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兩個入聲字,當(dāng)代人非常容易用錯??串?dāng)代人的詩詞,99%的人這兩字都用錯了,都是把入聲當(dāng)成了平聲用。在詩詞基礎(chǔ)講座講到入聲時,我曾經(jīng)專門提到這兩個字,可惜好象大家都沒注意。 這兩個字,就是上海人所說的阿拉。 阿是個多音字,當(dāng)它作阿哥阿妹阿貓阿狗阿嬌阿強(qiáng)的時候,是入聲。 前人詩詞的例證如下: 1 譏裴休(唐·無名氏) 題注:休性慕禪林,兒女多名師女、僧兒。李德裕性好玄門,修彭祖房中之術(shù),時人譏之。 2 觀于舍人壁畫山水(唐·王季友) 獨坐長松是阿誰,再三招手起來遲。于公大笑向予說,小弟丹青能爾為。 茂苑綺羅佳麗地,女湖桃李艷陽時。心奴已死胡容老,后輩風(fēng)流是阿誰。 4 春尋花柳得情(唐·宋家娘子) 5 感王將軍柘枝妓歿(唐·張祜) 畫鼓不聞?wù)泄?jié)拍,錦靴空想挫腰肢。今來座上偏惆悵,曾是堂前教徹時。 月明啼阿姊,燈暗會良人。也識君夫婿,金魚掛在身。 7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宋·釋師范) 8 秋詞(宋·史文卿) 9 10 題注:戊辰年作 11 贈騄兒(明·胡應(yīng)麟) 神清珠在握,體潤玉無瑕。莫作雞群擬,終當(dāng)勝阿爺。 12 夕秀詞(明·王彥泓) 題注:丁卯年作 羞出畫屏推阿姊,笑鄣羅扇覷狂生??赡荀贀礅O梁后,還向迷藏舊處行。 13 雙行知宛轉(zhuǎn),坐詠愛清圓。試看俱成誦,今朝若個先。 14 菩薩蠻 其二 前題(清末民國初·奭良) 裁詩隨阿姊。得意般文史。風(fēng)動半床書。步搖金鷓鴣。 15 菩薩鬘 其一十二(清末民國初·冒廣生) 不忍過瞿塘(大堤曲)。江頭楂樹香(追和柳惲)。 月明啼阿姊(謝秀才有妾)。淚眼看花機(jī)(追和銅雀妓)。 貧能教子多勤奮,老不干人較短長。擬貯新醅待阿姊,毋令千里遠(yuǎn)相望。 再看“拉”字。 1 李昭象云與二三同人見訪有寄(唐·杜荀鶴) 吟沈水閣何宵月,坐破松巖幾處苔。貧舍款賓無別物,止于空戰(zhàn)大尊罍。 2 次韻鄧善之書懷七首 其四(宋·方回) 有力能推拉,無疵可汰沙。文潛遺論在,霜露老蒹葭。 對吟已覺輸新俊,遇酒還能發(fā)老狂。坐想西園梨棗熟,昔年猶記拉君嘗。 4 再和二首(宋·劉克莊) 化鶴仙歸見孫老,感麟翁泣嘆吾衰。楚狂難和薰風(fēng)句,聊自歌之舞蹈之。 5 再用前韻二首(宋·吳潛) 壓棟排檐能拉朽,穿簾入隙解乘疏。遙知山谷皆封路,食絕腸饑有怒狙。 6 蕭蕭(宋·張耒) 7 和武興解舟(宋·趙希逢) 席勝長驅(qū)如朽拉,老師何苦更迍留。義旗直指兵無血,?;钋耸朗篮?。 鑒戰(zhàn)折沖貔虎陣,先聲靡拉犬羊群。中朝詞客如椽筆,擬(一作已)與名王紀(jì)所聞。 9 雨窗會飲分韻得雞字(元末明初·陶宗儀) 賓客不分床上下,杯盤盡出玉東西。太平深野宜歡樂,還憶都門曉聽雞。 10 夏日城南別業(yè)酬林都憲湘南見寄(明·李濂) 松齋夜拉高僧話,竹簟涼宜醉客眠。對月懷君江渚上,遙知飛閣俯湘川。 11 登靈巖和韻周左丞伯溫饒大參介之(明·楊基) 斜流出渠分,曲徑轉(zhuǎn)溪合。村妝妍丑并,野話悲笑雜。 童操吳音聞,僧作梵偈答。霜苔滑難躋,露棘朽易拉。 磴紆蟻緣樹,扉敞蝸啟闔。娛賓列五豆,禮佛過三匝。 晴崖暝憂雨,秋洞寒疑臘。窗攀盜果猿,檐入避鹯鴿。 掬池萍沾袖,憩石蘚污衲。琴忘荒臺弄,屟響回廊踏。 值險慮思筇,得奇即傾榼。感深怒須磔,愁極衰鬢颯。 華年倏川駛,雅量浩海納。嘯歌激欷歔,雄辯肆交沓。 12 五日獨游道場山卻簡谷函(清·王又曾) 螺髻翳輕紗,云日遞吐納。泥巷耕牸臥,秧扉蠶婦闔。 升麓苔磴紆,到寺風(fēng)泉雜。山門盡勝概,曷用眾峰踏。 苦茗僧自供,清言竹為答。榴朵艷道場,蕭然悅塵榻。 意行愜靜便,惜不吾友拉。惟吟坡老詩,罄我三升榼。 狂游類飲酎,薄宦避嚼蠟。終當(dāng)謝塵鞅,掃屋分坐榻。 13 菩薩蠻 其十(近現(xiàn)代·汪東) 欲求機(jī)械化。鋼鐵先稱霸。明日待耕犁。隆隆拖拉機(jī)。 前人無數(shù)的例證,證明阿、拉兩字歷代均是入聲,只有到了當(dāng)代,才被多數(shù)人誤用作平聲。從中也可見,當(dāng)代人寫詩詞對平仄的考辨是多么粗疏。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拙作浣溪沙 七月睛光九月波,山家妹子背山籮。山南山北唱山歌。 紅果搖枝風(fēng)串串,青瓜藏葉水坨坨。應(yīng)聲人是阿哥么? |
|
|