。李甲詞,第三句‘沉里浮瓜冰雪涼’‘沉’字、‘冰’字俱平聲。結(jié)句‘針線慵拈午夢長’‘針’字平聲,‘午’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附例](1)、馬鈺《憶王孫》(平韻格) 麻衣紙襖度冬寒。暖閣紅爐永不堪。認正些兒理端的。氣神安,結(jié)就無為九轉(zhuǎn)丹。(單調(diào),三十一字五句四平韻)。 (2)、無名氏《憶王孫》(z仄韻格)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應恨,人歸早。(雙調(diào)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韻)。 (3)、無名氏《憶王孫》(仄韻格) 楊柳風前旗鼓鬧,正陌、上閑花芳草。忍將愁眼覷芳菲,人未老,春先老。 長安比日知多少,日易見長安難到。無情苕水不西流,逝迤邐,仙舟小。 (雙調(diào)五十四字,上片二十七字五句三仄韻一疊韻。下片二十七字五句三仄韻)。 (4)、白樸《憶王孫》(平仄通葉格) 瑤階月色晃疏欞,銀燭秋光冷畫屏。消遣此時此夜景,步閑庭,苔浸凌波羅襪冷。(又一體,單調(diào)三十一字五句三平韻,二仄韻?!稓J譜》按:“吃亦元人小令。其字句與秦觀同。惟第三句末句用葉韻異??梢娫~曲一源,所辯只在用韻不同也,明楊慎詞、林萬選詞云:元曲一半兒,即此詞。蓋其末句‘一半兒行書,一半兒草’,兩‘兒’字皆襯字也。益可知詞與曲之分矣)。 [本調(diào)律析](1)、常格平韻,且句句入韻屬密韻格。以秦觀《憶王孫》最為典型。其句式及用韻排序為。77737。通篇實以七言律句為主體,在四個七言句中插入一個三字句,一舉打破了七言一統(tǒng)天下,詞味頓現(xiàn)。由于這個三字句是此調(diào)中最具特色的關鍵句,故其平仄聲確屬一字不易,必須寫成仄平平,無一例外,如譜例秦觀詞中“欲黃昏”。附例一馬鈺中“氣神安”。附例四白樸詞中“步閑庭”皆如此寫法。 (2)、從中悟得一個道理,詞中三字句單獨運用與兩句并用者不同,凡單用者,其平仄聲要求較為固定。前面講過的《漁歌子》《秋風清》中為兩句連用,特別重視對偶的修辭。其平仄聲重點在尾字上,而其前兩字之平仄即可通融。而此調(diào)中的三字句 為跑單幫呢,在譜中其平仄聲卻固定為仄平平不變,適合道理?詞之平仄聲韻,講究契合。有的要形成強烈反差,而有的只要同聲重復以表達不同情感傾向。即以秦觀詞為例,我們只要反復頌讀,三字句“欲黃昏”與其余四個七言句的三字句尾。“憶王孫”“空斷魂”“不忍聞”“深閉門。”后兩字都是平聲,給人一種反復纏綿感此調(diào)特殊韻味在于此。 通篇四個七言句皆律句,只有兩種句型,其中第一句為中平中仄仄平平,平起平收式,屬一三不論五必平。而第二三五句皆仄起平收式,為中仄平平中仄平。在律詩中屬于要避孤平之特殊句型。其第一字不拘平仄,而第三字則需保持平聲不變,詞承詩律這些變格常規(guī)也體現(xiàn)于此調(diào)中。 四個七言句中,后三個連續(xù)皆為仄起平收式,是此調(diào)重要特征之一,這種狀況在其他詞調(diào)中較為罕見,同一句型,連續(xù)重復了三次。更給人一種委婉悱惻、藕斷絲連之感,這是本詞句式結(jié)構上最大特色。把握住這三句纏綿往復的感覺,才能得其要領,知其韻味之所在。這種特殊結(jié)構方式注意適于表達懷舊、念遠、惜別、傷離等情緒。諸多名家所寫《憶王孫》之詞也多為抒發(fā)感傷情懷之作。 (3)、第三句為七言獨句,是此調(diào)又一重要特色。他自成一句,恰恰處于全篇居中位置,有如金雞獨立。此調(diào)又稱《獨腳令》,蓋源于此。 秦觀詞之所以寫的好,就是深得此調(diào)節(jié)奏的韻味要領。第一句“萋萋芳草憶王孫”為敘事,突出一個“憶”字以下第二345句“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是借景寫情。我們只要反復詠讀幾遍,聲韻上只重復、粘連感十分突出。秦觀在選詞用語上也充分發(fā)揮了這種格式的內(nèi)涵魅力。 對其修飾方法稍加分析,便可發(fā)現(xiàn)。他每句的前四字皆描寫景物如“柳外樓高”“杜宇聲聲”“雨打梨花”是三個景物,后三字借景生情如“空斷魂”“不忍聞”“深閉門”說出三種心態(tài)。中間插入“欲黃昏”三字,點明了時間。和七言句的三字尾又契合起來,分外增強了纏綿感。 (4)、附例二無名氏《憶王孫》為雙調(diào)五十四字仄韻體。其格式上的突出特點是用了攤破句法,把原七言句相間的都破開,或做三四逗或者三三句。其目的也是為了增添曲折回環(huán)的場面感。 (5)、我們對比所引四篇詞例,皆見詞家變通之處:詞中之七言律句,不僅其第一三五字平仄聲有所變化,根據(jù)內(nèi)容需要有的還可以改換平起或仄起句式,有的變作仄韻格,有的變做平仄通葉格,如附例二、三無名氏詞,附例四白樸詞,并不泥守,這對我們今天把握詞格通變頗有啟迪。 作者:歐陽卉林 時間關系,今晚的課就到這兒,祝大家晚安!2017-10-31 舞蝶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